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第六章 神鴉社鼓英雄讚(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58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我可沒有想那麼多,隻是覺得一回生二回熟,對他意思意思禮節而已。可是他的目光真是讓我不舒服,好像有一種要征服的強烈欲望,雖然自己在他麵前也曾經流露過花癡樣,可是我真討厭他到處放電。
扭頭看看身旁木蓮,已經被張曉風的電眼迷得失了心神,不但被羞得紅了臉低了頭,連雪白的脖頸都泛著微微的粉色。
“有我在,休想荼毒這純潔的小羔羊!”我狠狠地剜了一眼張曉風,拉著木蓮轉身就走。
張曉風舉步欲追,一陣鑼鼓喧天,有人高喊:“迎神隊伍過來了!”大街上閑散人眾呼啦一下,如洪水一般席卷向前方,兩個姑娘也被裹挾其間,轉瞬不見了蹤影,張曉風急得引頸眺望,奈何人海茫茫,何處尋她?
一隊喜樂手賣力地吹著喇叭,敲著鑼鼓等各種民間樂器,闊步走在前邊,身後八個彪形大漢顫巍巍抬著一架木頭搭起的露天大轎,上麵端坐著真人大小的社神——土地公,隻見他身著墨綠色衣袍,類似地方員外,頭戴同色方帽,帽簷兩條布須下垂著,直抵肩頭。他麵龐圓而豐盈,白須白發,兩眼微眯,露出慈祥的笑容,左腳旁臥著一隻蒼黃色的老虎,據說這老虎也能為民除害。
像後走著七八位鄉紳地保,這應該就是萬花鄉轄區內最有頭麵有威望的幾位大人物了?
迎神隊伍本來是從萬花鄉官道旁的土地廟裏請出來的,現在已經遊街一圈,理應送回神廟。密集的人群歡聲笑語,鼓掌歡呼,有的站在街道兩旁,有的就跟在隊伍的前邊和後邊,成四方簇擁之勢。
我和木蓮就夾雜在人群之中,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
到了萬花鄉官道的最南邊,隻見兩側山坡聳立,槐樹成行,一棵幾百年的老槐樹,枝幹參天,樹下一個高約二米,麵積十平方米大小的土地廟依坡而建,因為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隻以青磚紅瓦簡單堆砌,沒有門扉。廟堂正中,隻有一個磚塊壘起的方台,前端擺放著香爐,後方空間,顯然就是土地神原先就位之處。
喜樂手們依舊吹彈敲打著,退到廟宇兩側,一個年約六旬的長者走到前方,威嚴地高舉起一隻手,全場幾千人立刻肅靜下來,鴉雀無聲。木蓮悄悄告訴我說“這就是我們鄉裏的地保,每年秋社祭神都是由他主持的。”
地保恭敬地高聲叫道:“恭送社神回神廟!”於是神像落轎,四個大漢八隻臂膀,合力抬起神像,小心翼翼地放回方台之上。
地保又一聲命令:“祭!”隨著他的話音,不知從哪裏冒出十幾個鄉人,手捧著方盤,擺放著做熟的雞鴨魚肉、豬牛羊三牲以及各種瓜果,放在方台上,方台上擺滿了,就放在地上,一直擺了四五十盤。
隨著地保一聲:“跪!”幾千人呼啦啦全跟著跪倒在塵埃裏,我心想:“入鄉隨俗吧!”也就毫不猶豫地跟著屈腿跪下。
幾米外,出現張曉風和隨從張宜,他再次見到花家姐妹,喜上眉梢。聽到一聲“跪”,張宜皺了皺眉頭,請示道:“王爺,咱們跪不跪?”
張曉風饒有興趣地又看了木蘭一眼:“跪,當然跪!”說著,率先一撩衣擺,跪了下去。張宜明顯有些吃驚,也趕緊跟著跪下。
地保親手點燃三炷高香,對天遙拜,又對土地神深鞠三躬,口裏朗朗有聲:“深蒙社神爺庇佑,萬花鄉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今日率比鄉黨大祭,祈社神爺再保明年豐收!”說完,把香插進香爐內。又接過旁邊一人遞過來的酒,淅淅瀝瀝灑在地上,連灑三杯。
最後一杯灑剛剛落地,鍾鼓高奏,幾乎與此同時,成百隻烏鴉撲拉拉從天而降,爭先恐後撲到祭品上啄食。
我倍感驚異,抬頭四顧,隻見周圍槐樹枝條亂顫,原來那些烏鴉早就等待已久了。可是在場眾人眼看著烏鴉爭食,卻個個麵露喜色,並不阻攔。“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辛棄疾《永遇樂》裏的句子,好像講得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的事情,不由豁然開朗,會心地笑了。
跪了足有半個時辰,我都有些支撐不住了,地保才遲遲喊了一聲:“起!”
幾千百姓又成片成片地站起身來,可是個個興高采烈,估計這種年年舉行的祭祀活動他們已經是司空見慣了,連跪工都練習得相當到家了。
我剛剛鬆懈下來,忙著低頭撣自己裙上的灰塵,突然聽到人群外邊傳來一聲斷喝:“縣太爺駕到,閑雜人等一律靠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