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代故都之南陳王朝⑥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550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六、十代故都之南陳王朝⑥文/肖堯
    (三)南陳廢帝
    廢帝臨海王陳伯宗(554—570年),南朝陳的第三位皇帝,文帝陳蒨嫡長子,字奉業,小字藥王。
    陳伯宗生於梁承聖三年(554年)5月。永定二年(558年)2月,拜臨川王世子。永定三年(559年),陳文帝陳蒨嗣位,史稱陳廢帝。8月,立陳伯宗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3月,世祖陳文帝蒨崩,其日,13歲的太子臨海王陳伯宗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大赦全國。
    天康元年(566年)4月,陳文帝去世後,太子臨海王陳伯宗即皇帝位,大赦全國。5月初三,尊稱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為皇太後。光大元年(567年)正月初三,陳伯宗改年號為光大。7月22日,立妃子王氏為皇後。立皇子陳至澤為皇太子。
    當初,陳武帝是梁敬帝的丞相,任用劉師知為中書舍人。劉師知學識廣博擅長文學,熟悉朝儀禮製,在梁世祖時,雖然為官得不到升遷,但委任他的事情很重要,他和揚州刺史安成王陳頊、尚書仆射到仲舉一起受先皇的遺詔輔政。劉師知、到仲舉常常住在宮裏,參與決定許多事情。陳頊和300名身邊親信進駐尚書省,劉師知看到陳頊的門第和權勢為朝廷和民間所注目,心中妒嫉,和尚書左丞王暹等策劃擬把陳頊排擠出尚書省。大家猶豫不定,不敢率先發難。東宮通事舍人殷不佞,一貫以維護名望氣節為己任,加上在東宮任職,是皇帝親自任命的,於是趕到尚書省假傳聖旨對陳頊說:“現在天下無事,安成王可以回自己的東府管理州務。”
    陳頊正準備離開尚書省,中記室毛喜趕來見他,說:“陳朝據有天下為時還很短,國家接連遇到大喪事,上上下下都感到擔憂害怕。太後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叫您安成王進尚書省共同興舉各種事功,殷不佞所說的,一定不是太後的意思。社稷的重任在身,希望您能三思,必須另行向朝廷奏報,不要使邪惡之徒的陰謀得逞。現在離開尚書省就會受到別人的牽製束縛,比如像曹爽那樣,隻願當個富家翁,這怎能如願!”陳頊派毛喜和領軍將軍吳明徹商議,吳明徹說:“繼位的國君正在居喪,日常紛繁的政務很多還沒有著手。殿下親如周公、召公,應當輔助皇上安定國家,希望殿下留在尚書省,不必疑慮。”
    陳頊於是假裝生病,請劉師知來,留住他進行談話,同時派毛喜先向太後稟告。太後說:“現在伯宗皇帝年幼,政事都委托給二郎陳頊。殷不佞所說的不是我的意思。”毛喜又去向陳伯宗說這件事。陳伯宗說:“這是劉師知他們自己的所作所為,朕並不知道。”毛喜回來報告給陳頊。陳頊把劉師知囚禁起來,親自進宮見太後和陳伯宗,極力陳述劉師知的罪行,自己起草了詔命請陳伯宗禦批,將劉師知交給廷尉,這天夜裏,在牢獄中將他賜死。任命到仲舉為金紫光祿大夫。王暹、殷不佞一同交送有關部門治罪。殷不佞是殷不害的弟弟,少年時對父母很孝順,陳頊平素很看重他,所以唯獨他沒有被處死,隻是被罷官而已。王暹被處死。從此國家大政都歸於陳頊。
    光大二年(568年)11月,始興王陳伯茂(陳伯茂是廢帝陳伯宗的同母兄弟)因為安成王陳頊專政,心中不平,經常口出惡言。23日,陳頊借太皇太後的令誣告廢帝陳伯宗,說他和劉師知、華皎等人互通共謀。還說:“文皇帝陳蒨對兒子的審察,不想傳位給陳伯宗,這事相當於唐堯那樣;傳位給弟弟的胸懷,又像泰伯那樣。現在應當重申文皇帝以前的意向,另立一個賢明的君主。”於是將在位的皇帝陳伯宗廢為臨海王,以安成王陳頊入繼皇帝位。又下命令將陳伯茂貶為溫麻侯,安置在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別館裏,安成王陳頊嗾使強盜將陳伯茂在就鎮的路上將他截住,並將這個年僅17歲的侄子殺死在車裏。
    陳伯宗被廢為臨海王之後,王皇後亦降為王妃。是日,出居別第。太建二年(570年)4月,陳伯宗不明不白地就死了(一說被陳頊派人殺死),在位3年,終年16歲。葬於臨海王墓。
    《列傳》選錄:
    廢帝王皇後,金紫光祿大夫固之女也。天嘉元年,為皇太子妃,廢帝即位,立為皇後。廢帝為臨海王,後為臨海王妃。至德中薨。
    (四)陳孝宣帝
    高宗孝宣皇帝陳頊(528—582年),字紹世,小字師利,始興昭烈王(陳道譚)第二子。南朝陳的第四位皇帝,高祖武皇帝陳霸先的侄子,世祖文皇帝陳蒨的弟弟。
    陳頊,梁中大通二年(547年)7月生,有赤光滿堂室。少寬大,多智略。及長,美容儀,身長8尺3寸(按照1尺合今24。2cm計算約為2。08米),手垂過膝。有勇力,善騎射。
    時有馬軍主李總與高宗陳頊有舊(過去曾有交往),每同遊處。高宗陳頊嚐夜被酒,張燈而寐(掌燈睡覺),李總適出,尋返,乃見高宗陳頊身是大龍,李總便驚駭,走避他室。
    永定元年(557年),陳頊被封始興郡王,邑2千戶。永定三年,世祖陳蒨嗣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562年),陳頊流離失所整整8年之後,從長安回到朝廷。授侍中、中衛將軍,置佐史。尋授使持節、揚州刺史,進號驃騎將軍。天嘉四年(563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天嘉六年(565年),遷司空。天康元年(566年),授尚書令。廢帝陳伯宗即位,拜司徒,給班劍30人。光大二年(568年)正月初三,安成王陳頊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劍履上殿,增邑並前3千戶。
    太建元年(569年)正月初四,安成王陳頊廢掉了陳伯宗,自立為帝。史稱陳孝宣帝。改年號太建(改光大三年為太建元年),大赦全國。恢複太皇太後的皇太後稱號,皇太後稱文皇後;立妃子柳氏為皇後,世子陳叔寶為太子;封皇子陳叔陵為始興王,作為昭烈王的後嗣。初五,陳宣帝謁太廟。初七,任命尚書仆射沈欽為右仆射,度支尚書王勱為右仆射。7月,皇太子納妃沈氏。
    大家看看,這就是曾經“伏身地上,哭泣流淚,堅決辭讓”的陳頊,不到兩年就篡了侄子的皇位,是為陳孝宣帝。估計在強大的權力和利益的誘惑麵前,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像陳頊一樣先“欲擒故縱”,然後取而代之,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少。800多年以後,大明王朝的明成祖朱棣,就篡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太建二年(570年)3月13日,皇太後章氏去世。25日,葬武宣皇後於萬安陵(陳霸先陵)。
    太建三年(571年)正月13日,陳頊到南郊祭天;23日,到北郊祭地。2月19日,陳頊同前朝許多皇帝一樣,十分重視農業生產,親自到藉田(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諸侯躬耕藉田以示對農業的重視)舉行耕種儀式。
    太建五年(573年)3月,陳頊計劃討伐北齊,公卿之間意見不一,隻有鎮前將軍吳明徹讚成並請求行動。宣帝對公卿們說:“朕的主意已經決定,你們可以共同推舉元帥。”大家商量認為中權將軍淳於量地位最重要,共同簽名推選他。唯獨尚書左仆射徐陵說:“吳明徹家在淮左,熟悉那裏的風俗;將略和才能,當今也沒有超過他的。”都官尚書河東裴忌說:“我同意徐仆射的看法。”徐陵應聲說:“不但吳明徹是良將,裴忌就是好的副帥。”16日,陳頊分別命令眾軍,任命吳明徹為都督征討諸軍事,裴忌為監軍事,統率10萬軍隊進攻北齊。
    太建五年(573年)4月初八,陳朝的前巴州刺史魯廣達和北齊軍隊在大峴(今山東省臨朐縣)交戰,將北齊軍隊打敗。
    太建五年(573年)8月,陳朝吳明徹進攻壽陽,築起圍堰引肥水灌城,城裏的百姓患浮腫和腹瀉病的很多,死去的有十分之六七。13日,吳明徹親自穿戴了鎧甲和頭盔,指揮部隊從四麵發動急攻,一鼓作氣攻克壽陽,活捉王琳等5人,並將王琳就地處死,傳首京都。陳頊下詔將王琳的首級掛在建康市示眾。
    太建八年(576年)當初,陳朝太子陳叔寶要任命左戶尚書江總為太子詹事,派管記陸瑜告訴了吏部尚書孔奐。孔奐對陸瑜說:“江總有潘嶽、陸機那樣的文采,卻沒有園公、綺裏季那樣的真實才能,如果派江總輔佐太子,我有所為難。”太子對此很痛恨,便自己向皇帝提出要求。宣帝將要答允他,孔奐上奏說:“江總,是有才華的人。現在皇太子才華不少,難道還要依靠江總!按臣的看法,希望挑選敦厚穩重的人才,擔任輔導皇太子的職務。”孝宣帝陳頊說:“按你所說,誰能擔任這個職務?”孔奐說:“都官尚書王廓,世代都有美德,才識和性格忠厚聰明,可以擔任。”皇太子當時正在旁邊,便說:“王廓是王泰的兒子,不宜做太子詹事。”孔奐說:“宋朝的範曄,是範泰的兒子,也是太子詹事,前代也沒有因為避諱而產生懷疑。”太子堅持力爭,孝宣帝陳頊最終還是任命江總為太子詹事。
    不久,江總和太子陳叔寶徹夜飲酒,收養女官陳氏為女兒;陳叔寶屢次便裝外出,到江總家裏遊玩。陳頊大怒,免掉了江總的官職。
    【陳孝宣帝陳頊太建十三年(581年),北周(557—581年)王朝也走到了盡頭。北周是北朝之一。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基礎,由其子宇文覺正式建立的王朝。曆5帝,共25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長子宇文覺繼任大塚宰,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史稱北周。
    北周靜帝宇文闡(573—581年),原名宇文衍,南北朝時期北周末代皇帝(第五代,579—581年在位),鮮卑族人,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孫子、北周宣帝宇文贇(yūn)的長子。579年,受宣帝內禪即位,時年7歲,由隋國公、外祖父丞相楊堅輔政。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2月14日,北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於隋王楊堅。是為隋文帝,改國號隋,年號開皇。北周亡。】
    太建十三年(581年),這年還有一個人物要出場,這個人物就是始興王陳叔陵。他是太子陳叔寶的二弟,與太子同父異母,他的生母是彭貴人。陳叔陵任江州刺史,性陰險狡詐。新安王陳伯固因為擅長詼諧戲謔,受到陳頊和太子的寵愛;陳叔陵因此疾恨他,於是就暗地裏搜求他的過失,想將他繩之以法。後來陳叔陵進京擔任揚州刺史,政務多關涉到中書、尚書兩省,如果誰順從他的意旨,就勸說皇上提拔他;如果誰稍微違忤不從,就必定設法誣以大罪,以至重者被處死,身首異處。陳伯固因為害怕遭到陳叔陵的陷害,於是就對他阿諛奉承,投其所好。後來兩個人沆瀣一氣,密謀作亂。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五,孝宣帝陳頊患病,太子陳叔寶與始興王陳叔陵、長沙王陳叔堅一同入宮侍疾。陳叔陵心懷不軌,對掌管藥品的官吏下令說:“切藥草的刀太鈍了,應該磨一磨。”初十,陳孝宣帝去世。倉促之際,陳叔陵命令左右隨從到宮外取劍,隨從沒有明白他的用意,取來他朝服上作為裝飾用的木劍進呈,陳叔陵見了大怒。陳叔堅在一旁,看到了陳叔陵的所作所為,懷疑將有變故,於是就暗中監視陳叔陵的舉動。
    11日,陳孝宣帝遺體入殮,太子陳叔寶俯伏痛哭。陳叔陵乘機抽出切藥刀向太子砍去,砍中了陳叔寶的頸項,陳叔寶昏倒在地;陳叔寶生母柳皇後趕來救護,也被陳叔陵砍了數下。陳叔寶的奶媽吳氏從後麵扯住陳叔陵的胳膊,陳叔寶才得以爬起;陳叔陵又抓住陳叔寶的衣服,陳叔寶奮力爭脫,才得免於難。陳叔堅撲上去用手扼住陳叔陵的脖子,奪去他手中的刀,然後把他拖到一根柱子旁,就用他的衣袖將他捆在柱子上。就在陳叔堅去請示陳叔寶如何處置陳叔陵時,陳叔陵奮力掙脫衣袖,衝出雲龍門,乘車馳還揚州治所東府城。他召集左右隨從阻斷通向宮廷所在台城的青溪道,又招募大約1000多人,打算占據府城自守。
    陳叔陵自知不能成功,於是回到府內,將妃子張氏和寵妾7人沉入井中溺死,然後率領步、騎數百人從小航渡過秦淮河,想要逃往新林,再乘船投奔隋朝。走到白楊路,遭到政府軍隊截擊。陳叔陵的部下丟盔棄甲,紛紛潰逃。蕭摩訶的馬容陳智深迎麵把陳叔陵刺落馬下,陳仲華上前就勢割下首級。事後,朝廷將陳叔陵的兒子全部賜死。陳叔陵的同黨前衡陽內史彭暠、諮議參軍兼記室鄭信、中錄事參軍兼記室韋諒、典簽俞公喜,並伏誅。
    陳頊在位期間,興修水利,開墾荒地,鼓勵農民生產,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與發展。太建五年(573年),派大將吳明徹乘北齊大亂之機北伐,攻占了呂梁和壽陽,一度占有淮、泗之地,但最後被北周奪走。總的來說,陳頊在位期間,國家比較安定,政治也較為清明。
    陳頊於陳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十,死於宣福殿,在位14年,時年55歲。陳頊諡號為孝宣帝,廟號高宗。
    《列傳》選錄:
    高宗柳皇後,柳敬言,河東解(今山東臨沂)人,533年生。柳敬言生的很俊美,身高七尺二寸(按照一尺合今24。2cm計算約為174米),手垂過膝。她的曾祖父柳世隆,在齊時任侍中,司空,尚書令,貞陽忠武公。祖父柳修,在梁代名氣很大,官至秘書監,死後贈侍中,中護軍。父親柳偃,娶梁武帝之女長城公主為妻,拜為駙馬督尉。顯赫的門第,高貴的出身,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上天對她的未來。梁大同年間,柳偃任鄱陽太守,死於官任上。麵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她並沒有被擊倒。處亂不驚,料理家事與成年人相仿。那一年她才9歲。
    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為了躲避戰亂,柳敬言和他的弟弟柳盼赴江陵(湖北江陵)投奔梁元帝。梁元帝因為長城公主的緣故,待他們十分優厚。後來由梁元帝親自做媒,將柳敬言許配給了陳頊。
    承聖二年(553年),柳敬言在江陵生下一個男孩,起名叔寶,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陳後主陳叔寶。又過了一年,江陵被西魏攻陷,陳頊隨軍隊遷到長安,柳敬言與陳叔寶都留在穰城(今河南鄧縣)。天嘉元年(560年),陳頊的哥哥陳茜即位,是為陳文帝。陳頊被封為安成王。天嘉二年,柳敬言與陳叔寶返回朝廷。天嘉三年,陳頊回到朝廷。流離失所整整8年之後,柳敬言才與自己的丈夫陳頊團聚。這時柳敬言就成為了安成王妃。569年陳頊即位,是為陳宣帝,柳敬言被立為皇後。史稱柳皇後。
    隋開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隋軍趁陳軍歡度春節之際,突襲長江,隨後節節勝利,攻破建康(今南京),俘陳後主。3月,柳敬言與陳後主等王公貴族百人被遣送長安,後遷至洛陽。604年,陳後主死,時年52歲。
    大業十一年(615年),柳敬言死於東都(洛陽),年83歲。葬洛陽之邙山。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