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清王朝的官場風習,外官如何向京官送禮?從交情政治到賄賂公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1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三
    到了清德宗光緒帝與清遜帝宣統(愛新覺羅·溥儀)之際,賄賂之風大盛。這個時候,那些個冰敬、炭敬、別敬等,基本上全都集中在權貴那裏了。於是,冰敬、炭敬、別敬等也就成了收受賄賂的名目、也就成了違製亂法的掩蓋。
    此時,京官中地位比較低的、所在衙門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職務沒有多少實質影響力的,他們基本上就與冰敬、炭敬、別敬等完全絕緣了。
    這一時期,炭敬已經有了年末饋送的意涵了。大約也就是總結舊年,犒勞辛苦;迎接新歲,恭賀未來的意思吧。有人說炭敬就是“年終獎”,的確,這個時候的炭敬的確是在年終收到的;的確也是額外的進項,可看作是“獎”。但是,粗略對比之後,如果把炭敬說成是“年終獎”,這大概是讓人比較難以認同的吧。
    這時候,饋送炭敬,為了隱晦,致函時不再明示所送禮金的數目。而是采取了一種所謂比較文雅的方式暗指贈銀數目。
    這種所謂比較文雅的方式就是采用八韻、十韻或者數十韻的梅花詩來暗指。
    如果饋送四十兩銀子,詩中會說:四十賢人。
    如果饋送三百兩銀子,詩中會說:毛詩一部。
    如此這般,是多麼地文雅啊!
    那時候,滿清的皇親貴族中有一些掌握著實權,所以,就有人別有用意地送他們炭敬。
    據說,有人曾送給濤貝勒(愛新覺羅·載濤)一千兩銀子,致函的封麵上寫有“千佛名經”四個字。按照通行梅花詩的解讀,官場上都知道是送了一千兩銀子。由於濤貝勒那時還不知內情,他就把這封信函拿出來給人家看。等拆開信函後,才發現是一張一千兩的銀票。
    附本文相關資料:
    【養廉銀】清朝特有的官員薪資給付製度。創建於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本意是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的廉潔習性,避免貪汙事件的發生,因而取名為“養廉”。養廉銀的來源,是地方的火耗或稅賦。因此,視各地富庶程度,養廉銀數額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養廉銀為薪水的10倍到100倍。例如,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年薪為155兩,養廉銀則達一萬兩。而台灣總兵年俸67兩,軍事加給144兩,而養廉銀則為1500兩。
    〔“火耗”起於明神宗(朱翊鈞)年間(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原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賦稅一律征銀上交國庫,要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熔化重鑄中,就有火耗。具體征稅時,官方加征的“火耗”,均大於實際的“火耗”,其間的差額,歸官員所有。清初也沿用了這種做法,而且,“火耗”不斷加重:一般州縣的火耗,每兩達二三錢,甚至四五錢。偏僻的州縣賦稅少,火耗更是數倍於正賦。雖然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公元1644年~公元1661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也發過禁令,但並不起作用,以後,朝廷也就默認了。〕
    【沈葆楨】(公元1820年~公元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重臣,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則徐之婿。
    清文宗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應曾國藩之請,赴安慶大營,被委以重用。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灣,被高山族人民誤殺為借口,發動侵台戰爭。清廷派他為欽差大臣,赴台辦理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籌劃海防事宜,辦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開始了他在台灣倡導的近代化之路。
    清德宗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回朝,被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負責督辦南洋水師。他以朝廷經費有限,分散建南、北洋水師力量不足,主動提議,先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建設北洋水師。
    清德宗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在江寧任上病逝,享年59歲。諡文肅,追贈太子太保。
    【愛新覺羅•載濤】清德宗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生於北京。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封二等鎮國將軍。不久,晉輔國公。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襲貝勒。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加郡王銜,與鐵良等任總司稽察。清廷新設禁衛軍後,任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清遜帝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奉命管理軍谘處事務。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赴日、美、英、法、德、意、奧、俄八國考察陸軍,後派任赴英國專使大臣。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任軍谘大臣並掌管禁衛軍,後任蒙古鑲黃旗都統。1912年,與載洵等組織宗社黨,後解散。1917年,張勳複辟,任為禁衛軍司令。1918年,徐世昌任為將軍。1927年,任翊衛使。1929年,迫於生計,將貝勒府賣給當時的輔仁大學。1931年,被國民政府聘為國難會議會員。日軍侵華期間,拒絕到偽滿洲國任職。建國後,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曆任總後勤部民政局顧問、國家民委委員、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970年,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全文結束)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