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五章渡江(今日第二更)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66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方子涵命蕭再田與白重略殿後,自己親領驍騎營先行趕往江邊。一路拍馬急行,“望雲騅”腳力強勁,行似如風,猶如乘雲之感。縱是驍騎營皆是西域寶馬,亦是跟不上方子涵。眾將士無不心中暗讚如此名駒天下僅有。
    漸至江邊,方子涵勒馬一頓,遙見前方旌旗獵獵,江麵艨艟鬥艦,霧氣環繞,猶如雲霓。待到後麵驍騎營跟上來時,大鞭一揮,似一陣風般朝前而去。
    江邊的宋軍兵士見得一片火紅往江邊而來,猶如大風所助的火勢一般,心中皆是一跳。待得近時一看竟是一群火紅衣甲的騎兵,領頭一人卻是黑甲黑袍,胯下坐騎快似閃電,馬蹄泛起片片塵土如更似騰雲一般。一瞬間便已至自己身前。眾兵士一怔,驀地又回過神來,但聽來人道:“在下天翼軍都統方子涵,速去稟於夏老將軍。”
    聽得方子涵一說,立時有兵士跑去稟告夏貴。夏貴本在江麵樓船之上,聽得兵士一路疾跑而來,說是天翼軍的方大人到了。夏貴聽罷立馬下船上岸。
    不過多時,方子涵便見一人全身甲胄身後跟著數人邁步而來,近時一看此人雖胡子花白,卻臉色紅潤,額頭不過幾縷皺紋,眼睛亦不像一般年老之人那般渾濁,卻是清如似水,炯炯有神。一看如此便知來人是夏貴無疑。
    從以前在現在看得史書所知,夏貴此人在曆史頗受爭議。此人中青年時乃是江淮有名的文人,後來於國家危難之中投筆從戎,屢曆戰功,成為南宋後期的抗元主將之一,更是總領南宋水軍。抗元三十年,其子夏鬆亦戰死,奈何最後卻降了元,致使晚節不保,乃其一生之中最大過失。在宋史與元史中卻都未給其立傳,在宋叛臣傳裏亦沒有他。而在《清嘉慶懷遠縣誌》將其收錄於《英賢傳》,和常遇春在一起,作為英烈來對待,值得令人深思。
    方子涵見得夏貴走近忙上前一稽首道:“天翼軍都統方子涵拜見老將軍。”夏貴早就聽說宋度宗啟用方子涵,傳聞其不過雙十年華,今日一見果然不假,此子麵貌俊朗,一身黑色甲胄更添英氣。還曾聽聞其因為援救襄樊一事得罪了太師賈似道,可見頗具膽色。自己雖是賈似道的心腹,但心中還是有些欽佩其膽色。在朝中樹了如此政敵,當真危險萬分。
    昨日賈似道還差人送來密信要夏貴對付方子涵,最好致其於死地。夏貴看罷心中惱怒,現今襄樊危急,好不容易有方子涵率軍援救,現在卻要對付他,這賈似道當真是瘋了。一旁兒子夏鬆見父親麵露怒色,遂拿起密信來看。夏鬆是個忠勇耿直之人,早就不齒父親與賈似道合流,看罷大怒口罵賈似道。夏貴見狀連忙讓其住口,隔牆有耳。
    夏貴雖是賈似道心腹但近年來兩人之間亦起矛盾。賈似道見夏貴軍功甚多,又手握重兵,官職不斷升遷,怕夏貴會蓋過自己,遂起疑心,想要架空夏貴,於是就重用孫虎臣。夏貴見賈似道重用一個宵小之輩,欲代自己,表麵雖無任何不滿跡象,心中卻起嫉恨,與賈似道之間的矛盾也越大,隻是還沒公開與其決裂。
    夏貴苦思要不要按照賈似道的吩咐對付方子涵,夏鬆則是力勸不要對付方子涵,現今襄樊危急,天下人都知方子涵率軍援救,方子涵若如出事必是算到父親你的頭上,被天下人唾罵,那賈似道亦可推得幹幹淨淨。且我們怎能棄天下而不顧暗害方子涵。
    一臉的陰晴不定,想來思去,決定還是不對付方子涵,但現今又不能與賈似道撕破臉皮,遂燒毀密信,又命夏鬆將送信之人秘密除掉,就當自己從來沒收到過。夏鬆忙去處理將知道此事之人全部除掉。至此夏貴與賈似道真正翻臉已是時間問題。
    看著眼前的方子涵,夏貴心道希望你不是一個繡花枕頭,援救襄樊能夠成功。那元軍主將都元帥阿術可不是一般的厲害,自己以前曾率軍援救被其敗得很慘。再加熟悉水戰的劉整,張弘範、李恒,名將阿裏海牙,一萬人馬援救襄樊當真是危險至極。
    “嗬嗬,方大人年少有為啊,如此年紀便領一軍。”夏貴想罷對方子涵笑道。
    “老將軍謬讚了,末將年少,許多地方還得跟老將軍學習。”方子涵一頓馬屁拍過去,自己雖知其與賈似道又矛盾,但兩人還沒激化,自己得罪賈似道,不免賈似道暗命其對付自己,現在在人家的地盤上,還是謹慎為好,搞好關係。
    夏貴聽罷哈哈一笑,見得方子涵後麵一色火紅鐵騎,軍容整齊,顯出肅殺之氣,心中也是不由得讚歎。身後的其子夏鬆見狀,心中更是大喜,他本就對方子涵很是欽佩,為救襄樊敢於得罪賈似道,又自率一軍援襄樊,如今見其軍容更是心中大讚,更想結交方子涵。遂說道:“方大人治軍果然厲害,在下甚是佩服。”
    見夏貴身後一個忽的讚起自己,尋聲望去,見其不過三旬年紀,長相頗似夏貴。又聽夏貴指著道:“此是犬子夏鬆。”
    “久仰夏將軍。”方子涵知道這夏鬆乃是耿直之人,史上他在陽邏堡一役中戰死。對其甚是敬佩。
    正當眾人說話之時,白重略與蕭再田率率軍已到,眾人又是一番介紹,熟悉之後,便商議渡江之事。
    夏貴調集各類戰船數百,以備天翼軍渡江之用。一時間戰馬嘶鳴,人潮湧動,喝聲不斷,天翼軍按序各自整齊上船。夏貴見天翼軍軍紀嚴明,整齊有序,心中對方子涵高了幾分評價。
    待得天翼軍全部上了船,急命各船起航。方子涵與白重略、蕭再田三人乘坐夏貴的帥艦,此船巨大,亦有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一般大小,樓閣眾多,且配備火炮弩機。
    方子涵立於船頭,微風拂麵,江麵霧氣朦朧,數百船隻緩緩而行,船上旌旗飄展,迎風獵獵作響。心中不免讓人生出一股豪氣。身後白、蕭二人亦是靜靜的看著。
    回到船上樓閣之中,遂於夏貴父子二人暢談,覺察到夏貴並沒對付自己之心,心下詫異。不過又又一想,不對付自己不是更好嗎?現今得罪了賈似道,而夏貴與賈似道有隙,日後兩人必定翻臉,豈不是多了一個盟友。
    同時還結識夏貴手下的將領洪福,此人負氣節,為人正直,不苟言笑,本是夏貴的家人,自小跟隨夏貴南征北戰,成為得力幹將,多為夏貴出謀劃策,作戰英勇,比夏貴要厲害的多。史上他在夏貴降元了後,誓不投降,大罵夏貴,出手扇其耳光,不屈而死。方子涵心中鄙視夏貴降元,對洪福卻很是欽佩。洪福亦對眼前的少年能夠在如此危險之下,毅然率軍援襄樊,很是敬重。如果方子涵知道洪福因為這個而欽佩他,不知會咋想,心中定會說娘的,這不是我本意,都是宋度宗那二傻逼的,這個差事不好做啊,雖然自己豪氣蓋天,誓要驅除元人,但給我的人馬也太少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給我十萬精銳多好。
    南宋時的戰船行速雖比不得現代的汽渡,但速度也不慢,不到一個時辰便已到了江對岸,而後各船陸續到達。
    天翼軍上岸之後,迅速整頓。大軍快速前行,方子涵與夏貴等告別之後率驍騎營而去,夏鬆與方子涵二人再渡江之時聊下來,頗為投緣,方子涵很是敬重夏鬆的耿直。告別之時甚為不舍。夏鬆曾想帶領一軍前去相助方子涵,卻被夏貴所阻,道,如果你率軍去相助方子涵不就是明顯與賈似道決裂嗎?這樣既害了方子涵又害了自身。現今還不能與其翻臉,可在後方保證方子涵無險,這才是關鍵。
    夏鬆聽了隻得作罷。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