正文  第三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52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修默记得当年初次见到花错,是在六年前的清明时节,那年他二十,还只是个百夫长,花错刚好岁十六。
    当时致仕后回苏州老家居住的前内阁首辅陈平家中失火,全家上下都葬身火海,无一生还。修默正好在杭州办事,收到曹公公飞鸽传书,让他彻查,于是立即赶往苏州。
    修默快马赶到苏州时,天正下着细雨,淅淅沥沥的,沿着官道出城,两侧都是青的逼眼的田野,田野后那一丛丛如同枯墨勾画的树林被初春爆出的新叶点缀成一片青葱。青白和灰暗混合的天空下,在田野和树林之间三三两两地穿插着些许乌瓦白墙的农房。
    穿过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马蹄踏在泥泞的小道上那破碎的声音和竹林在风雨之中呼啸的声音掺杂在一起,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悲鸣。竹林后面,陈家宅院的废墟就静默地凝固在这细雨之中。
    所有能找到的尸体,早已被官府收集安置到义庄。因为一场暴雨和之后一连数日的绵绵春雨,所有脚印痕迹都已破坏,修默在废墟搜寻了一天也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于是只能先回城与苏州县令高文芳见面,问了事发经过和目前官府调查到的情况。
    高县令叫来了负责此案的捕头洪坤。洪坤三十多岁,精干健硕的身材,样貌平平,唯那下巴和脸颊上长势汹汹的胡茬青黑一片,将人也衬托得威猛起来。上前施礼见过高县令和修默之后,他倒也痛快,直接便开口问了:“大人想知道的可是陈老先生家的失火之事?“
    修默点头:“怎么起的火?是意外还是人为,你们可有线索?“
    洪坤面上略带些迟疑回道:“火是六天前半夜起的,因为隔了竹林,等附近的几家农户发现火势已无法控制,可能是天冷为了取暖而引起的。这火烧了两天两夜,什么东西都烧没了,尸体都烧成了焦炭,一碰就碎,零零散散的一共找到二十八具,也分辨不出身份,看来是连厨子下人都死了,一个都没逃出来。“
    修默微微皱眉:“如此大火,附近的农户难道没听到任何动静?没有人呼救么?“
    洪坤摇头:“没有,我问了当时第一个发现失火的农户,他说他是被自家的狗给叫醒的,那狗半夜忽然乱叫,他出门去看,才发现竹林后面的火光。但当时过去想救火的那几家人都说,过去的时候,那火大得都快漫了天,根本救不得了,人在里面多半是早死了,所以也没听到任何呼救声。“
    修默点了点头,接着问:“那护院呢?陈老先生家应该有几位看家的护院的吧,这半夜失火怎么可能毫不作为?你们找到的尸体里面可有护院的尸体?“
    洪坤愣怔了一会,茫然摇头道:“这个我们也不知道,尸体都烧得没形了,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我们收集了尸体不久就下了场大雨,后来的这些天雨虽小了些却也没停过,想来也找不到什么线索了。“
    修默嗯了声:“尸体现在都在哪儿,你带我去看看,顺便叫个仵作过去。“
    ……
    修默在义庄停留了两天,正如洪坤所说,尸体烧毁的程度严重,但还是留下了些许蛛丝马迹,有一具还未完全碳化的尸体上,仵作发现那人的气管和肺部都没有烟火灼伤的痕迹,而另外有几具尸体的碳化程度明显显示了死者被烧死时一直保持着固定的姿势不动,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仿佛是在睡梦中直接死去的,但肺部和口腔内却留下了死者因恐惧而呼吸急促而且张嘴呼救而造成的灼伤。
    从义庄出来已是黄昏,雨比起前两天又大了些,虽不至于瓢泼,但携带着初春的寒风,却也有着深入骨髓的料峭阴寒。修默带了斗笠披了蓑衣跨上马,趁着天未全黑,又往陈家废墟而去。看完尸体,如果有人说这样的火灾是意外,修默是绝对不信的。随着马蹄声,修默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个被杀害,或被点了穴道无法逃生的身影在大火中被烧成焦尸的景象,修默下意识地攥紧了缰绳,手背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再次过了竹林,修默把马留在废墟前,自己纵身越了进去。尽管满目断垣残壁,但连日的春雨早已将烟火气洗涤一空,便连那些灰烬也早随着雨水流入沟渠,渗入泥土。偌大的宅子,修默有种无从查找的无力感。
    修默正踟蹰不定,却看到在已越来越晦暗的暮色下,有一个灰色的身影在废墟间闪过。修默眼神一凛,身形已悄无声息地如鬼魅般追了上去。却见那人身材修长纤细,所穿的灰色夹衫早已湿透紧贴在身上,下摆沾满了泥浆,正在废墟中寻找翻看着什么。
    ……
    花错当时的脑子里混乱一片,几乎分不清现实还是记忆中的幻象。
    三天前,他还带着书童晨风在赴京途中,满怀对会试成功的憧憬和些许不敢道出的小忐忑。毕竟义父心中念念不忘的独子陈尧,那位天之骄子当初十八岁便得了探花,只可惜英年早逝,成了义父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也令义父对仕途心灰意冷,早早便称病致仕归乡。此次临出门时,义父却将尧哥当年用过的端砚给了他,那份期许不言而喻。
    花错出身卑贱,与在秦淮第一青楼百花楼为妓的母亲花满堂相依为命,自幼扮成女孩在楼里战战兢兢过了十几年,两年前因那一夜变故被揭穿身份,成了那些官宦客商们床上的玩物和泄欲工具,受尽羞辱凌虐,他怕连累母亲,忍辱偷生数月,未想到自己母亲当初为了救他,被人失手推下楼梯,早就死了多时了。花错知道真相后对人世再无半分留恋,趁夜逃出投江自尽。若非当时陈老夫妇和曹公公正好坐船经过,救了在水中沉浮奄奄一息的他,他早已是秦淮河中的一缕亡魂。而他幸得陈老夫妇收养,这两年来不仅得到两老的百般关爱,更得到陈老的谆谆教诲。他非薄情寡义之人,如此恩情,自是铭感五内,也尽心尽力孝顺报答,他本是温顺乖巧之人,又是存了心要讨好,自然哄得二老万分欢喜。这两年来,他一路通过县试,乡试考中了举人,如今对这会考之事自然益发上心,生怕辜负了义父的期望。
    谁知那天在驿馆花错居然听到陈家失火的消息。他原本不信,但说出消息的却是奉苏州高县令之命八百里加急上京提交紧急文书的官差,由不得他不信。花错当即慌了神,买了马带着书童晨风一路赶回来,三日三夜,他不敢停歇,换了数次马才回到苏州直奔竹林后的陈府。
    未过竹林时,他还期待着是自己搞错了,大宅一切照旧,义父义母仍端坐堂中,两人手捧香茗,闲聊微雨江南梁前社燕。可惜,扑入眼帘的居然是连余烟也被打散了的废墟。
    在大宅住了两年,厅堂廊庑,每一处他都记得真切,即使是一段残壁,一根断柱,他分明能看到之前的大堂,饭厅,书斋……。脚下的那一方青砖正是他数日前跪着拜别两老的地方,谁知那一拜竟成了永诀。他还记得当时义母趁着扶他起身偷偷往他袖里塞了两张银票,义父明明看到了,却装作没看到,只是提醒他临场莫慌,注意审题立意等等。花错仿佛又见到当日的场景,也不知这些究竟只是记忆中的幻想还是现实,只觉得膝盖一软便跪了下去。
    等跪到地上,才发现早被雨水冲刷干净的周遭,哪里还有原先的雕梁花窗案几屏风,除了青砖上散落一地的碎瓦,所有一切都已烧成灰烬。花错赶了三天的路淋了三天的雨,此时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湿淋淋的,寒凉一片,虽然满脸的雨水,泪却偏偏像是被冻结在眼底,一滴也流不出来。只木木地伸手去抚摸膝下的青砖。
    那细腻光滑的砖上留着一道浅浅的刻痕,花错混沌的大脑忽然划过一道闪电般,颤栗了一下,眼神也从迷茫中骤然清醒过来,他伸手又摸了一下那刻痕,刀痕,这是他那日跪过的地方,他很清楚这个痕迹当时是不曾有的。难道……
    花错小心地拨开一旁散落的碎瓦,在周边的青砖上又看到几处细微的划痕,然后一个在暮色下隐隐闪着微光的小点吸引了他,是一点米粒大小被崩断的剑尖。花错捡起剑尖,心几乎沉到谷底,而后背泛起一阵刺骨寒意。他记得护院何伯就是用的剑,而且何伯平日负责的便是这前院和大堂。况且若何伯等护卫死于火灾,随身的佩剑佩刀总该散落于此,不会踪迹全无。他捂住自己的嘴,内心依然在不断攀升的怀疑和否定中纠结,不,不可能是那样……
    花错猛地站起身来,他必须查找更多的痕迹来证实他心底的猜测。
    花错往义父寝室的方向跑去,他们家有四个护院,武功也不算太弱。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护院自然会先到那儿保护义父。那么最有可能留下争斗痕迹的便是在寝室前的廊檐处。
    所有的一切都被烧得特别彻底,精致讲究的建筑如今已所剩无几。花错蹲在几截烧成焦炭的木柱前仔细摸索着,果然,那焦黑的表面留着几处划痕。不是意外,义父果然是被人谋杀的!这个念头把他惊出一身冷汗。可是为什么?为了钱财还是其他的?花错强忍着越来越剧烈的晕眩和内心难以名状的恐惧往书房和库房走去。
    站着书房的废墟中,花错努力地把当前残存的痕迹与记忆中的书房相结合。花瓶,和一些玉石瓷器摆件的碎片都不在它们本该放置的地方,从书房通往库房的书架显然在着火时是被打开的,而库房虽然也早已被烧得面目全非,那些无法烧尽的古玩碎片散落一地,而被高温熔化的银水凝固在倒塌的房梁和碎瓦之间。不是单纯的为财抢劫,看来这场火不仅是为了掩盖凶杀的真相,同时也是为了彻底销毁凶杀的目的。反正无论那些人有没有找到他们想找的东西,在这样的大火后也没有丝毫痕迹留下了。只是,究竟是为了什么,能让人如此冷血的将二十八条人命轻易抹杀?
    花错正在惊惧中,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冷冷出声:“你是什么人?“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