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張經效命(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54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時朝廷密切關注著東南抗倭情況。包括嚴嵩及其黨羽也十分關注,隻是他們不是真心想為抗倭大業做多大的貢獻,而是想從中插一手撈取政治資本、獲得更多的好處。嚴嵩想,抗倭是朝廷重中之中的大事,但我的親信卻沒有在抗倭大業中擔任要職、發揮不了作用,自己成了旁觀者,喪失話語權,久而久之會勢必會被皇上冷落,恐怕危險會相伴而來。這樣可不行,那怎麼辦?
    在召集親信商量、絞盡腦汁謀劃後,嚴嵩授意幹兒子趙文華向皇上上疏,找準皇帝崇信道教、非常信神的心理,提出禦倭七件事:祭海神、降德音、增水軍、募餘力、察賊情、差田賦、遣視師。嘉靖皇帝認為這些建議的多項對策在此前就實行,並不新鮮,且效果一般,不過他認為祭海神、遣視師還是有必要的,便讓朝臣廷議。
    兵部尚書聶豹明確表示反對,他認為張經已經督理海防事宜,不宜再遣重臣,否則會互相掣肘、不利於統一指揮。可以說他預判問題很精準。但是信仰道教的嘉靖皇帝卻十分想祭祀海神,也對張經獨攬大權不太放心,心中打算派遣朝臣視師。於是他對聶豹的反對十分惱怒,竟給聶豹降俸二級的處分。其他朝臣見狀,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便紛紛迎合,表示讚同趙文華的提議。
    嚴嵩見機會來了,趕緊向皇上推薦趙文華前往東南祭海神並視師。嘉靖皇帝覺得趙文華雖無指揮千軍萬馬的能力,但祭祭海神、視察軍隊總該會,便準許了。自己的人終於能夠插手抗倭大事,嚴嵩自然十分高興。
    隨後,趙文華帶著一批手下,乘著高貴的馬車,趾高氣揚地來到南直隸。很快就籌備祭海神事務,耗費不少人力在海邊搭了個大祭台,好好裝飾一番,同時準備了許多貢品,擇了個吉日,讓幾百名官員和將兵參與,請了道士,隆重舉行祭海神活動。
    祭海神之後,趙文華還要巡視抗倭戰事。他想,祭海神後,如果能夠贏得戰事勝利,那就說明祭海神發揮了作用,自己也有功,回京城就好邀功領賞。可是,趙文華發現張經雖手握重兵,但階段來無戰事打響,不禁納悶。於是他找到張經問原因。張經如實告知已征調永順兵和保靖兵,但他們尚未到,等他們到了,就對倭寇進行合圍剿滅。趙文華卻認為雖然永順兵、保靖兵沒到,但有衛所兵和狼兵,可以先派他們打倭寇,不能隻是天天養著兵、耗費大量軍糧卻不立功。張經知道趙文華不懂軍事,告訴他現在倭寇勢力正盛,多達兩三萬人,而我們目前兵力不足,若倉促攻打,很難收到效果,須等永順兵、保靖兵到來,才是萬全之策。趙文華隻好暫時作罷,走了。
    趙文華走後,張經原本以為可以清淨幾天,不料,第二天、第三天,趙文華又來催促出戰,張經以便宜之權不聽趙文華的話。
    趙文華見張經不聽自己的話,心裏升起一團火,十分不痛快,他想到了一招,即向皇上打小報告。於是馬上讓下屬拿出紙墨筆硯,自己思慮片刻,便洋洋灑灑寫起彈劾奏疏,他雖然沒有什麼真本事特別是不懂軍事,但寫起彈劾奏疏卻十分擅長,沒多久功夫,一篇栽贓嫁禍、胡編亂造的奏疏便寫好了,指出張經糜餉殃民,畏寇貽患,錯失戰機,請朝廷治罪。還指出李天寵與張經沆瀣一氣,也一並彈劾。寫完後,立即派人送往京城。隻是這一切張經、李天寵渾然不知。
    過了幾日,永順兵和保靖兵終於到了。其中永順兵由永順宣尉使彭翼南帶領,保靖兵由保靖宣尉使彭藎臣帶領。張經終於鬆了一口氣。此外,張經還征調南直隸、浙江各府縣兵將和鄉兵也前來抗倭。這樣土兵加上狼兵、衛所兵、招募兵、鄉兵等,合計兵眾達三萬多人。張經認為這樣可以跟倭寇好好打一仗,於是他立即開展圍剿倭寇的行動部署。
    柘林的倭寇也獲悉明軍要來圍剿的消息,他們不願坐以待斃,開始謀劃轉移之策,決定經乍浦、海鹽,再一路向北進犯嘉興。張經立即命令盧鏜督保靖兵援救嘉興。海鹽的明軍也一路尾追倭寇,盧鏜的部隊也來到嘉興城南,兩家夾擊倭寇,在一處叫石塘灣的地方取得大捷,斬殺倭寇數百人。
    倭寇繼續向北逃竄,被俞大猷、任環所率的軍隊以及狼兵等擊敗。倭寇逃竄至一處叫王江涇(今屬嘉興秀洲區,與蘇州吳江區交界)的地方。俞大猷、盧鏜、軍隊及狼、土兵等開展四麵圍剿,湯克寬引舟師由中路進擊,在王江涇大戰倭寇。戰鬥打得十分激烈,最終明軍獲得大勝,成功斬賊首一千九百餘級,焚溺死者甚眾,給予倭寇沉重的打擊。王江涇大捷載入史冊,該大捷是張經從兵事興起以來的第一大戰功。
    隻可惜,這也是張經人生的最後一戰,此後再無機會為朝廷立功。
    戰後張經將捷報報給了朝廷,然而朝廷已先收到了趙文華呈報的彈劾奏疏,嘉靖皇帝十分生氣,想把張經的職務給撤了。
    給事中李用敬、閻望雲等人對皇上說:“王師大捷,倭軍的誌氣被奪,我軍不宜易換將帥。”
    皇帝大怒說:“張經對朝廷欺誕不忠,聽聞趙文華彈劾他,才進行作戰。李用敬等人是他的奸黨。”於是命人將李用敬等每人廷杖五十下,並貶斥為民。
    之後,皇帝想了想,又對事情感到疑惑,就詢問嚴嵩。嚴嵩胡說八道一番,說張經養寇不戰,而趙文華與另一位叫胡宗憲的浙江巡按合謀進剿敵寇,才能取得此功勞,張經是冒用他們的功勞,並極力說趙文華、胡宗憲二人忠誠,極力蒙蔽皇上。嚴嵩夠狠的。
    皇帝夠昏聵,竟然深信嚴嵩的話,於是命人將張經以及將領湯克寬逮捕進京。另外,俞大猷雖然在此戰中貢獻甚大,但趙文華認為他是跟張經一夥的,不僅不給俞大猷報功,還找了個金山衛失利的罪名,給俞大猷“奪職,充為事官,戴罪殺賊”的處分。
    張經到達京城後,詳細地說出進兵的始末,並且說:“我任總督半年,前後俘殲敵人五千,請求據情減罪。”
    但最終皇帝還是不采納張經的話,將他判處死罪拘囚獄中。湯克寬也被判死罪,但後來因抗倭仍需能將而幸得赦免。不久,李天寵也被趙文華彈劾,也被逮捕進京。這一年十月,張經、李天寵以及彈劾嚴嵩的楊繼盛一起被斬首。忠臣反遭誅戮,天下人都為他們鳴冤。
    好在曆史是不會忘記功臣的。隆慶初年,張經之孫張懋爵上疏鳴冤,朝廷於是恢複張經官職,賜祭葬,追諡“襄敏”,並給予後代襲封官職的恩典。
    張經為國效命,戰功赫赫,清廉剛正。福州人民為紀念張經抗倭功績,將其寓宅所在處改稱“半洲街”,至今不輟,又在洪塘山麓建祠祭祀。張經故居仍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儒坊,為福州文物保護單位。
    嚴嵩下台後,李天寵之子李育吾上疏為父伸冤,皇帝派人前往浙江調查案情。浙江巡撫王英闡明真相,說張經、李天寵無罪,宜加旌揚。隆慶二年(1568年),河南巡撫楊光訓也上疏朝廷,為李天寵平反。於是朝廷追諡其為“忠直”,建祠於本縣,立坊於祠前。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