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523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文/肖堯
(3)劉裕北伐。
在中國曆史上的北伐戰爭很多,隻要不是大一統的朝代,都會發生北伐或南征,但在南京的曆史上以北伐為多。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北伐,九伐中原比較著名。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北方都被胡人占領,南方的漢人發動過很多次北伐,比較著名的有祖逖,劉裕的北伐。
在東晉的曆史上,也曾有過多次北伐,但隻有祖逖是真心北伐,他率軍渡江北上時,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複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但是,由於東晉朝廷內部矛盾重重,使滿腔熱忱的祖逖憂憤成疾,病死軍中。像桓溫、劉裕等人實際上都是將北伐當成了擴大自己勢力、趁機撈取政治資本的途徑。盡管如此,劉裕還是獲得了北伐的勝利。
義熙五年(409年)2月,南燕(十六國之一)軍隊侵擾淮北,這正好給了劉裕一個北伐的機會。他上書司馬德宗皇帝,要求北伐南燕。“朝議皆以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車騎司馬謝裕、參軍臧喜以為必克,勸(劉)裕行”。獲得朝廷批準後,劉裕率大軍自建康出發,先走水路,由淮河入泗水(二水交彙處在今江蘇淮陰)。6月,晉軍行至下邳(今江蘇睢寧)。
劉裕下令,盡留船艦、輜重於當地,輕裝步行至琅玡(今山東膠南縣)。聽說劉裕出兵,南燕主慕容超十分吃驚,他沒料到攻掠東晉的邊地會引起對方這麼強烈的反應。劉裕的晉軍很快攻克了臨朐(今山東臨朐縣)。
慕容超作為南燕的皇帝,當時正在臨朐城內的大本營指揮作戰,城內守兵總共才有兩、三千人。眼見城陷,隻得命禦林軍拚死抵擋,自己則單騎逃至段暉營內。後來又奔逃回都城廣固(今山東益都),閉城固守。但他的禦璽、禦輦以及全套皇帝儀仗,全部成了晉軍的戰利品。
劉裕乘勝追擊,第二天就攻陷了廣固的外城,迫使慕容超隻得龜縮在城內死守。晉軍築起長圍,高三丈,外穿三重塹,給燕人一種插翅難飛的感覺。
慕容超逃回廣固後,十分沮喪。他希望能夠憑城一戰,拚死決勝。但司徒慕容惠認為可求後秦姚興派兵來救援。此時此刻,慕容超認為也隻有這一條路了,於是,慕容超又遣韓範出使長安向姚興借兵。
同時,慕容超又親筆寫信給劉裕,表示要向東晉稱臣,以大峴山(在山東臨朐縣東南150裏)為界,獻良馬千匹,以通和好,被劉裕一口拒絕。
當時,後秦的姚興正與大夏國赫連勃勃(匈奴族鐵弗部,十六國時期夏國的創建者)相互交戰。聽說南燕乞援,姚興便派使臣尚書令韓範,到廣固城下見劉裕,危脅說:“慕容氏與我是友好鄰國,以窮告急。我軍準備遣10萬鐵騎,徑據洛陽。晉軍如果不退兵,我的鐵騎當長驅而進!”
劉裕早有思想準備,當麵斥責後秦來使:“語汝姚興,我定燕之後,息甲3年,當平關、洛。今能自送,便可速來”!意思是:告訴你的主子姚興,我原來準備評定燕國以後,休息3年,再來平定你們,今天你如果送上門來,那就來吧!
姚興確實不僅僅是虛張聲勢,他還真的派大將姚強率一萬精騎前往洛陽,準備與當地的姚紹一起合兵,前來廣固救慕容超。不巧的是,赫連勃勃大敗後秦兵,姚興自顧不暇,忙追回姚強的一萬精騎還衛長安。韓範見狀大歎,“真是天亡燕國啊”。正好,劉裕密使趕到,思忖一番,韓範便歸降東晉。
義熙六年(410年)正月,慕容超升登天門,依禮接受群臣朝賀。慕容超寵愛的美人魏夫人也隨他登城。禮畢,二人憑城四眺,望見城下晉軍軍容整盛,一眼望不到邊際,兩人相對執手而泣。然後,決定開城門投降。晉軍喊殺入城,慕容超隻帶數十騎衛士倉惶出逃。沒跑出多遠,便被晉軍悉數生擒。劉裕命人將慕容超關入檻車,送建康市處斬,時年26歲,在位6年。
由於劉裕痛恨廣固城久攻4個月不下,本想將城內男丁全部殺光,並以其妻女賞給晉軍將士做婢妾。但是降臣韓範進勸道:“晉室南遷,中原鼎沸,士民無援,強則附之,既為君臣,必須為之盡力。這些人皆衣冠舊族,先帝遺民,今王師吊民伐罪,如果盡坑廣固之人,恐怕西北之民再無來歸之意”。劉裕“改容謝之”,聽取了韓範的諫勸。但是,“猶斬王公以下3千人,沒入家口萬餘,夷其城隍”。
之後,劉裕又平定了盧循、徐道覆和孫恩等人的叛亂。殊勳卓著,晉廷授劉裕太尉、中書監,軍權、政權集中到他一個人的手上。至此,劉裕實際上控製了東晉朝政,成為權傾天下的顯赫人物。麵對當時豪強橫行、廣行兼並的現象,劉裕大行懲戒,嚴肅綱紀,誅殺藏匿亡命的豪族之士多人,致使“豪強肅然,遠近知禁”。
義熙十二年(416年)8月12日,東晉太尉劉裕率大軍從建康(今南京)出發,兵分5路,水陸並進再次北伐。此時後秦的姚興已經病逝,太子姚泓剛即位,政權還處於不穩定期。劉裕派大將王鎮惡、檀道濟帶領步兵,從淮河一帶出兵向洛陽方向進攻,自己親自率領水軍沿著黃河進軍。
那時候,北方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北朝第一個王朝。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開始強大起來,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黃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結了10萬大軍,威脅晉軍。劉裕的水軍沿著黃河前進,有時風猛水急,晉軍的船隻被水衝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擊。劉裕派水軍上北岸去打魏軍,魏軍即逃,等晉軍回到船上,他們又在北岸騷擾,弄得晉軍來回奔跑,無法順利進軍。
於是,劉裕派了一個將軍帶了700兵士、100輛兵車登上北岸,沿岸擺開一個半圓形的陣勢,兩翼緊緊靠著河岸,中間鼓出,在當中的一輛兵車上豎了一根白羽毛。因為這種布陣形狀像個月鉤,所以名叫“卻月陣”。
魏兵遠遠觀察著晉軍的布陣,不懂是什麼意思,也沒有敢動。一會兒,隻見晉軍中間的車上有人舉起白羽毛,兩側就湧出了2000名兵士,帶著100張大弓,奔向兵車。
魏兵不懂這個陣勢,更不知道它的利害,就集中3萬騎兵猛攻晉軍。晉軍陣上100輛兵車上的弓箭齊發,但是沒有擋住魏兵的進攻。
魏兵沒料到晉軍在“卻月陣”後麵,另外還布置好了1000多支長矛,裝在大弓上。這種長矛約有3、4尺長,矛頭特別鋒利。魏兵正向晉軍猛攻的時候,晉軍兵士們就用大鐵錘敲動大弓,那長矛直往魏軍飛去,每支長矛就能射殺3、4個魏兵,3萬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幾千。其他魏兵不知道晉軍陣後還有多少這種武器,嚇得抱頭亂竄,全線崩潰。晉軍又乘勝追擊,殺死了大批魏兵。
劉裕打退魏軍,打通了沿黃河西進的道路,順利西進。那時候,王鎮惡和檀道濟帶領的步兵,已經攻下洛陽,在潼關和劉裕水軍會師。劉裕出征很順利,第二年8月就攻進長安,滅了後秦。姚泓投降,與慕容超一樣被送到建康處斬,百餘名歸降的宗室成員也都被劉裕殺掉。
義熙十三年(417年)9月,劉裕攻入長安,在長安謁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又在未央殿召見文武大臣,一時間風光無限。12月,劉裕離開長安。劉裕此舉,使關中百姓非常失望。因為長安自316年被匈奴人占領後,已經100多年了。三秦(舊時泛稱陝西為“三秦”)父老聞裕將還,詣門流涕訴曰:“殘民不沾王化,於今百年,始睹衣冠,人人相賀。長安十陵是公家墳墓,鹹陽宮殿是公家室宅,舍此欲何之乎!”裕為之湣然(憐憫的樣子),慰諭之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誠多諸君懷本之誌,今以次息與文武賢才共鎮此境,勉與之居。”
12月初三,劉裕從長安出發,自洛水進入黃河,開掘汴渠東返。那麼,劉裕為什麼要急著趕回江南,放下他劉家曾經的宮殿、陵墓和臣民而不顧呢?
有人分析,劉裕回建康的真正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想當皇帝。第一,出身寒門的劉裕經過十幾年的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在軍事上已經賺得第一桶金,成為一個暴發戶,他的目標已經由單純的軍事領域,轉向政治領域。在他看來,任何千秋功業、顯赫地位,都不如當皇帝來得實在,能夠世代相傳、流芳百世。他絕對不會放棄已經到手的資質和可能性。第二,劉裕如果留在北方稱帝,顯然是白手起家,難度太大。再說,南方的東晉依然繼續偏安,憑他當時的實力,很難將其統一起來。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最終劉裕放棄了經營北方的念頭,決定揮師東返。
劉裕在長安隻停留了3個月,臨走前他封自己的次子、年僅12歲的劉義真為雍、秦二州刺史,留守長安;封王鎮惡為安西司馬、馮翊太守,與劉裕的參軍王修共同在長安輔佐劉義真。另外劉裕還留下了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等人,處理軍務要事。然後堂而皇之地說:“我接受朝廷的命令”,就拍拍屁股走了。
(4)宋王代晉。
劉裕回到建康,司馬德宗封他為相國(或稱“丞相”)、宋公(“公”作為“王”以下的最高爵號),備九錫之禮。九錫(九錫是九種禮器。是天子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勳者的九種器用之物,是最高禮遇的表示)。加璽綬(古代印璽上所係的彩色絲帶。借指印璽)、遠遊冠(製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諸王所服。秦漢以後曆代沿用,至元代始廢),位在諸侯王上,加相國綠綟綬(一種黑黃而近綠色的絲帶。古代三公以上用的綬帶)。
劉裕當政時,司馬德文知道劉裕有篡位與殺害晉安帝司馬德宗的企圖,而且由於晉安帝司馬德宗本人,用現在話說就是有點弱智,司馬德文便隨侍於晉安帝司馬德宗左右。有一次司馬德文因病出宮,劉裕抓住機會派人縊死了晉安帝司馬德宗。
司馬德宗被縊死後,諡號為安帝。劉裕本人有意自稱皇帝,但由於圖讖所言“昌明(晉孝武帝)之後有二帝”,司馬德宗隻是第一帝,所以劉裕為符合圖讖所言,便於義熙十四年(418年)年,立大司馬琅邪王司馬德文為皇帝,次年改年號為元熙。
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再進一步,受封宋王。不久,宋王劉裕被朝廷加授特殊禮儀,進封蕭太妃為太後,稱世子劉義符為太子。兩年後,劉裕完成了一係列興利除弊的軍事、政治調整後,認為稱帝已經刻不容緩了。元熙二年(420年)4月,劉裕在中書令傅亮的協助下,迫使司馬德文禪位。劉裕也是三請三讓,最後才同意受禪。
元熙二年(420年)6月,劉裕設壇於南郊,然後柴燎告天,黃袍加身,廢晉建宋,在建康(今南京)即皇帝位。時年58歲,史稱宋武帝。立國號宋。改晉元熙二年為宋永初元年。封晉恭帝司馬德文為“零陵(今湖南永州市)王,全食一郡。”後被劉裕降封為零陵王,遷居秣陵縣城(今湖北省荊門縣),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監管。
追尊皇考為孝穆皇帝,皇妣趙氏為孝穆皇後;尊王太後蕭氏為皇太後。8月,又追諡妃臧氏為敬皇後。立王太子為皇太子。然後讓皇太子劉義符迎娶了恭帝之女海鹽公主司馬茂英為太子妃。
永初二年,即兩年之後,劉裕心裏還是放不下零陵王司馬德文,便派張偉去鳩殺零陵王,誰知張偉不幹,拿到毒酒後竟自飲而卒。於是又命褚秀之兄弟設法先殺零陵王新生的兒子,然後又派人用被子悶死零陵王司馬德文。東晉王朝在南方統治了103年,終於走到了盡頭,零陵王成了“零零亡”。
劉裕即位前後,以司馬氏前車之鑒,他削弱強藩,集權中央。吸取了前朝土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抑製豪強兼並。殺了縱橫地方的京口大地主刁逵(終於報了當年被縛馬樁的一箭之仇),將刁氏成萬頃土地和大量財產分給貧民;後又殺了隱匿人口的餘姚大族虞亮。劉裕繼續實行“土斷”,廢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贈百姓,並禁止豪強封錮山澤,這一政策有利於行政統一和節省開支。
除此之外,劉裕對南京的天文、織錦、藏書等方麵作出了重要貢獻。東晉末年,劉裕曾攻破後秦都城長安,將落入後秦的圖籍文物,盡行運回建康,又“遷長安百工”,對南朝建康經濟、文化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建康實錄•卷十一》載:“帝(劉裕)入長安,收其彝器、渾天儀、土圭、指南車、記裏鼓、秦漢大鍾、魏銅蟠螭等”,歸於建康。西晉統一全國後,藏圖籍曾達3萬卷,至洛陽、長安陷於匈奴“十去其九”。東晉政府所存不過3千6百卷,劉裕將流落中原的圖書收集運回建康。至劉宋初年,官方《四部目錄》所著錄藏書已有6萬多卷。元嘉年間於建康立儒、玄、文、史4學館;以後建康文論、史學等發展到高峰,無不憑借這些文獻圖籍。
南京雲錦始於劉裕。早在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南歸後,就在建康城南郊鬥場市(今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一帶),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南京雲錦由此誕生。南京雲錦自宋代由彩錦演變而來,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統治者習尚用真金妝點官服,加之當時國力擴張,黃金開采量增大,使以織金夾銀為主要特征的雲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成為最珍貴、工藝水平最高的絲織品種。受到封建君主和豪門貴族的寵愛。也受到蒙、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喜愛。此後,元、明、清三朝都指定雲錦為皇室禦用貢品。曆代統治者相繼在南京設立官辦織造局,專門管理雲錦的生產並壟斷了雲錦的銷售。這在客觀上又進一步推動了雲錦的發展和繁榮。清康熙、雍正年間,南京雲錦生產達到高峰,秦淮河一帶機戶雲集,機杼聲徹夜不絕,雲錦產量空前。據史料記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上3代4人曾任清代江寧織造官達65年之久。
南京雲錦在中國南京世界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開幕式上隆重亮相。中國南京世界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於2006年9月22日至9月28日,在南京舉行,來自18個國家的53位國內外曆史文化名城的市長(21個國外名城、32個中國名城的市長)參加了博覽會。22日晚6時,開幕式暨入城儀式在南京中華門城堡南門舉行,53位中外市長身著五彩雲錦禮服,款款走進朱紅的聚寶門,充分展示了南京雲錦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