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罪名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8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一場場政治鬥爭,讓我感到了政治的殘忍,人心和叵測,人言的可畏。盡管我沒有經濟問題,政治上沒有汙點,言論上很難找出病句,而思想上的曖昧也為我打上了一連串的罪名,總之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磨道還怕找不出個驢蹤?政治鬥爭的殘忍,為每個人打上了烙印,我曖昧不清的罪名被寫進了檔案和曆史,原本那張白紙上點上了一個汙點,等於在人生的路上自己為自己放上了一塊絆腳石、定時炸彈。
    運動的重點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可是在那個二十多人的合作社小廠裏卻搞出了好幾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最終的結論和處理辦法是:一刀切(跟過去的滿門抄斬有相似之處),凡是被定為這個罪名的人和涉嫌相關的人,一律被下放到了農村,我家就是其中的一戶,上班的三個人都脫不了幹係。
    父親和哥哥是正式工人,運動一來就被當作了重點,父親雖然是廠子的理事,但卻從沒脫離勞動崗位,廠裏的二十多人全憑著他的勞動進行全麵的安排,並非是不勞而獲的資本家,也並沒有絲毫的剝削和壓榨,他同其他工人的關係均是相互依從的關係,甚至是魚水的關係,不知緣何被當成了運動的重點。
    父親的罪名主要是:
    一、搞生產自救的本身就是一種資產階級傾向,助長了社會上盛行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為來正之風開了綠燈,開辟道路,招魂和引路,小資產階級的思想仍然不死,甚至是死灰複燃;
    二、階級陣線劃的不清,對社會上的壞人壞事不能同仇敵愾,家庭的親戚朋友裏有政治和曆史不清的人,有影響有連帶關係;
    三、種自留地,搞不正當之風,搞三自一包,對資本主義殘留的尾巴戀戀不舍,劃不清界限;
    四、自己有一段曆史不清晰,懷疑給紅一方麵軍作工時期的性質是如何的,以是如何脫離開革命隊伍的?
    五、在運動中立場不夠堅定、明確,有抵觸情緒,交待和認識錯誤不徹底,不能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
    六、對工作組不夠熱情和靠近,對政治運動認識含糊。
    一分為二,運動的激烈使得人明顯地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同工作組對立的人,另一派是和工作組打得火熱的人,他們拘拘蠅蠅,沆瀣一氣,拉幫結派,順者昌、逆者亡。
    倔強的父親總是不肯低頭,他對運動中提出的東西,有的才承認,乃致被說成是頑固、頑抗到底。好些人走了吳爺王的小道,順利地過了關,而父親始終不低頭,他總認為路就在自己的腳下,我憑的是手藝吃飯,不是溜須拍馬。致使父親被作為運動的重點,一直吊起不放下來。
    政治鬥爭的洪峰從城市到農村,從學校到工廠,一浪高過一浪。農村的要作組一批接著一批,輪番地轟炸,好多被認定的重點對象,被整得死的死、亡的亡,城市也打得火熱,拘捕和揪鬥遊行成了家常飯。學校裏好些知名的老師被監禁和勞改,新近從大學分配來的好幾個教師也因出身不好打進了敵人的圈子裏,有的放到了農村,有的喂了豬、掏了廁所、打掃衛生,有幾個老師尋了短見。
    王爺老婆金梅被揪出來遊街批鬥,最讓人慘不忍睹的是,在批鬥會上,一些積極分子大打出手,竟把金梅的一綹頭發揪了下來,揪得血肉模糊,總算達到他們的預期效果,用他們的話說叫大快人心。
    階級鬥爭一浪高過一浪,父親、大哥、黃師傅、劉師傅和我成了廠子裏的重點,一直是在人身攻擊,他們輪班值日,采取車輪戰,而我們天天在陪樁,雷打不動。
    在長達兩三個月的激戰裏,終於將我們幾個劃進了敵人的圈子裏,成了敵我矛盾,我們終將以戰敗者的身份認了軟,決定離開這塊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地方,甚至是逃離,走為上策了。
    這場有預謀的戰爭劃上了句號,是以開除的名義給我們定了罪名,下放到農村監督勞動改造。這就是結局,取消了我們在這個地方立足和生存的權利,用利劍和屠刀斬斷了我們生存的路,腳下再也沒有路,隻有他們指定的一條黑暗的、陰霾的、暗無天日的路。像是孩子被隔了奶,親愛地故鄉就這麼無情,就這麼狠毒,一刀兩斷、恩斷義絕了。
    好久好久這一幕幕慘絕人寰的鏡頭在我的腦海裏演繹,頭怎麼也回不過來,思想也拐不了彎。母親不要了孩子,故鄉拋棄了赤子,好久好久我都在回味,品嚐著這種苦澀和滋味。唯一苦心經營和夢寐以求的故鄉失去了,不讓你在他的懷抱裏生存了,你還有何顏麵再向她乞討?
    好久好久我都不敢也不願意回到這個故鄉來,就因為她帶給我的痛苦,她拋棄了我,割斷了我生存的血脈,我承認她是我的故鄉,她曾對我有過親情,但那個年代都隨風而去。
    好久好久我竟不知我的故鄉在哪裏?我隻承認母親,母親在哪裏故鄉就在哪裏。可是母親活著的時候偉大的母親能夠忍辱負重,能夠在那個慘絕人寰的境遇中忍受,她沒有逃離,沒有遠遁,沒有辦法脫離那種欺淩和壓迫,她的心裏流著血、眼裏淌著淚、身上背著枷鎖、手腳帶著鐐銬,活著,是生命要她活著,在水深火熱中度著殘生。
    第二故鄉就這樣結束了。我們不得不離開了第二故鄉,背負著沉重的枷鎖和鐐銬尋找著生存的源泉,終於在農村裏落了腳,一落就是十幾年,十幾年的生活,煎熬對那塊陌生的地方似乎又有了一些感情,溫熱了自己身邊的土地,於是萌生出了第三故鄉,這是不是故鄉呢?請看我們對它傾注的感情吧!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