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5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66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35
    晉曆重輝四年,秋。
    遵先王白承業遺詔,吳國文武百官奉晉王趙宣為國主,在三寶大殿舉行傳位大典。
    趙宣繼位之後,合並晉吳為一體,改年號同光。
    自此,天下大勢將定。
    齊楚戰敗之後雖未舉國歸降,但群龍無首之下,各州郡各自為政,望大晉強國雄兵而意欲歸順稱臣者十之八九。餘下那一二均為偏遠蠻夷之所,占地勢為王,不過一幫烏合之眾,要剿滅納降指日可待。而吳、楚、齊之下,其餘諸侯小國中,早有進貢稱臣的羌、越等先例,餘者見晉國雄起之勢不可擋,睥睨天下再無敵手,亦均生朝拜歸順之心。
    同光元年,春。
    晉國朝野內外懇請晉王順應民心稱帝之聲愈來愈高。
    禮王趙榮、丞相謝勳、諫議大夫霍涼、大將軍徐廣、內閣大臣範思新、盧曉、海慶義等國家重臣均都上表國主趙宣,力主稱帝立國,完成天下一統之偉業。
    趙宣本人亦覺時機成熟,對於謝勳等提出的在本年立夏日稱帝的主張並無異議,隻不過真到了具體安排日程細節之時,卻遲遲不肯啟程歸趙都黎陽,為封禪加冕大殿早作準備。
    黎陽為晉國都城。雖晉吳合並,但畢竟趙宣乃大晉國主,若要稱帝統帥萬民,自當返回主國國都為佳。但自趙宣入吳之後,本隻做短暫逗留的打算被改為數月盤旋,直至改年號等重大決定都在吳都完成,仍遲遲不肯啟程歸國。
    明麵上,自然說得是國主親留吳國安撫其國民朝臣的大道理,但明眼人自看得透徹,歸國行程一拖再拖,全因一人之故。
    “此人名叫扶蘇。隻因他身弱體嬌不奈長途遠行,宗主國君便憐香惜玉遲遲不肯動身。”
    “扶蘇?”燕國使臣十分驚訝,“難道就是那個占盡吳王獨寵的男妃扶蘇?”
    “噓!”楚國豐州侯特使趕忙做個手勢讓他壓低聲音,“你可別再提吳王男寵這事,如今這扶蘇可是咱宗主國君親口禦封的建業侯,比一品宰相都要身份尊貴,更在黎陽和吳都為他修建府邸,乃王侯所不及。”
    羌國使臣曖昧笑道:“特使有所不知,這府邸也不過就是給外人做個幌子罷了,那‘建業侯’男寵扶蘇哪有一天住過?”
    “那是那是。”楚國特使連連點頭,與那羌國使臣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旁邊坐著的一個魏國舊臣咯咯笑道:“兩位看來也都看得明白嘛。要不怎麼說那扶蘇手段了得呢?魏王、楚王、吳王宮中都是獨占王寵一時無兩,咱宗主國君英雄蓋世,雄心偉業,卻也難過這美人關喲。”
    燕國使臣初來乍到,最不熟悉大晉國情,有心打探,忙為其餘諸人斟酒,堆著笑請教道:“小臣倒不明白了,那扶蘇不住在自己府邸裏,卻是在哪裏寄居?”
    楚國特使看了其餘幾人一眼,大家都笑著讓他去指點新人迷津,他便笑道,仍是壓低聲音,“那扶蘇啊,自宗主王入吳之後便被召入內宮,從此後就再未出過君王寢宮一步,聽說不單夜夜雲雨,連日間也寸步不離,可憐那吳國嫁過去的王後隻能獨守空閨,枕畔寂寞啊。”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燕國使臣十分受教,連連點頭。
    “唉。”羌國使臣不由歎了一聲,“若非那扶蘇礙事,咱們隻怕早就回國交差了。”
    “可不是。”楚國特使也歎道,“天下一統大勢所趨,咱們主上也都真心臣服歸順。隻不過為求個安心,照慣例將膝下女侄等送入宮中侍奉宗主,倘若生下一兒半女,也算國家香火有續。可如今,咱們和親的奏疏上去月餘,連半點回音都無,隻怕這事難成啊!”
    燕國使臣終於明白過來其中蹊蹺,恍然大悟,“諸位的意思,宗主獨寵扶蘇之故,才遲遲不肯應諸國和親之請?”
    ***
    內閣議事堂。
    “聯姻和親乃利國利民最佳之策,安撫諸國,免動幹戈,以仁心仁政而令萬朝歸心。”
    諫議大夫霍涼慷慨陳詞。“諸公難道不認同霍某之言麼?”
    “認同又有何用呢?”內閣大臣範思新歎了口氣,“陛下說了,這是他內帷家事,不容咱們外臣僭越插嘴呢!”
    霍涼一擺手:“什麼家事!明明就是男寵禍國之故!”
    “噓!”閣臣盧曉趕忙攔下他,向門外望了望見左右無人才安下心來,“霍大人啊,小心隔牆有耳啊。”
    霍涼恨恨的一跺腳:“這有什麼說不得的?陛下麵前我也如此說過!”
    “大人真乃直臣國士!”範思新翹起大拇指讚道,話風一轉,“不過,這也就是當今天子了,倘若在魏國,吳國時,老兄如此當麵批龍鱗,隻怕如今人頭都不知在哪裏埋哩。”
    “陛下雄才大略,仁君聖主不假,霍某早說過,有君如此,夫複何求。”霍涼冷哼一聲,“隻不過,怎麼一到了那魅主男色手裏,就跟那些糊塗淫君一個做派了呢!”
    一直未發言的閣臣海慶義皺著眉頭開口道:“霍兄慎言!陛下勤政愛民,治國有方,即便內宮獨寵扶蘇,但何時見他耽誤國事?你怎能拿那些昏君與陛下相提並論!”
    “此話有理!”盧曉點頭稱是,忙勸霍涼道:“霍大人稍安勿躁。禮王、謝相與徐將軍今日不是入宮麵聖了麼,隻怕納妃和親一事會有轉機,咱們且等好消息罷。”
    ***
    吳宮內苑。
    徐廣走到坤寧宮門口又犯了遲疑。
    “王叔,謝相,咱們都是外臣,如此進去拜見王後隻怕於理不合吧?”
    趙榮跺腳道:“什麼理不理的,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難道沒聽那些諸侯國的使臣都在怎麼議論陛下,再這麼拖下去,好好一個和平統一的大局又不知道要出什麼亂子!”
    謝勳一直皺著眉頭,看了許廣一眼,沉聲道:“徐將軍顧慮的很是。隻不過陛下以家事推拒納妃和親的提議,如今隻有王後以中宮之主的身份出麵調停勸說才可扭轉局麵。此乃權宜之計,也就顧不得外臣不入內苑的規矩了。”
    徐廣聽了兩人所言,點頭道:“既如此,便讓王公公趕緊入宮通傳吧。”
    王後白馨兒午睡方醒,聽到貼身侍女紫歡的稟報,略一沉吟,便吩咐垂下珠簾,“請王叔和謝相,徐將軍進殿。”
    趙榮等入殿欲行大禮,白馨兒忙讓內侍扶起看座。
    不等三人說話,簾後便傳來女子溫婉柔細的聲音。
    “三位的來意,本宮倒也猜到了,可是為了諸侯國獻女和親之事?”
    謝勳等素知王後溫良賢惠之外亦頗有見識,聽這一語更證實了宮中傳聞,不由頷首道:“王後英明。”
    簾後女子道:“諸位是我大晉股肱之臣,甘冒違例之險入宮來見本宮,可見茲事體大,你們所請,本宮自然不好推諉。”
    趙榮忙道:“隻要王後肯在陛下麵前進言,此事便尚有轉機。”
    白馨兒在簾後搖頭,三人卻看不見,隻聽她輕歎了一聲道:“本宮盡力而為吧。陛下的心意……想必諸位也是了解的。”
    謝勳點頭道:“臣等自知此舉令王後為難,實屬不該。隻不過,陛下與王後大婚以來伉儷情深萬民共睹,而陛下對王後也頗敬重愛惜。納妃和親之策雖為內宮王族家事,但事關國家社稷安穩,還望王後以大局為重,不吝進言勸回天意。”
    徐廣站了起來,雙膝跪倒在地:“內宮家事唯王後可向陛下言說,拜托王後了!”
    趙榮謝勳等亦站起。
    白馨兒忙道:“諸位不必如此,快請起來!”
    三人未料此行如此順利,剛放下心來,卻聽一聲歎息傳自簾後。
    “諸位放心,大局分寸本宮自明白的。望隻望……”女子的聲音低下去,似有無限惆悵之意不得排遣,她低垂了嬌美容顏,麵色黯淡。
    “望隻望陛下他也明白吧。”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