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玫瑰之約 第六十六章感謝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32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對於校舞蹈隊在這屆中學生文藝彙演拿到了冠軍名次的宣傳,鮑老師在周三下午的德育課上用了將近半小時,極盡溢美之詞:是成立舞蹈隊以來最具專業素養的一支隊伍,在各類比賽中都能取得好成績為學校增光……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對所有舞蹈隊成員這半年來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我們大家要學習她們身上的這種吃苦耐勞、以集體榮譽為已任的無私奉獻精神。我借這個機會代表校領導及全體同學向舞蹈隊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她們再接再厲,在今後的各種活動中再創佳績。獲獎節目將在迎新年聯歡會上與大家見麵。
鮑老師接著說:接下來兩周的時間要備戰迎評估,從現在起就進入了倒計時階段,我們希望所有同學都要在思想上統一認識,時時處處都要保持宿舍教室校區環境的整潔,讓這種狀態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即使在評估工作結束後也該保持下去。我相信在我們師生的齊心協力下肯定會讓這次合格評估順利通過,為明年的水平評估打下堅實的基礎。
……
陳映虹現在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班裏的事情。從上次跟謝老師提出辭職到向班亮求援,稀裏糊塗地又挨過了一個多月。現在的心態已完全不同於先前,隻要自己盡力了,至於結果如何,盡量不去考慮。如果不能善始善終到畢業,至少應該堅持到這學期結束吧。與劉秋陽的舞蹈排練基本上可以達到順暢地完整演繹,隻等魯老師接下來的兩次指導時的舞台配合。緊張的心才剛感覺到有些輕鬆,這回該百分百的麵對從上學期就在做準備的迎評估工作。
如今對學生的德育考核已完全量化到數字,衛生評比成績、日常紀律情況統統都被納入進來。以30分為基數,獎則加罰則減,最終結果與文化課成績合計後得出每個同學的學期總評成績。如此便規範了同學們的操行,從這個角度上講,生活委員的工作相比從前可輕鬆多了。這樣的工作環境,還向謝老師提出辭職,真的愧疚至極。班亮的當初,自己的今天,根本毫無可比性。而自己在困難麵前選擇退出,就注定了今生隻是個普通人。始終依靠個人的能力應變著周遭之事,何種是對?怎樣是錯?評判的標準根本就在每個人心中。十八九歲的年紀,都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到借口。離開吧,不想再在班委會中感受這種耗費有限精力的相處。能力有限也好,自私也罷,既然到現在都還在考慮這件事兒,真的不如謝老師所願:堅持就是勝利。會在期末考試後把真實的信息傳遞給謝老師的。
陳映虹就這樣胡亂思索著,麵對的是謝老師的會議總結。
學生會的第一輪節目篩選便刷下了李婭的《好人一生平安》。班亮得知消息後第一個反應便是:學生會肯定在以貌取人!憑李婭的唱功,在全校聯歡會上亮相肯定沒問題。如此,張玲的獨唱便成為班上唯一的個人節目。班亮從閱覽室到教室都找不到李大姐的身影,估計她是在宿舍中不願出來。直到晚自習時才見李婭跟在陳映虹紀萍盧珊珊身後進了教室。她那總是恬淡的微笑表情絲毫沒有節目被刷的影響,看來是自己多慮了,李大姐讓人佩服的何止這一點!班亮始終注視著她——輕抹著桌椅安然入座。
新近一期的校刊連同幾封信被一塊送至教室。信,很快便歸到各自主人手中。兩份校刊卻停留在了最先接到手的兩個同學桌上。班亮知道這期校刊上,藍靖選擇的是《感謝“同愛”》,所以就少了那種特別期待的閱讀心理。電視節目結束後,班亮便低頭寫起了作業,正專心之際,前麵的李婭回頭遞過了校刊,一股新鮮的油墨香撲鼻而至,李婭眨著眼睛笑笑地說:“你說的”同愛”是指誰?”
班亮先是一怔,低頭先看了校刊版的這首詩:
感謝“同愛”
班亮
尋
曲曲的路上
以為隻有一個身影
一程又一程
才洗盡周身的鉛華
覓得這幽香的奇葩
因了同一個喜好
有了今天的相聚
從此
不再迷惘不再躑躅
不想品那散席的醇酒
隻願讓心多一些停留
我的同愛
哪怕你輕微的一瞥
在我也會受用許久許久
班亮笑笑,高興的是李大姐如此好的興致,說:“當然也包括你,還有盧珊珊、書記、劉明明。”
李婭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說:“明白,虧你怎麼想得出來——同愛,容易讓人產生歧意。”
“是從錢仲書老先生那套用來的,他說兩人擁有一個情人叫”同情”,我們五人有同一個愛好,就該叫”同愛”。”班亮一本正經地說。
“你倒會活學活用,照你這邏輯,明天我們都同恨一個人,就叫”同恨”;後天我們又有同一個敵人,我們又可叫”同敵”,對嗎?”李婭嗤地一笑。
“不能引申的太爛,至少該往褒義方麵靠,聽著也舒服才好。”班亮晃著腦袋。
“得了吧你,看我的這首,比你的如何?”李婭隨即傳過一張紙。
班亮再次品讀:
感謝孤獨
用濫了的字眼
還將伴著生活像舊友
寂靜中也好
與前世的精靈聚首
我心已陶醉
些微的磨難啊已過去
再也不會回遊
生活的圖表
畫不到盡頭
路隻有自己走
無暇顧及對與錯
經過之後再回首凝眸
不指望明天
就會有絢麗的彩綢
班亮點點頭:“單看題目,給人一種灰暗的感覺,全篇讀下來,卻讓人感到一種堅強。在思考中堅定自己的生活方向,比我的好。讓紀萍交到校刊部吧,不過下期要到明年3月份才出,真榮幸我是第一個讀者。”
“校刊每月一期,一年才八期,它登不登的倒不影響我隨時隨處地寫,有了靈感,一個月就能寫八首,主要是寫給自己看。堆砌辭藻也好,無病呻吟也罷,隻要自己喜歡就夠了。你說對嗎?”李婭收了笑。
“是。”班亮其實一直很在乎別人看到自己作品後的感受,畢竟,當文字一旦公開後便跳出了個人擁有的私密性。如李婭所講,便是私人化寫作,而大多數作品都是要麵對讀者的。如果寫出的東西既能抒發自己的情感又能感動讀者,豈不更妙?也許在看待寫作這件事上,班亮與李大姐有認知上的不同。但是,李婭已經從文字中找到了疏泄內心的方式,這也便是文字對於一個人最及時的反饋。從這個角度講,二人都應該感謝文字。
“好了,不打擾你了,學習吧。等哪天有時間我們再探討。”李婭將校刊遞給了旁邊的盧珊珊。
望著她的背影好一會兒,班亮在想:這也許是她忘記不快記憶的最好方式。這麼想著,班亮翻開了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