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551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文/肖堯
永初三年(422年)3月,劉裕病重,太尉長沙王劉道憐、司空徐羨之、尚書仆射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護軍將軍檀道濟一道進宮,侍侯劉裕治療服藥。朝中大臣們請求向神靈祈禱,劉裕不許,隻派侍中謝方明到宗廟焚香,將病情向祖先報告。劉裕一向不信神怪,當他還是一個平民的時候,就曾有許多祥兆,等到後來大貴,史官們向他查證傳聞,劉裕都拒而不答。
5月,劉裕病重,他將太子劉義符召到床前,告誡他說:“檀道濟雖有才幹,精於謀略,卻無野心,不像他的哥哥檀道韶,有一種難以駕馭的氣質。徐羨之、傅亮,當不會有其他企圖。謝晦多次隨我南北征戰,善於隨機應變,將來如果有問題,一定是他(果然,在元嘉三年,荊州刺史謝晦舉兵拒命,為檀道濟所破,伏誅)。”然後,劉裕又親筆寫下遺詔:“後世如果出現年幼的君主,朝中政事一概委托給宰相,皇太後用不著臨朝主政。”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鎮北將軍檀道濟,共同接受遺命。
劉裕雖然是接連殺了兩個皇帝以後才當上皇帝的,也就是說他的皇位來得並不光彩,但在中國曆史上他還算是一個比較明智的帝王,堪稱一代有為之君。他生前清心寡欲,生活簡樸,起居有常,嚴整有度。衣服和住所都很樸素,遊覽歡宴次數很少,後宮嬪妃也不多。他曾經獲得後秦文桓帝姚興的侄女,對她倍加寵愛,並因此耽誤了政事。謝晦稍加勸諫,他立即將姚妃遣送出宮。劉裕的財產全放在國庫,宮內沒有私藏。嶺南曾經進貢過一種筒裝細布,一筒竟能容納8丈。劉裕嫌它過於精美華麗,耗費人力,於是他命令有關部門彈劾嶺南太守,將進貢的細布還給當地,並且親自下令禁止嶺南織做這種細布。公主出嫁,嫁妝不過20萬,另外再也沒有錦繡等精品。宮內宮外,都嚴奉禁約,沒有人敢奢侈浪費。
永初三年(422年)5月21日,劉宋武帝劉裕在西殿去世。在位僅3年,終年60歲。廟號高祖,諡武帝。7月初八,劉裕與武敬臧皇後共葬於丹陽郡建康縣蔣山初寧陵(今南京東郊)。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在今江蘇南京麒麟門外麒麟鋪(一說為宋文帝劉義隆的長寧陵)。陵墓朝南,現已平。陵前尚存石獸一對(如今分別在道路兩側的居民家院內),東為天祿,身長2。96米、高2。80米,頸高1。35米,體圍3。10米;西為麒麟,身長3。18米、殘高2。56米,頸高1。15米,體圍3。2l米。劉裕陵所存石獸浮雕紋飾剛健,兩翼作振翅欲飛之勢,遍體鱗毛為雲鉤,石刻粗獷,體態凝重,是南朝早期石雕的代表作。石刻前有南京市人民政府1988年立的“初寧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列傳》選錄:
①武敬臧皇後,臧愛親,東莞(今廣東東莞)人。祖臧汪,字山甫,尚書郎。父臧俊,字宣乂,郡功曹。臧皇後適高祖劉裕,生會稽宣長公主興弟。高祖劉裕以儉正率下,臧皇後恭謹不違。及高祖興複晉室,居上相之重,而臧皇後器服粗素,不為親屬請謁(請求,求情)。義熙四年(408年)正月甲午,殂於東城,時年48歲。追贈豫章公夫人,還葬丹徒。高祖臨崩,遺詔留葬京師,於是備法駕,迎梓宮祔葬初寧陵。
②武帝張夫人,張闕,不知何郡縣人也。義熙初,得幸高祖,生少帝劉義符,又生義興恭長公主惠媛。永初元年,拜為夫人。少帝即位,有司奏曰:“臣聞嚴親敬始,所因者本,充孝之道,由中被外。伏惟夫人德並坤元,徽音光劭,發祥兆慶,誕啟聖明。宜崇極徽號,允備盛則。從《春秋》母以子貴之義,遵漢、晉推愛之典,謹上尊號為皇太後,宮曰永樂。”少帝既廢,太後還璽紱,隨居吳縣。太祖元嘉元年,拜營陽王太妃。元嘉三年薨。
③武帝胡婕妤,胡道安,淮南(今安徽淮南市)人。義熙初,為高祖劉裕所納,生文帝。義熙五年,被譴賜死,時年42歲。葬丹徒。高祖踐阼,追贈婕妤。太祖劉義隆即位,有司奏曰:“臣聞德厚者禮尊,慶深者位極。故閟宮既構,詠歌先妣;園陵崇衛,聿追來孝。伏惟先婕妤柔明塞淵,光備六列,德昭坤範,訓洽母儀。用能啟祚聖明,奄宅四海。嚴親莫逮,天祿永違。臣等遠準《春秋》,近稽漢、晉。謹上尊號曰章皇太後,陵曰熙寧。”立廟於京師(今南京)。
(7)後人評價。
——導遊說,劉裕極富軍事天份,他一生指揮了無數次作戰,最大的特點是以少勝多,而且作戰中常身先士卒,所以能夠贏得廣大將士的尊敬。劉裕的兩次北伐,也堪稱中國曆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對劉裕的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看看文人們是如何讚頌和評價吧。
——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篇中讚曰: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陸遊也有詩讚道:寄奴談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晉鼎遷。獨為桃源人作傳,固應不仕義熙年。
——北魏謀臣崔浩在評價劉裕時說:“劉裕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複晉室,北禽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非其才之過人,安能如是乎!”
——何去非在《備論》中也說:“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靈寶於舊楚,定劉毅於荊豫,滅南燕於二齊,克譙縱於庸蜀,殄盧循於交廣,西執姚泓而滅後秦,蓋舉無遺策而天下憚服矣。北方之寇,獨關東之拓跋,隴北之赫連耳。方其入關,魏人雖強,不敢南指西顧以議其後。”
(8)劉裕年表。
晉哀帝興寧元年(363年)4月16日,生於京口(鎮江丹徒)。
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孫恩、盧循在會稽起義,晉朝廷派前將軍劉牢之來鎮壓,劉牢之請劉裕為參府軍事。
安帝元興二年(403年)正月,盧循遣司馬徐道覆率部再攻東陽。2月,劉裕(時為建武將軍)又將其擊破,斬其將張士道。
元興三年(404年)2月初一,劉裕與劉毅﹑何無忌﹑檀憑之等27人在家鄉京口(今鎮江)起兵討伐,衛晉抗楚。
義熙二年(406年),被封豫章郡公。
義熙四年(408年),劉裕以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入京輔政,獨攬朝權。
義熙五年(409年),劉裕上表北伐,滅掉廣固(今山東省益都縣)的南燕政權,又回師擊敗盧循。
義熙六年(410年),劉裕滅南燕。
義熙八年(412年),劉裕又西攻盤踞四川的譙縱,收服巴蜀。
義熙十三年(417年)9月,劉裕攻入長安,在長安謁漢高祖劉邦陵。將北方官營手工業的“百工”遷來建康,於都城南郊鬥場市(今雨花門外一帶),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南京雲錦由此誕生。
義熙十四年(418年)6月,劉裕受封為相國、宋公、九錫之命。12月,劉裕令心腹鴆弒安帝,立司馬德文為傀儡皇帝。
元熙元年(419年)7月,劉裕受進爵之命,12月,又加殊禮。
元熙二年(420年)6月,劉裕迫司馬德文禪讓,即皇帝位,國號宋,改元永初,是為武帝。
永初三年(422年)5月,武帝劉裕病逝,時年60歲。
(二)劉宋少帝
九十七世祖,少帝劉義符(406—424年),是劉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字車兵,宋武帝劉裕長子,母曰張夫人。義熙二年(406年),生於京口。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義符10歲時,拜豫章公世子。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419年),進為宋太子。武帝劉裕受禪,立為皇太子。
永初三年(422年),劉裕去世,由皇太子劉義符即皇帝位,時年17歲,下令大赦。次年改年號“景平”。尊皇太後蕭文壽為太皇太後;封太子妃司馬茂英為皇後。司馬茂英是晉恭帝司馬德文的女兒海鹽公主。
宋營陽王景平元年(423年)正月初三,劉宋少帝劉義符到南郊祭祀天神。初十,劉宋太皇太後蕭氏去世。3月15日,劉宋在興寧陵(今江蘇丹陽丹徒鎮)安葬孝懿皇後。7月,少帝劉義符尊母親張夫人為皇太後。
由於劉義符在為其父宋武帝劉裕服喪期間,與左右侍從親昵輕佻,嬉戲遊樂,不能自我節製。退休老臣範泰呈上一本用皂囊(黑綢口袋密封)封板的奏章,對他進行好言相勸,但是劉義符沒有理會範泰的勸告。
用南京話說,劉義符從小就是個“煩不了”的人,被立為太子時,更加“煩不了”,武帝去世時,他才17歲,什麼父喪、國事一概不過問,能推則推,實在推不掉的簡單應付一下,然後就忙他自己的事去了,終於導致群臣發動政變。
景平二年(424年)5月的一天,天氣十分酷熱,少帝劉義符到宮中華林園(今南京雞鳴寺一帶)避暑。那時,劉義符在華林園造了一排商店,自己小衣巾,短打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汗衫短褲”,親自買入賣出,討價還價。又跟左右佞臣一起,劃船取樂,盡興玩樂了一天。
傍晚時分,又乘坐龍舟來到天淵池開心,笙歌妙舞,管弦悠揚,好不愜意,直到月落參橫,又去吃了宵夜,喝了不少酒,實在抗不住了,才在龍舟上睡覺。沒想到,第二天清晨,他的江山就沒了,他的皇位也被他弟弟劉義隆所取代。
25日淩晨,由當朝重臣檀道濟引兵開路,徐羨之等隨後繼進,從雲龍門入宮。檀道濟於劉裕永初三年(422年),奉命出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監淮南諸軍。此時,中書舍人刑安泰等已先行說服了皇家禁衛軍,所以沒有人出來阻擋。劉義符還沒有起床,軍士已經闖入,殺掉劉義符的兩個侍從,砍傷劉義符的手指,收繳了皇帝的玉璽和綬帶。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辭行,由軍士將劉義符送回到他的故居太子宮。
侍中程道惠勸徐羨之等人擁立皇弟、南豫州刺史劉義恭。但是,徐羨之等卻認為宜都王劉義隆一向有很高的聲望,又多有祥瑞之兆出現,於是,就宣稱奉皇太後張氏之命,列舉劉義符過失罪惡,廢為營陽王,而由宜都王劉義隆(劉裕次子)繼承皇帝之位。據《中國曆史記事》:“宋少帝遊戲無度,執政徐羨之等召檀道濟進京,廢殺少帝及廬陵王劉義真,迎立宜都王劉義隆於江陵,是為文帝。”又聲稱奉皇太後之命,收回皇帝印信,貶皇後司馬茂英為營陽王妃,將劉義符送到吳郡(今江蘇蘇州),由檀道濟入宮守衛朝堂。劉義符抵達吳郡後,被軟禁在金昌亭。
6月24日,徐羨之等派中書舍人刑安泰,前去刺殺劉義符。誰知劉義符頗有勇力(據史書上記載,劉義符有旅力,善騎射,解音律)立起格鬥,且戰且走,竟得突圍出奔,逃出昌門,追兵用門閂捶擊,劉義符受傷倒地,邢安泰趕上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年僅19歲。徐羨之等又派人殺死了流放在新安的廬陵王劉義真。
就這樣,少帝劉義符隻因一個“玩”字,玩掉了皇位、玩掉了江山,還玩掉了自己的性命。據了解,曆史上在劉義符前後貪玩的皇帝主要有周幽王、商紂、秦二世、夏桀和明朝的幾個玩家皇帝,萬曆皇帝朱翊鈞、正德皇帝朱厚照等等,都是“玩”的高手,雖然都是高手,但各有玩法不同。
周幽王(?—前771年),西周國王。姓姬名宮涅,宣王的兒子。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廢申後而立褒姒,並不惜以“烽火戲諸侯”來搏取寵妃褒姒的一笑。周幽王在位時,由於貪玩,每天想著玩兒的花樣。到了4月1日這一天,他命令手下把烽火全部點燃。各個諸侯國一看,以為敵軍來入侵,各諸侯匆忙舉大軍趕來救援,來到城下一看,才發現並非寇匪侵犯,而是一場鬧劇,十分氣憤,而周幽王和褒姒卻哈哈大笑(這可能就是中國最早的愚人節。比西方也是美國民間傳統節日,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大約早了1000多年)。後來犬戎(古族名。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即獫狁,也稱西戎,活動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兵真的打了過來,周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結果周幽王被殺,褒姒被擄。後世的“狼來了”的故事是否源出於此,尚待考證。
商紂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史稱為紂王。據說也是筷子的發明者。但終因貪戀妲己美色而丟失江山。後來被周武王東伐至盟津,各諸侯反叛商潮者八百,會戰於牧野,紂兵戰敗,商紂王逃至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鹿台是商紂王所建之宮苑建築,地點大約位於今河南開封市城東南杞縣附近。
胡亥,秦始皇少子,中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末代皇帝,史稱秦二世。自坐上帝王寶座之後,一心想享樂一生,有一次他對趙高說:“人生在世,如同白駒過隙,現在朕既然已經君臨天下,那就應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誌之所樂,這樣終百年壽,你看可以嗎?”這話正合趙高心意。趙高早有取代秦二世之野心,為了檢驗群臣對他的忠誠度,他精心導演了一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在曆史上遺臭萬年的政治醜劇——指鹿為馬。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意思是:趙高準備篡位,擔心群臣不聽,便想了一個辦法來試探群臣的忠誠度。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說:“陛下,這是一匹好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搞錯了,將鹿說成了馬。”趙高對秦二世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大臣中有阿諛奉承者說是馬;有正直者說是鹿。
事後,趙高將“說鹿者”暗中治罪。不久,趙高就派女婿閻樂領兵,假稱抓捕盜賊,直闖胡亥的行宮,逼迫胡亥拔劍自刎,胡亥死時隻有23歲,皇帝也僅僅當了3年。但是他的“白駒過隙”和趙高的“指鹿為馬”的典故一直流傳到今天。
夏桀,是夏代的最後一個國君。又名癸、履癸,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玩君、暴君,在位53年。亡國後被放逐而餓死。夏桀生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力大無窮。據說他能徒手把鐵鉤扳直,能把鹿角折斷。由於他身體極好,為了不致於總是扳鐵鉤、折鹿角,他終於找到了一個釋放能量的好去處,那就是女人或者說美女。在這許多美女中,有個叫妹喜(“妹”讀作“mò”,又名末喜)的,實在美麗得要人命,令夏桀十分滿意。不久就把妹喜封為皇後,還專門為妹喜建造了一座華麗的高大的宮殿,稱之為傾宮。還搞了什麼肉林、酒池,供他們吃喝玩樂。據說,妹喜是第一個紅顏禍水的實例。可見美女不但是禍水,還常常是要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