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嚴嵩禍國(上)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3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嚴嵩是嘉靖年間任職內閣首輔時間最長、名聲很大的人物,他“名垂青史”,很榮幸上榜《明史》的人物傳記,隻不過上的是奸臣傳,所謂的名聲大自然指壞名聲很大,達到遺臭萬年的程度。《明史》這樣評價他:“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嚴嵩父子濟惡,貪無厭”。嚴嵩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入內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升任首輔,一年後改為次輔,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再任首輔,長期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巔峰狀態,直至嘉靖四十一年下台,專權時間非常之久。這段時間也是嘉靖年間政治最黑暗、倭患最嚴重的時期。
嚴嵩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考選為庶吉士,授為翰林院編修,之後因為祖父病逝、母親病逝以及自己生病,告假在家多年,過著隱居讀書作詩的清閑生活。不過這不是嚴嵩所想要的生活,他的目光一直關注著朝廷,希望能夠當上大官步步高升。
嘉靖皇帝即位後,年已42歲的嚴嵩回到京城,被任命為南京翰林院侍讀,四年後在北京任國子監祭酒。國子監又名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祭酒是國子監最高長官,相當校長。嚴嵩開始教書育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學生不一般,其中包括嘉靖皇帝。嚴嵩以祭酒身份充任講官,給皇帝講解四書五經,能夠與皇帝麵對麵接觸,這機會實屬難得。由此嘉靖皇帝不斷熟悉嚴嵩,這為嚴嵩日後獲得皇帝信任而飛黃騰達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子監祭酒從四品,級別算頗高的了,但嚴嵩並不滿足於此,他並不是一位專心做學問的人,隻是想以此為跳板,然後努力改教學為從政,掌握更高更大的權力。果然他成功地跳出學界,到禮部任右侍郎。在接下來的仕途中,他充分發揮諂媚奉承的本領,以此獲得進一步的升遷。
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嚴嵩接到皇帝指派的一項差事,前往安陸州祭告嘉靖皇帝父親的陵寢,並都視修陵之事。該陵寢名為顯陵,嘉靖六年按照皇陵規格進行修建,耗銀六十萬兩,調集民夫三萬多人,讓當地百姓負擔很重。嚴嵩到安陸州後,按照既定禮儀完成各項事務,然後返回北京向皇帝彙報有關工作。他添油加醋地說修建和祭告顯陵出現的各種祥瑞,如在棗陽為顯陵采選碑石時,有群鶴集繞,碑入漢江時,河流驟漲起來;祭告顯陵時,也有很多仙鶴齊集;在恭奉時有靈風吹來,如神靈而來;在安放神主時,有甘霖降下;在行禮時,祥和的陽光照射出彩虹來,群臣歡欣鼓舞。還將顯陵比作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將嘉靖皇帝比作永樂皇帝,說出現這些奇靈之瑞與永樂時相似,還建議命內閣輔臣撰文,鐫刻立石,以紀天眷,以隆聖孝,昭示萬事。這些祥瑞不過是嚴嵩編造的,但嘉靖皇帝聽了這些,高興得不得了,對嚴嵩印象更加的好。
其實嚴嵩此行途中看到百姓哀鴻遍野的慘狀,餓殍遍地,賣兒賣女求食,但他知道皇帝意欲祈求長生,並通過追尊父母而樹立君威,因此不說百姓的疾苦,而是昧著良心粉飾太平,阿諛奉承,以此獲得皇帝寵信。不久,他就從禮部右侍郎遷任吏部左侍郎;不久又升任南京禮部尚書,官居正二品,進入九卿大臣行列。
不過因為當時北京才是最重要的政治中心,而南京所設的部院屬於閑散部門,雖然品級挺高,但權力不大。嚴嵩自然不滿足於此,很想調到北京任職。於是,他主動巴結在北京任內閣首輔的李時和禮部尚書夏言,請求幫忙。在李時和夏言幫助下,嚴嵩成功調到北京任職。當夏言任內閣首輔時,嚴嵩再次巴結夏言。因為夏言和嚴嵩均是江西人,夏言看在老鄉的份上,加上嚴嵩主動示好,便提攜嚴嵩擔任禮部尚書,並獲得皇上批準。嚴嵩上疏表示感謝,大大地頌揚皇上一番,說嘉靖皇帝聖學淵博,文理密察,製禮作樂,邁冠百王,析義據經,識高千古等等。
當嘉靖皇帝向讓其父親稱宗祔廟時,嚴嵩上疏表示大力支持,同時大力吹捧,將嘉靖皇帝父子比作周文王、周武王,以致明太祖、明太宗都黯然失色,表示興獻皇帝應該稱宗,其神主應該祔入太廟。後來,嘉靖皇帝便改明太宗為明成祖,追加興獻皇帝睿宗廟號,祔入太廟。嚴嵩拍馬屁令人作嘔,但卻獲得皇上的好評。他不管別人怎麼評價,他的衡量標準是隻要皇上喜歡就好。
嚴嵩還力讚皇帝修道。他知道皇帝喜好修道,他不敢也不想反對,而是一味地迎合和支持,為皇帝所寵信的道士陶仲文修建豪華宅第,支持在宮內設醮驅妖,大力宣揚扶乩術,等等。
嚴嵩是一位青詞專家,其他人員所寫的青詞經常不符合皇帝心意,而嚴嵩所寫的青詞十分符合皇帝心意。這離不開他寫青詞的精心和專注,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投入時間寫青詞,絞盡腦汁地寫,注重詞語的精優。其實青詞不過是怪誕迷信奉承之語,但他更知道皇帝喜歡這個,隻要皇帝喜歡的,那自己就要努力迎合。他還是一位撰寫祥瑞賀表的高手。每當出現白鹿、白龜、瑞雪、嘉禾等祥瑞時,他總會寫表文慶賀,寫得異常誇張,說出現祥瑞是皇上萬年永壽的征兆,其實都是拍馬屁的文章,以此討好皇帝歡喜,讓寵信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