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國人日記中的清朝官場風習:威妥馬眼中的總理衙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36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清朝的官場、特別是清朝末期的官場,一直為人所詬病。因為曆史教育的成功灌輸,所以,每每想到清朝時,我的腦海中總是不由自主地跳出這幾個字——腐敗無能的清政府。
那麼,“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轄下的官場,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呢?
我們在看待一個朝代時,又該保持怎麼樣的態度呢?
我想,偏頗必然會得出偏差的結論!
無論是曆史,還是曆史人物,它或者他們都是一個個複雜的綜合體,我們要了解它或者他們,必須全麵,不能以點帶麵、以偏概全,如此,才是對曆史負責,才是對曆史人物負責!
今天,就講一例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官場,作為對清朝官場風習了解的一個參考資料。
要全麵深入了解清朝官場的具體狀況,還請有興趣的讀者廣泛翻閱相關的資料!
本文源自清代佚名氏的筆記《清代之竹頭木屑》中的《總理衙門》一節。原作為文言文,按照慣例,我繼續白話說來。
前清時期,曾任英國駐華公使的威妥馬,在中國居留長達43年之久,所以,他對中國的事情,不論是官場的還是民間的,都非常熟悉。
威妥馬回國之後,寫了一部日記。這部日記裏麵,詳細記載了他在中國的許多見聞。
這裏,不說別的,就說說威妥馬日記中記載的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衙門)裏的情景,讓大家看看清朝官場的風習。
威妥馬所記載的總理衙門中的事,很諷刺,也很可笑。他在日記中寫到:
清廷的總理衙門,製定的製度和規矩,和歐洲各國的外交事務管理機構,有很大的不同。
清廷是怎樣的不同呢?
那就是:
凡是各個國家的外交使節到了總理衙門,他們必然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準備好酒食飯菜、水果點心,宴請各國的外交使節吃吃喝喝。在這樣一定要舉辦的宴請聚會上,總理衙門的親王、大臣會按照職位和身份,嚴格地依次排位陪坐。
這很讓各國的外交使節納悶,也讓威妥馬大為不解:
難道喝酒吃飯就是清朝外交的首要任務?
另外,清廷的總理衙門,具體事務也有分工,分別管理各自事務的官員,在事權上也各不相同。盡管在權責上各有分工和規定,但是,實際上,分管各自事務的官員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的,他們也不能對所管理的事務表達任何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在處理與各國的外交事務時,各國的外交使節針對某件事項發表意見之後,清朝總理衙門的官員,隻是眼睛直勾勾地看著發言人,然後,目光轉向同僚,不做聲響。一般都是事務大臣看分管的親王,新進的事務大臣看已經在總理衙門任職多時的舊事務大臣。如果分管的親王一發言,那麼,在場的其他人,不管是銜高的還是階低的,不管是新進的還是舊有的,這些人都會立刻紛紛響應,都會不約而同地一致同意分管親王的言論,從來沒有誰會對分管親王的意見提出半點不同意見,發出一丁點異樣的聲音。如果分管親王不說話呢,那麼,諸位事務大臣沒有人趕先說一個字。
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可笑的事,威妥馬在日記中寫了出來。猜想,這事不一定就是確有其事,但是,他嘲笑清朝總理衙門中官僚的用心是確定無疑的。
威妥馬這樣記到:
話說,有一天,我到了清國的總理衙門。衙門中的清廷官員看到我之後,就用目光對視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然後,他們之間又互相看了看,然後,就各自裝作沒事人一樣。就這樣,沒有人敢先說一句話。看到這個場景,我實在是無法忍耐,我總不能和他們一樣,也一句話都不說吧。於是,我就先說到:
“今天的天氣挺好的!”
我心裏想著,這平常的寒暄發語,總不至於牽涉到外交的重大事務吧!這總可以緩解眼前沉悶尷尬的氣氛吧!
但是,奇怪的是,我說完之後,仍然沒有人敢說一句話。
這時候,總理衙門中的沈先生感覺再不說話,似乎有些失禮,於是,他第一個說了話:
“是啊,今天天氣的確挺好的!”
沈先生說完之後,總理衙門裏的親王大臣人等,感覺談天氣應該不至於搶了上級的風頭,於是,大家都說到:
“今天的天氣挺好!”
“天氣挺好的!”
“天氣不錯!”
……
就此場景,威妥馬在日記中點評到:
這大清國的總理衙門裏,那些親王大臣、事務官員的行為,和狗看見影子就叫、和狗聽見聲音就叫,真是沒有什麼兩樣啊!
《清代之竹頭木屑》的作者佚名氏在此篇《總理衙門》的文末按語到:
威妥馬對於清國總理衙門的評語雖然有點過分、過火,但是,他所提到的,清國總理衙門的事權各有所歸,並未統於一言堂,而各個事務大臣卻從來都不敢對自己的事權內的業務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說法,還是非常切中總理衙門中病態情景的症結的。
官場的風習會不會傳染?
官場的風習會不會傳承?
也不知道,熟悉官場的人,對威妥馬的這篇日記,做如何的感想?有怎樣的看法?
附本文相關資料:
【威妥瑪】(ThomasFrancisWade,公元1818年~公元1895年),英國外交官、著名漢學家。曾在中國生活43年。因發明用羅馬字母標注漢語發音係統“威妥瑪注音”而著稱。此方法在歐美廣為使用,現逐漸被漢語拚音取代。他曾在劍橋大學讀書。1838年加入英國陸軍。1841年隨英軍侵華,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曾任英軍駐華使館參讚、英國駐華公使等職。1843年任香港英國殖民當局翻譯。1847年退伍,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署漢文副使。1853年任英國駐上海副領事。1854年英、法、美三國取得上海海關控製權後,被委任為上海海關第一任外國稅務司,次年辭職。1855年任駐華公使館漢文正使。1858年任英國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翻譯,參與中英《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活動。1861年任英國駐華使館參讚,1871年升任駐華公使,1876年借馬嘉理案強迫清政府簽訂《煙台條約》,擴大英國在華特權。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譯署”,為清政府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於1861年1月20日由鹹豐帝批準成立。總理衙門存在了40年,直到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據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辛醜條約》第12款規定,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官場是怎樣的?威妥馬日記中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