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20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文/肖堯
    元徽五年(477年)6月22日,有人上告散騎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長史沈勃、遊擊將軍孫超之,跟阮佃夫同謀。劉昱立即率領衛士,親自突襲3家,全部誅殺,砍斷肢體,將肉一塊塊割下,連嬰兒也不能幸免。沈勃當時正在家裏守喪,衛隊還沒有到,劉昱揮刀獨自一人衝在前麵,沈勃知道不能避免,赤手空拳搏鬥,猛擊劉昱耳朵,唾罵道:“你的罪惡,超過桀、紂,死在眼前。”於是被砍死。
    宋孝武帝劉駿有28個兒子,宋明帝劉彧殺死了其中的16個。其餘的人都被蒼梧王劉昱所殺。一天,劉昱闖入領軍府,當時天氣炎熱,蕭道成正裸身躺在那裏睡覺。劉昱將蕭道成叫醒,讓他站在室內,在他肚子上畫一個箭靶,自己拉緊了弓,就要發射。蕭道成慌忙說道:“老臣無罪。”左右侍衛王天恩說:“蕭道成肚子大,是一個奇妙的箭靶,一箭射死,以後就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箭靶了。不如改用圓骨箭頭(用獸骨製成),多射幾次。”劉昱就改用圓骨箭頭。一箭射去,正中蕭道成的肚臍,蕭道成才免於一死。劉昱將弓扔到地上,得意地大笑,說:“這一手如何!”劉昱對蕭道成的威名十分畏懼忌恨,曾親自磨短矛,說:“明天就殺蕭道成。”陳太妃罵他說:“蕭道成對國家有大功,如果殺了他,誰還為你盡力!”劉昱才住手。
    劉昱種種惡劣行徑,不一而足。雖然當時這個皇帝小老兒才14歲,但卻是一個令人不齒的促狹鬼、惡作劇的專家,也許這與他的龍種不純有關。
    蕭道成憂愁恐懼,與尚書令袁粲、中書監褚淵密謀廢黜劉昱,另立新君。元徽五年(477年)7月初六,夜晚,劉昱身穿便裝,走到領軍府門口,左右侍從說:“府裏的人全都睡熟,我們為什麼不跳牆進去?”劉昱說:“今天晚上,我要到別的地方玩個痛快,明晚再來。”員外郎桓康等在領軍府大門後聽到了這番話。
    初七,劉昱乘坐露天無篷車,與左右侍從前往台岡(南京城東有岡,謂之台岡),比賭跳高。然後,前往青園尼姑庵(晉恭思皇後褚氏的立青園寺,在複舟山)。夜晚,來到新安寺偷狗,偷來狗找到曇度道人,煮吃狗肉。吃過狗肉,醉醺醺地回仁壽殿睡覺。弄臣楊玉夫一向得到劉昱的龐信,而今天,劉昱忽然對楊玉夫大為痛恨,一看見他就咬牙切齒,說:“明天就殺了你這小子,挖出肝肺!”這天深夜,命楊玉夫觀察織女渡河,說:“看見織女渡河時,馬上叫醒我;看不見,就殺了你。”(這哪裏是人說的話)你說這楊玉夫還能幹什麼?不就是等死嗎?不要說天上根本就沒有織女,就是有也絕不敢出來見色狼劉昱的。所以,楊玉夫麵臨著你死我活的選擇,最後他勇敢地選擇了“你死”。
    當天夜晚,王敬則出營等候消息,楊玉夫等到劉昱呼呼大睡時,與楊萬年合夥取下劉昱的防身佩刀,砍下劉昱的人頭。然後假傳聖旨,命外庭演奏音樂。陳奉伯將劉昱的人頭,藏在袍袖裏麵,跟往常一樣,神色自若,宣稱奉皇帝派遣,打開承明門出宮,將人頭交給王敬則。王敬則飛馬奔向領軍府,敲門大喊,蕭道成懷疑是劉昱的詭計,不敢開門。王敬則將人頭從牆上扔進去,蕭道成令人洗淨血跡辨識,果然是劉昱人頭,這才全副武裝,騎馬而出,王敬則、桓康等都隨從其後,直往宮城,到了承明門,宣稱皇帝禦駕回宮。王敬則恐怕守門官兵從門洞往外察看,用刀柄堵住門洞,同時咆哮催促。門打開,進入宮城。蕭道成進入仁壽殿,殿中官員驚慌恐怖。但緊接著聽到劉昱已死的消息,都高呼萬歲。
    初八早晨,蕭道成全副武裝,站在殿前庭院中槐樹下,以皇太後的命令召集尚書令袁粲、中書監淵褚、中書令劉秉入殿舉行會議。蕭道成對劉秉說:“這是你們劉家的事,應該如何決定?”劉秉還未及回答,蕭道成頓時大怒,胡子翹起,雙目發出凶光,如同兩道閃電。劉秉說:“尚書省的事,可以交付給我。軍事措施,全依靠你。”蕭道成依次讓給袁粲,袁粲推辭不敢當。王敬則拔出佩刀,在座位旁跳起來,厲聲道:“天下大事,全都要蕭公裁決,誰膽敢說半個不字,血染我刀!”說著親手取出白紗帽(此時蕭道成尚未封“王”,戴上“白”帽子也不是“皇”),戴到蕭道成頭上,要求蕭道成登基稱帝,並威脅說:“今天誰敢亂動?大事要趁熱一氣嗬成。”蕭道成板起麵孔,嗬止說:“你什麼也不明白!”袁粲打算講話,王敬則大聲喝他閉嘴,他隻好閉嘴。褚淵說:“非蕭公不足以辦理善後!”就將處理一切事務的權交給蕭道成。蕭道成說:“既然大家都不肯接受,我怎麼可以推辭。”於是,提議:準備法駕,前往東府城,迎接安成王劉準繼任皇帝。蕭道成衛士抽出佩刀,築成刀牆,命袁粲、劉秉起身,二人麵無人色地離去。劉秉出宮,路上遇到堂弟劉韞,劉韞打開車門迎問:“今天的事,該不該歸你?”劉秉說:“我們已讓給蕭道成。”劉韞捶胸說:“你肉裏有沒有血?今年,全族難逃屠殺。”
    當天,蕭道成以皇太後的名義發布命令,列舉劉昱罪狀,說:“我密令蕭道成暗中運用智謀。安成王劉準,應君臨萬國。”皇帝儀仗隊抵達東府門前,劉準命守門的人不要開門,等待袁粲的到來。袁粲到了之後,劉準才動身到金鑾殿。
    太後“又令曰:‘昱窮凶極暴,自取灰滅,雖曰罪招,能無傷悼。棄同品庶,顧所不忍。可特追封蒼梧郡王。’葬丹陽秣陵縣郊壇西(今南京江寧區小丹陽)。”劉昱在位5年,死時15歲。史稱劉宋後廢帝,又稱蒼梧王。
    導遊說,前、後兩個廢帝,都是惡貫滿盈,天理不容的變態狂。前一個很可能是皇帝老兒酒喝多了,才生下了這樣的酒精兒;後一個估計是“龍種”變異,參雜了什麼“道兒”的血統,否則他們的行為就無法解釋。
    (九)劉宋順帝
    九十九世祖,順皇帝劉準(469—479年),字仲謨,小名智觀,明帝第三子,劉昱之弟,是劉宋王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劉準生於泰始五年(469年)7月。泰始七年,封安成王,食邑三千戶。仍拜撫軍將軍,置佐史。廢帝即位,為揚州刺史。元徽二年(474年),進號車騎將軍、都督揚、南豫二州諸軍事,給鼓吹一部,刺史如故。元徽四年(476年),又進號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班劍30人,都督、刺史如故。元徽五年(477年),後廢帝劉昱被楊玉夫殺死之後,劉準在蕭道成的擁立下即位。
    元徽五年(477年)7月11日,安成王劉準即皇帝位,時年8歲,是為宋順帝。改年號升明,實行大赦。
    7月13日,劉宋中領軍蕭道成親自坐鎮東府。15日,朝廷任命蕭道成為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袁粲為中書監;加授褚淵開府儀同三司;劉秉為尚書令,加授中領軍;晉熙王劉燮為揚州刺史。25日,任命武陵王劉讚為郢州刺史,蕭道成改兼南徐州刺史。蕭道成堅決辭讓司空。8月29日,朝廷任命蕭道成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9月28日,朝廷分別封楊玉夫等25人為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升明二年(478年)9月初二,順帝劉準下詔,賜給蕭道成持有黃鉞,任命他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兼揚州牧,上殿時可以穿鞋佩劍、入朝時不必快步小跑、奏事時不稱名,使持節、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等官職,仍然如故。蕭道成堅決辭讓特殊的禮遇。
    升明三年、建元元年(479年)3月初二,順帝任命太傅蕭道成為相國,總領百官,封給他10個郡的封地,號稱齊公,頒賜九錫,讓他仍然擔任驃騎大將軍、揚州牧、南徐州刺史。順帝劉準又頒詔決定,齊國的官職爵和禮典儀式,一概仿效朝廷。初四,順帝劉準任命蕭道成的世子蕭賾兼任南豫州刺史。
    4月初一,順帝進封齊公蕭道成的爵位為王,增加10個郡的封地。15日,順帝以特殊的禮節對待齊王蕭道成,將齊國的世子稱作太子。
    建元元年(479年)4月20日,劉宋順帝頒詔將帝位傳讓給齊王。21日,順帝應當到殿前去會見百官,但他不肯出麵,卻逃到佛像的寶蓋下麵。王敬則率領軍隊來到宮殿的庭院中,抬著一頂木板轎子入宮,去迎接順帝。太後(陳太妃)害怕了,便親自率領宦官找到了順帝,王敬則勸誘順帝,讓他從寶蓋下麵出來,領著他上了轎子。順帝止住眼淚,對王敬則說:“準備殺死我嗎?(此問出自小皇帝之口,真是可憐兮兮的)”王敬則說:“隻是讓你到另外的宮殿中居住罷了。您家先前取代司馬氏一家也是這樣做的。”順帝掉著眼淚彈著食指說:“但願我今後生生世世永遠不再生在帝王家中!(撕心裂肺的哀號,慘不忍睹的哀號,一言道盡末代皇帝的悲哀)”宮中的人們都哭泣起來。順帝拍著王敬則的手說:“如果不發生意外,就贈送給你10萬錢(試圖保命,但這10萬錢並沒能保住順帝劉準的命)。”
    禮典結束以後,順帝坐著彩漆畫輪的車子,出了東掖門,前往太子的府邸。順帝問:“為什麼今天沒有器樂演奏?”周圍的人都沒有回答。右光祿大夫王琨是王華的堂弟,在晉朝已經擔任了郎中,到了此時,他抓著車上懸著的獺尾痛哭著說:“人們都為長壽高興,老臣卻為長壽悲哀。既然此身不能夠及早死去,所以才屢次目睹今天發生的這種事情!”他嗚嗚咽咽地哭泣著,難以自製,百官也都淚如雨下。
    建元元年(479年)4月23日,蕭道成即皇帝位,封劉準為汝陰王,遷居丹陽宮並派兵監管。不到一個月,5月18日,監管汝陰王劉準的兵士聽得門外馬蹄聲雜亂,以為發生了變亂,便殺害了已經禪位的小皇帝劉準,終年13歲(《宋書》,實際應為11歲),在位3年。6月15日,葬汝陰王劉準於遂寧陵(今南京江寧)。至此,由劉裕開創的劉宋王朝全部結束。
    末代皇帝死得都很可憐,但是哭著喊著:“願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的也無獨有偶。在這之前20年,劉準的堂兄劉子鸞因受父親孝武帝疼愛,被他的哥哥前廢帝劉子業逼令自殺時年僅10歲,就曾說過:“願不再投生帝王家”,但是依然難逃一死。
    不知為什麼,劉裕的後代子孫,除宋文帝劉義隆外,個個荒淫無恥,一代勝過一代。加上父子兄弟之間瘋狂的一通砍殺,不知有多少劉氏宗室死於非命。據有人統計,劉裕之後,皇族共有158人,其中子殺父者1人,臣殺君者4人,骨肉相殘者103人,被他殺的6人。其中,開國皇帝劉裕的7個兒子;40餘孫子;6、70曾孫屠戮殆盡,這也是劉宋王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一朝同曆朝一樣,王侯將相考慮的都是如何當上皇帝、掌握更大權利、獲得更多土地、享受更多的風光。因此,打打殺殺,成了家常便飯。而百姓的需求似乎是永久不變的,也不是很高,隻要能夠安居樂業,就是最大的滿足。因此,閑聊曆史,總離不開王侯將相,而且說得更多的還是王侯將相。百姓的事情,在其中僅僅是一味調料。所以,王立群教授說過:“曆史既不是帝王將相的家譜,也不是大批判;既不是高大全式活報劇,也不是道德讀本。”曆史就是曆史,必須還它本來的真實性,並將真實貫徹到底。任何扭曲事實,篡改曆史的東西,都應該用“鼠標”將它刪去。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