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酒令:投壺之風雅,行吟之遊戲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22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在酒吧裏、酒桌上,你是不是隻會玩十五二十?我相信有人會回答說才不是呢!除了十五二十,我還會擲骰子、猜謎語、石頭剪刀布……
    還有人說,其實能把十五二十玩轉就不錯了。
    來吧,一起大喊:十五二十,五!十五二十,十!十五二十,二十!十五二十,沒有!
    ——你有,對方沒有,你贏;對方有,你沒有,對方贏;雙方都沒有,都沒贏;贏了的倒酒給輸了的喝。最開始這個遊戲應該是一局定勝負,後來人們發現這樣玩不但沒有難度,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事情就是玩不了幾圈,就有人會栽倒在地上,這就不好玩了,所以將勝負做了調整,三輪為一局,兩輪皆負者就須將杯中酒仰脖飲盡。
    十五二十之外,現代人玩的酒令如石頭剪刀布、兩隻小蜜蜂、大眼瞪小眼等等,說白了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換湯不換藥,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
    我們中國人是最會玩的,尤其是我們的古人,如果古人知道我們這些後人隻會玩十五二十,不知作何感想?
    《左傳》中就記載了晉昭公宴請列國君主時,就邀請眾人一起玩了投壺之戲。東漢時,投壺和其他的酒戲一起,被稱為酒令。
    興於春秋,盛於戰國的投壺酒令原本是禮儀的一種。
    《周禮》中確定了禮、樂、射、禦、書、數為六藝,是每一個成年貴族男子的必備技能,如果有人不會射箭,勢必會遭到恥笑,但是偏偏就有人不會射箭,怎麼辦呢?假如參加宴席,主人邀請你去射箭,你總不能說不會吧?若不射,豈不掃興?掃興還沒什麼,極有可能得罪人,惹來禍患。
    終於在某天,有一位不會射箭的客人實在推辭不了,就大步上前,拿起箭矢,卻不用弓,喚來一個奴仆,吩咐道:“去給我去一個酒壺來。”眾人不解,問曰:“此何意?”客人笑而不語,將酒壺放置於地,對主人說:“抱歉呀哥哥,兄弟我在射箭這方麵確實丟人,可我卻不能推辭不射,推辭就是看不起哥哥,所以,兄弟想到一個好玩的,看好了。”說時遲那時快,客人單手握箭,隻見箭矢脫手,瞬間射入酒壺之內,頓時滿堂喝彩。大家覺得真有意思,於是這個遊戲很快就流行開來,玩投壺的人多了,玩射箭的反倒少了。
    後來在《禮記》中,投壺被確定為一種禮儀,“投壺者,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對投壺之禮,《禮記》有著詳細而嚴格的要求。魏晉時,投壺遊戲已經臻於極盛,達官顯貴,販夫走卒皆樂於此。一位叫邯鄲淳的名士便揮毫潑墨寫了一篇《投壺賦》獻給魏文帝曹丕,曹丕見此文生動有趣,不由擊節讚賞,對邯鄲淳大加賞賜了一番。此後,衍生出了無數跟風之作。
    經過了魏晉風流的洗禮,到了唐代,酒令已成了酒桌上不可或缺的遊戲,但凡飲酒,必行酒令助興,且玩的越來越有趣。我們所熟知的送鉤、射覆就是唐朝最流行的酒令。李商隱就在詩中寫了送鉤、射覆的盛況和意趣: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如李商隱一般,中國古代文人,大多都是酒令高手,其詩文中均有酒令雅事。
    擊鼓傳花的花枝令、文人雅聚的四書令、詩籌都是古代常見的酒令。四書令比較考驗人的學問,無法流行,擊鼓傳花和詩籌則較為常見,擊鼓傳花流傳更廣。
    擊鼓傳花的玩法是:一群人圍坐在酒桌上,命人擊鼓,鼓聲一響,眾人將手中的花依次相傳,鼓聲一停,花(球)停在誰手上,誰就喝一杯,如不喝,就唱一首歌、跳一支舞、講一個笑話,如果大家覺得歌唱的不好、舞跳的不行、笑話講的不逗,則再罰酒數杯。這個酒令的可玩性非常強,花可以換做球或其它,就連不喝酒的人也可以玩,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成為個中高手。
    詩籌對於文化素養的要求略高,但沒有四書令一樣高深,不至於令人卻步,這個遊戲的群體僅限於文人騷客。詩籌有對詩、對對子、找缺字、猜作者、聯韻、即席創作等,能者勝,不能者罰酒,不飲酒者罰飲五味、罰鑽桌子、罰打手心等等。
    《紅樓夢》中關於酒令的描寫俯拾皆是。第四十回,鴛鴦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第六十二回,史湘雲出了一個酒令:“酒麵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酒底要關人事的果菜名。”眾人聽了,都笑說:“唯有她的令比人嘮叨,倒也有些意思。”便催寶玉快說,寶玉笑道:“誰說過這個,也等想一會。”才思敏捷的黛玉見狀,首先出了一個酒麵:“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眼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腸,這是鴻雁來賓。”這是酒麵,那酒底呢?小說中,黛玉又拈了一個榛瓤,說出了酒底:“榛子非關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其後,湘雲、寶琴等也行了令,湘雲的酒麵是:“奔騰而澎湃,江間波浪兼天湧,須要鐵鎖纜孤舟,既遇著一江風,不宜出行。”酒底是:“這鴨子不是那丫頭,頭上哪有桂花油,”逗得眾人大笑不已。
    在“三言二拍”、《鏡花緣》、《金瓶梅》、《孽海花》、《醒世姻緣傳》、《海上花列傳》《九尾龜》等作品中,也有很多妙趣橫生的酒令,若一一舉例列出,隻怕三五萬字都說之不盡。
    若不是現代化的衝擊,此類雅俗共賞之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將存續。到而今,人們似乎隻會玩一下如十五二十、兩隻小蜜蜂那樣的淺白遊戲了,為什麼呢?因為不用動腦子、費神思,簡單,粗暴,直接。古人鬥酒,不光是鬥酒量,還鬥才量,現代人鬥酒,隻鬥酒量。現代社會的一切早已迥異古時,無論衣冠、風俗、舉止、文明,這是時代浪潮奔湧向前的必然,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人對酒的迷戀,卻是永恒不變的。細想一下,其實十五二十也罷,分曹射覆也罷,在一起的人高興就好。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