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代故都之南梁王朝⑤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783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五、十代故都之南梁王朝⑤文/肖堯
(9)侯景之亂。
中大同元年(546年),梁武帝已經當了44年皇帝,82歲高齡了(老皇帝堅決不肯讓位,導致兒孫們野心不斷膨脹),他的兒子們彼此互不服。邵陵王蕭綸任丹楊尹、湘東王蕭繹任江州刺史、武陵王蕭紀任益州刺史,他們的權力都跟皇帝差不多。此時太子蕭綱也已經44歲了,他很擔心那些藩王日益強大的權勢,常常挑選一些精銳軍隊來保衛東宮。
太清元年(547年),也就是梁武帝當政第46年,正月17日,梁武帝夢見中原地區的牧守(州郡的長官)們都獻地來投降,舉朝上下一片歡慶。早晨起來,梁武帝遇見中書舍人朱異,便把做夢的事告訴了他,並說:“我這個人很少做夢,如果做了夢,夢中之事就一定會應驗。”朱異忙說:“這是天下要統一的征兆。”
恰值侯景派他的行台郎中丁和前來告訴梁武帝,說侯景定下計策要在正月17日這天行動,梁武帝就更相信這個夢是天神的意誌。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國家象金甌一樣,無一傷缺之處,現在忽然要接受侯景送來的土地,這難道合乎事理的嗎?倘若因此而引起混亂,後悔怎麼來得及呢?”朱異揣摩到了梁武帝的心思,便對梁武帝說:“陛下聖明無比,君臨天下,南北方的人都仰慕、歸心於您,隻是因為沒有機會奉事您,所以其心意一直沒有實現。現在,侯景將魏的一半土地分割出來歸附您,如果不是天意引導他的心,人們又讚助他的打算,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呢!如果拒絕侯景,不收留他,恐怕就會堵絕了隨後準備來歸降人的希望。這些實在是顯而易見的,希望陛下您不要猶豫。”梁武帝聽完這席話,於是決定接納侯景。
梁武帝任命侯景為大將軍,封他為河南王,讓他擔任都督河南、北諸軍事及大行台之職,並特意授權他可以如後漢的鄧禹那樣秉承皇帝的旨意發號施令。平西諮議參軍周弘正擅長觀察天象變化而預測吉凶,他在侯景投奔梁朝之前曾對人說:“幾年之後國內會有兵戈之亂。”等他聽說梁武帝接納了侯景,便說:“禍亂原因就在這裏了。”
事後來看,由於朱異的“瞎參謀”、侯景的假象和梁武帝貪婪的心理,導致梁武帝決策失誤而引狼入室,以致後來發生了“侯景之亂”,使南梁提前走上了滅亡之路。
侯景(503—552年),羯族,字萬景,懷朔鎮(今內蒙古包頭東北)人,心地狡詐,反複無常。少而不羈,見憚鄉裏。及長,驍勇有膂力,善騎射。以選為北鎮戍兵,稍立功效。侯景身高不滿七尺(按照一尺合今24。2cm計算約為1。69米),上長下短,廣額高顴,右腳患有足疾,是個跛子,弓馬非其所長。他雖然其貌不揚,卻頗有謀略,以機詐多變著稱。
侯景,初為戍兵,從爾朱榮鎮壓葛榮起義,繼而轉附高歡。東魏時,職位通顯,曆任尚書左仆射、司空、司徒、大行台等職,擁兵10萬鎮守黃河以南。高歡臨死的時候,怕侯景靠不住,派人把侯景召回洛陽。侯景聽到高歡死了,就不接受東魏的命令,帶著人馬投降了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也不信任侯景,一麵接受侯景的獻地,一麵召侯景到長安去,準備解除他的兵權。侯景不肯上宇文泰的當,又轉向南梁投降。
侯景初降梁朝,備受寵遇。據《南史•侯景傳》:“請娶於王謝,帝曰:‘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後以“王謝”為高門世族的代稱。
意思是:侯景上表梁武帝要求娶建康(今南京)的大族王、謝之女為妻。梁武帝答書,委婉拒絕了侯景的請求,說:“王、謝高門,非君之偶,可考慮朱異、張綰以下諸大族的女兒。”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見當時王謝家的名氣。
侯景得詔憤恨,大言道:“待我得誌,必將吳境子女全部配給兵士當奴仆!”侯景身殘誌也殘,屬於那種心理畸型變態之人,報複心極強。據說有一年,侯景被慕容紹宗(北魏、東魏大將)軍隊打得大敗,狂逃途中,有個人在一座小城上笑唱:“他說地不平,我說地有坑!下麵一隻大跛驢,一走一晃燈!”侯景不顧追兵在後,與左右猛攻小城,非把笑話他的人殺死後才走。其褊狹心理,可見一斑。
後來,侯景進入建康後,王、謝二家被屠殺最慘,幾乎滅絕。“侯景之亂”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社會造成極大破壞,六朝古都建康“千裏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史‧侯景傳》)。
梁太清二年(548年)8月初十,也就是侯景降梁的第二年,他就在壽陽起兵反梁。他以殺掉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太子右衛率陸驗、製局監周石珍為借口反叛了梁朝。
梁武帝聽說後,笑著說:“這些人能幹出什麼!我折斷一根木棍就把能鞭打他。”梁武帝下令懸賞,能殺掉侯景的人,封為3千戶公並授予州刺史之職。16日,梁武帝下詔,任命合州刺史鄱陽王蕭範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蕭正表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禮為西道都督,通直散騎常侍裴之高為東道都督,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邵陵王蕭綸持節監督各路軍隊討伐侯景。
侯景按照王偉的計策,拋棄淮南,輕兵直取建康。9月25日他謊稱遊獵,離開壽陽。先後攻打譙州(今安徽滁縣)和曆陽(今安徽和縣)。譙州守將董紹先和曆陽太守莊鐵先後開城投降。渡江後,侯景已有8千人馬,很快打到姑孰(今安徽當塗)。這時,梁武帝才驚醒過來,命令太子蕭綱指揮軍隊抵禦侯景。
由於蕭衍早年無子,便收蕭正德為義子。後來,丁令光為蕭衍生了兒子蕭統。蕭衍稱帝之後,便封蕭統為太子(昭明太子),引起臨賀王蕭正德的強烈不滿。
10月23日,侯景率軍抵達板橋(今南京市板橋鎮)。24日,侯景來到朱雀門浮橋的南麵,太子蕭綱命臨賀王蕭正德把守宣陽門。可悲的是蕭綱,不知道臨賀王蕭正德是侯景的內奸,便將防守建康台城南麵的朱雀門與宣陽門的重任交給了他。這時,臨賀王蕭正德騎馬趕來,與侯景交揖於馬上,帶領侯景的軍隊進入宣武門。一路通行無阻,很快兵臨台城城下,將台城包圍起來,切斷了台城和石頭城(西城)、東府城(東城)的聯係。
侯景見台城屢攻不下,便停止攻城,築起長圍將台城(宮城)團團圍住。此時,臨賀王蕭正德要侯景立他為帝,以此惑亂梁軍,並以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侯景作為條件。
梁太清二年(548年)11月,侯景擁立臨賀王蕭正德在儀賢堂即皇帝位,下詔:“從普通年間以來,奸佞小人擾亂了朝政,皇上長期患病,國家危難將至。河南王侯景,離開自己的封邑來到朝廷,扶持我繼承了皇位,今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正平’。”蕭正德立自己的長子蕭見理為皇太子,任命侯景為丞相,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侯景,並將家中財寶全部拿出來,資助軍需。
侯景謊稱梁武帝已經去世,就連城裏的人也以為侯景的話是真的。11月初五,太子蕭綱請梁武帝巡視全城,梁武帝巡幸到大司馬門時,城上的守軍聽到皇帝來到,都喧噪起來,流下了眼淚。軍心這才稍稍安定下來。
侯景在城東、城西堆起兩座土山,他驅趕、逼迫百姓去勞動,不論以前身份高貴或低賤,都亂加棒打、拳擊。那些疲憊不堪、瘦弱生病的人就被殺掉、填入土山中。百姓的哭喊嚎叫聲驚天動地。百姓們不敢逃走或隱藏起來,全出來順從了侯景。10天的時間,人數達到幾萬。
建康城中也建造起土山對付侯景建造的土山。太子、宣城王以下的人都親自背土,手握簸箕與鐵鍬挖土和裝土,在土山上築起了幾層芙蓉高樓。樓有4丈高,用彩帛和毳布裝飾起來。朝廷又招募了2千名敢於拚死戰鬥的士兵,給他們穿上厚厚的戰袍和鎧甲,稱之為“僧騰客”。朝廷將這些戰士分配在東土山和西土山上,他們日夜不停地與侯景的軍隊交戰。
11月13日,湘東王蕭繹(武帝第七子)派遣司馬吳曄、天門太守樊文皎等人率領軍隊從江陵出發。邵陵王蕭綸日夜兼程,率軍建康救援朝廷。渡過長江時遇險,又率寧遠將軍西豐公蕭大春等將領的3萬步兵、騎兵從京口向西進軍。湘東王蕭繹又派他的長子蕭方等率領1萬步兵、騎兵,於14日從公安出發前來建康救援。此外,其他各路軍馬也紛紛來建康救援。
侯景派手下任約、於子悅來到台城下麵,恭敬地遞上文書向梁武帝求和。其實是緩兵之計。
梁武帝便任命蕭大器的弟弟,石城公蕭大款為侍中,派他去侯景部做人質。他又命令各路援軍一律不得再前進,同時還頒下這樣的詔書:“善於用兵的人不必以刀兵定勝負,止與戈兩字合成為‘武’。梁武帝真是老糊塗了,到了這個關鍵時刻,他還執迷不悟,真是可悲啊!
隨著台城被包圍的時間一長,皇帝專用廚房裏的蔬菜都吃光了,梁武帝就開始吃雞蛋。蕭綸趁著使者能夠與台城取得短時間聯係的機會,呈送給梁武帝幾百個雞蛋,梁武帝一邊親手料理,一邊哽咽抽泣。
侯景上書梁武帝,陳述梁武帝的10大過失,並且說:“我正要準備離去,所以冒昧地陳述以下讜直之言。陛下您喜歡崇飾虛誕,惡聞實錄,將妖怪視為呈祥的象征,而對上天的譴責卻置若罔聞。您解說六藝,排斥前儒之說,這是王莽的做法。您用鐵來鑄造貨幣,輕重時常變化,這是公孫述所采用的辦法。您還濫授官爵,亂刻官印,使官職象爛羊頭,爛羊胃一樣不值錢,弄得朝綱混亂,這是漢朝更始年間、晉代司馬倫篡位時期的風氣。豫章王蕭綜將父皇視為仇敵,邵陵王蕭綸在父皇在世之時,便把一個老頭裝扮成自己的父親而加以捶打,這是晉代石虎的作法。您還大肆建造佛塔,造成極大的浪費,使得四方的百姓饑餓不堪,這分明又是當年笮融、姚興佞佛的再演。”
侯景又說:“建康的皇宮中移崇奢侈的風氣,陛下您隻跟主書一道決斷各種機要大事,政務要通過賄賂才能辦成,宦官們豪奢富足,僧人們產業殷實。皇太子一味喜好珠寶,沉湎於灑宴與女色之中,說出的都是輕薄的話語,撰寫與呤詠的都是淫蕩的詩賦;邵陵王到處殘害百姓,湘東王的官員們貪婪放縱;南康王、定襄王的下屬個個沐猴而冠,象孫子、侄子一類的親人,都封王封侯,我到這裏都100天了,又有誰真的前來保衛王室?象這樣而能國運綿長,以前從來未曾有過。昔日鬻拳以武器強諫楚王,楚王最終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我今天的舉動,又有什麼罪過呢?我希望陛下您受到這次小的懲罰之後,能夠進一步警戒自己,放逐那些讒佞小人,接納忠貞的臣子,這樣就能使我不用憂慮再次發動兵變,陛下您也不用蒙受被圍困在城中的恥辱了,這對百姓來說也是非常幸運的!”在侯景的上書中,侯景用大量的事例和刻薄的語言,將梁武帝著實奚落了一番。
梁武帝閱畢,既羞愧又憤怒。他下令在太極殿前設立祭壇,稟告天地,以侯景違背盟約為由,舉起烽火擂鼓呐喊,準備與侯景繼續戰鬥。當初,城門關閉的時候,城裏有男男女女十幾萬人,披盔帶甲的將士有2萬多人;被圍困的時間一長,大多數人身體浮腫,氣喘籲籲,10個人中有8、9個死亡,登上城牆的不滿4千人,他們都瘦弱不堪。城裏的道路到處橫躺著屍體,無法掩埋,腐爛後的屍體流出的汁液積滿了溝渠。
侯景於是挖開皇宮石門前的玄武湖,引出裏麵的湖水灌城,晝夜不停。邵陵王的嫡長子蕭堅屯駐在太陽門,終日不是賭博就是飲灑,不體恤手下官史與將士的疾苦,他的書佐董勳、熊曇朗恨透了他。這天下半夜臨近拂曉的時候,董勳、熊曇朗從台城的西北樓引導侯景的人馬攀登上來,永安侯蕭確奮力拚搏,不能打退敵人,就推開宮中的小門啟稟梁武帝道:“台城已經陷落了。”梁武帝平靜地躺著不動,問道:“還可以打一仗嗎?”蕭確回答說:“已經不行了。”梁武帝歎了一口氣說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複何恨。”意為:從我這兒得到的,又從我這兒失去,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太清三年(549年)3月,侯景攻陷台城。台城在久圍之下,糧食斷絕,疫疾大起,死者十之八九。城破之時,城中隻剩下2、3千人,屍骸堆積,血汁漂流,慘不忍睹。侯景進入建康後,“悉驅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南史‧侯景傳》)。
台城被攻陷之後,蕭正德便被侯景廢去帝號,暫封為侍中、大司馬。蕭正德也因此對侯景有所不滿,最後侯景便矯詔殺害蕭正德。
不久,侯景派遣王偉來到文德殿拜見梁武帝,梁武帝下令揭起簾幕,打開房門帶王偉進來,王偉跪拜之後,將侯景的文書呈交給梁武帝,聲稱:“我們受到一些奸佞的蒙蔽,帶領人馬進入朝堂,驚動了皇上,現在特地到宮中等候降罪。”梁武帝問道:“侯景在什麼地方?你可以把他叫來。”侯景來到太極殿的東堂晉見梁武帝,隨身帶了500多頂盔帶甲的武士保護自己。侯景在大殿下麵跪拜,以額觸地,典儀帶著他走到三公坐的榻前。梁武帝神色不變,問侯景道:“你在軍隊裏的時間很長,真是勞苦功高呀?”侯景不敢抬頭正視梁武帝,汗水流了一臉。梁武又問道:“你是哪個州的人,敢到這裏來,你的妻兒還在北方嗎?”對這些問題侯景都不能回答。任約在旁邊代替侯景回答說:“臣下侯景的妻兒都被高家屠殺光了,隻有我單身一人投靠了陛下您。”梁武帝又問道:“當初你渡江過來的時候有多少人?”侯景說道:“1000人。”再問道:“包圍台城時共有多少人?”回答說:“10萬人。”問:“現在共有多少人?”回答說:“10萬人。”問:“現在共有多人?”回答:“四海之內沒有不屬於我的人。”梁武帝低下頭去不再說話。最後,梁武帝說:“你忠心於朝廷,應該管束好部下,不要騷擾百姓。”說完梁武帝拂袖而去。侯景又到永福省(皇宮內宮)去拜見皇太子,皇太子也沒有表現出害怕的神情。皇太子身邊的侍衛都已驚慌地逃散了,唯獨中庶子徐摛、通事舍人殷不害在一旁侍奉。徐摛對侯景說:“你來拜見應遵守禮節,怎麼可以象現在這樣?”侯景聽了就跪下參拜。皇太子與侯景說話,侯景又不能回答。
侯景離開之後,對他的廂公王僧貴說道:“我經常跨上馬鞍與敵人對陣,麵臨刀叢箭雨,心緒平穩如常,一點也不害怕;今天見到蕭公,心裏竟然不由自主地恐慌起來,這豈不是天子的威嚴難以觸犯嗎?我不能再見他們了。”於是他把兩宮的侍衛都撤掉,放縱將士把皇帝及後妃使用的車輛、服裝,還有宮女都搶得一幹二淨。又將朝上、王侯們捉了送到永福省,派王偉守衛武德殿,於子悅屯駐在太極殿的東堂。侯景接著又偽造梁武帝的詔書,下令大赦天下,還加封自己為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梁武帝雖然表麵上被侯景控製,但是他的心裏卻非常不平。侯景想讓宋子仙出任司空,梁武帝說道:“三公是要調和陰陽的,怎麼可以任用宋子仙這種人?”侯景又請求讓他的兩位同黨出任便殿主帥,梁武帝沒有同意。侯景不能強迫梁武帝,心裏非常害怕他,皇太子進來,流著眼淚勸告梁武帝,梁武帝說道:“誰讓你來的!如果國家的神靈還在,還可以恢複;如果不是這樣,何必流淚!”侯景派手下的士兵到幾個省裏值勤,有的人趕著驢馬,帶著弓刀,在宮廷中出出進進。梁武帝感到奇怪,詢問這是怎麼回事,直將軍周石珍回答說:“這是侯丞相的衛兵。”梁武帝聽了非常憤怒,喝道:“什麼丞相!不就是侯景嗎?”侯景聽說了,也很生氣,於是派人監視蕭衍,限製他的飲料和膳食供應。
梁太清三年(549年)5月初二,梁武帝躺在淨居殿,嘴裏發苦,要喝蜂蜜卻沒人拿來,發出了兩聲”荷!荷!”的聲音,便死去了,享年86歲。據說,臨死之前梁武帝仍念經不輟。在南京當了48年皇帝的蕭衍,居然在自己的皇宮裏餓死,真是不可思議。
梁武帝死後,侯景封鎖消息不發喪,將梁武帝的遺體收殮後移到了昭陽殿,又從永福省接來皇太子,叫他象平常一樣入朝。王偉、陳慶都在旁邊監視皇太子,皇太子嗚咽著淚流滿麵,不敢發出聲音,殿堂外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道這件事。直到27日,侯景才為梁武帝發喪,將棺材抬到太極殿。這一天,皇太子蕭綱登上了皇位,即簡文帝,大赦天下。侯景自封為大都督。
早在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蕭繹(武帝蕭衍第七子,即後來的梁元帝)就聽到了梁武帝駕崩的消息,因為當時長沙還沒打下,所以加以封鎖。他用檀木雕刻梁武帝像,安放在百福殿裏,朝拜很恭謹,一舉一動都前往谘求。蕭繹認為天子被賊臣挾製,所以不肯采用大寶的年號,還是照舊年號稱太清四年。蕭繹下令大舉討伐侯景,檄文傳遍遠近。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3月,侯景娶簡文帝蕭綱的女兒溧陽公主。4月27日,侯景請簡文帝巡視西州(今南京西郊,南秦淮河東側),簡文帝乘坐不加雕漆的素輦,帶400多名侍衛人員。而侯景則率幾千名鐵甲錚亮的武士,翼衛在左右。簡文帝聽到絲竹之聲,淒然流淚,傳命侯景起舞;侯景也請簡文帝起舞。酒闌人散,簡文帝在床上抱著侯景說:“我心裏念著丞相。”侯景回答說:“陛下如不念顧我,我哪能得到現在的地位!”直到夜色降臨才分手。
侯景生性殘酷,他在石頭城設立大碓,犯法的人被抓住,就用大碓搗殺。平常總是告誡諸將說:“一旦攻破柵欄,踏平城市,就殺它個幹幹淨淨,使天下人知道我的厲害!”所以他手下的諸將每次戰勝,就專門以燒殺搶掠為能事,殺人如刈草芥,以此作為遊戲取樂。因此老百姓即使死,也絕不歸附他。侯景又禁止人民在一起交頭接耳,有違犯的刑罰株連到他的外族。當他的將帥的,都稱為行台;來投降歸附他的,都稱為開府。他所特別親信看重的稱為左右廂公,勇氣力量超人的稱為庫直都督。
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8月,侯景派衛尉卿彭雋等人率領士兵進入宮殿,將簡文帝廢了,改封為晉安王,將其幽禁在永福省,還將他的內侍和衛兵都撤了,派精銳的騎兵將他嚴密看守起來,並在牆頭插上枳、棘一類多刺的樹枝,以防他逃跑。
侯景下達詔書迎立豫章王蕭棟。蕭棟那時正被關在暗室裏,飲食很差,每天吃的是蔬菜薯類。一天,他正與妃子張氏一起鋤葵菜,迎接他即位的輦車突然來了,蕭棟大吃一驚,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哭著登上了車。蕭棟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換年號為天正。
侯景殺了哀太子蕭大器(簡文帝蕭綱的嫡長子)、尋陽王蕭大心、西陽王蕭大鈞、建平王蕭大球、義安王蕭大昕,以及在建康居住的王侯20多人。又派人在吳郡殺了南海王蕭大臨,在姑孰殺了南郡王蕭大連,在會稽殺了安陸王蕭大春,在京口殺了高唐王蕭大壯。侯景還將太子蕭大器的妃子賜給下屬。
新皇帝、原豫章王蕭棟加封侯景九錫(漢時設置丞相以下的官職)。不久,豫章王蕭棟就將皇位禪讓給侯景,侯景在南郊舉行登基大典登上皇帝位。侯景從南郊回來之後,登上了太極殿,他的黨徒好幾萬人,都歡喜若狂,喧喊不已,爭先恐後地趨前朝拜。侯景下令大赦天下,國號漢。改元,廢天正元年為太始元年(太始551年11月—552年3月)。封蕭棟為淮陰王,把他和他的兩個弟弟蕭橋、蕭醪一起關進密室之中。
此年僅南方,就有4個年號:湘東王蕭繹此時尚未稱帝,仍稱太清五年;簡文帝大寶二年;蕭棟天正元年(其實隻有3個半月);侯景的太始元年,這也是前朝極為罕見的事。
侯景稱帝後,改“警蹕”為“永蹕”,為避景名也。改《梁律》為《漢律》,改左戶尚書為殿中尚書,改五兵尚書為七兵尚書,改直殿主帥為直寢。
王偉啟奏要求建立七廟,侯景問:“什麼叫七廟?”王偉說:“天子對自己的祖先要往上祭祀七代。”並請侯景說出他上七代祖先的名諱。侯景說:“上幾輩子的祖先名字我不記得了,隻記得我父親名叫標,而且他在朔州,那能跑到這兒來吃祭飯!”後來人們都將這事當笑話來講。追尊侯景父親侯標為元皇帝。
侯景得勢後,陸續派軍在三吳(吳郡、吳興、會稽)地區大肆燒殺搶掠。把號稱“最富庶”的三吳地區,造得殘破不堪,長江中下遊地區,變成了“千裏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壟焉。”
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湘東王命令王僧辯等向東進軍,攻擊侯景。2月26日,各路大軍從尋陽出發,兵船從頭到尾達幾百裏。陳霸先率甲兵3萬,舟艦2千隻,從南江出湓口,和王僧辯會師於白茅灣。兩軍將士築壇歃血,一起宣讀盟文,人人都慷慨激昂,涕下沾衣。
3月13日,王僧辯督率各路水兵乘潮漲進入秦淮河,挺進到禪靈寺前麵。陳霸先在石頭城西麵落星山紮營築柵,其他軍隊依次接連修了8個城堡,一直沿伸到整個石頭城西北麵,形成包圍之勢。侯景的兵眾徹底崩潰,陳霸先指揮各路兵馬追擊敗兵,一直追到西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