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九回 開新風周家學堂開張 議婚事張家上門提親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12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元宵節過後,第一縷春風吹開了溝崖上黃燦燦的迎春花。存善去李家鎮請了孫先生母子回來,守仁已去西安讀書,周家的學堂也要開學了。
世代為奴的夥計們能送孩子進學堂讀書,這個開當地風氣先河的舉動,引得了極大反響。周家的夥計都想來嚐嚐鮮,紛紛將孩子送到學堂來,既管了飯、又省心照顧,舉家上下無不交口稱讚,周家仁義之名遠揚。開學當日,四鄰八舍的鄉親們都來看熱鬧,縣衙趙知事特地派禮房的人送來一塊“詩書之家”的牌匾掛在周家學堂的大門上。
周家集共有近兩百戶人家,雖也有幾戶中等人家,但財力、聲望均與周家相去甚遠。由於原來的鄉約無法服眾,趙知事剛免了他的職。此時,遇著周家開辦學堂、廣招學生的當口,便有意讓存德擔任這個鄉約,負責處理鄉裏糾紛、維護地方治安及征收公糧稅賦等日常事務。存德深知自己無力也無心做這出力不討好的事,隻是礙於趙知事的情麵,加之存了要與官家親近的心思,於是便和存善商量之後,向趙知事推舉為人圓滑、處事活泛且又最喜與人打交道的存善擔任鄉約一職,存善自是滿心歡喜。趙知事答應了,隨即任命周存善為周家集鄉約的文書就張貼在周家集。存善走馬上任後,隔日便到縣衙拜訪了趙知事。
開學當日一早,存德帶著守義四兄弟先到祠堂拜見了列祖列宗,然後講了一通“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大道理後,告誡他們說:“當初你爺爺擴建咱周家三院時,特地在正院照壁上刻了‘忠’‘和’兩字,就是要我們周家子子孫孫忠君事、和興家。我們周家世代以仁義傳家,仁、義、禮、智、信既是你們的名字,也是你們做人的遵循鐵律;從今日起,你們既進了這學堂,就要用功讀書,咱雖不求揚名立萬、為官作宰,但你們必須學會知事明理、仁義做人,莫負祖上一片苦心。此外,兄弟之間要以和為貴、相互提攜,對待其他娃兒們也要以禮相待,不可仗勢歁人。”守義兄弟四人齊聲答“是”。
學堂開張了,守義兄弟幾個成為被收進籠子的鳥兒,被管得死死的;每天來去學堂都有家人護送,上學下課孫先生都要點卯清查。孫先生本是迂腐之人,隻知道逼孩子們背誦“知乎者也”。夥計們難得有這樣的求學機會,自然由著先生對孩子嚴格管束;守義原本無心讀書,但不敢違背父親命令,每天倒是按時到學堂,但上課時就裝模做樣的坐在那裏神遊四方;守智天資聰慧又勤奮好學,在一幫學生中最為出眾,深得孫先生喜歡,不出幾日便會通背《弟子規》;守信年幼,對學堂充滿好奇,又有同齡孩子做伴,因此天天倒是趕著來上學。守禮生性好動,最不喜讀書,滿腦子裝得都挑釁恣事、打架鬥毆的心思,經常在學堂裏戲弄先生、與其他孩子鬥毆,直到被存善狠揍一頓,關了一夜黑房子後才老實了一些。
恍惚間,一個學期過去了。學堂裏的大多數孩子學業都有進步,就連陪著守信來上學的梅香在門外旁聽都學會了幾個字。守智已將《四書》、《五經》通讀,守信也能寫出幾個漂亮的毛筆字,白氏大加讚賞後更加得意、一心要求上進。夏收前,孫先生測試學生們的學習情況,結果守智拔得頭籌,守禮成績墊底、連守信都不如,他自己倒無所謂,結果回家後就被存善狠狠地修理了一頓。
民國四年,袁世凱恢複君主製,行君主立憲政體,各地起義討袁運動四起。民國五年二月,陝西革命黨人在高峻、曹世英等人帶領下,在白水縣發動起義,打出“西北護國軍”的旗號,發出討袁通電,開展反袁逐陸運動。陸建章派兵前往剿殺,高峻用計伏擊,取得大勝,隨後宣布陝西獨立。陸建章指派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屬下胡景翼帶兵前往白水鎮壓起義軍。胡景翼因與曹世英有舊,便用反間計,佯裝答應與起義軍聯合起義,攻打陳樹藩司令部;但途中反戈,起義軍敗退陝北,繼續與陸建章周旋。
民國五年三月,迫於壓力,袁世凱宣布退位,重新恢複“中華民國”年號,同時,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欲借其及北洋勢力,壓製起義力量;但各地反袁護國運動仍然此起彼伏。
三月時節,桃花開的正好。守仁從西安來信,將袁世凱退位的消息帶回來,並說陝西各地起義不斷,陸建章正在四處圍剿、搜捕起義軍,戰事更加緊張,請家人務必注意安全。隨信附上的是一份民國禁足令。周母看過信焦慮不已,既為守仁的安危擔心,又為沒有皇帝、孫女玉薇成為天足而心情失落;當即勒令存善修書要守仁即刻回家。但存善寄出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回音。
正在周家上下焦躁不安的時刻,張家的媒人上門了。周家母子們隻能暫將憂國之心、思子之情放在一邊,著手辦理玉菡的婚事。對於長孫女的終身大事,周母非常重視,指令存德務必嚴格按照“六禮”程序操辦;納征之時,周母更是特地交待全家上下務必小心,不得有半分差池。過了三天,所幸一切安然無恙,全家人這才放下心來。很快張家父子便帶著媒人、備上“四色禮”上門相看,張公子子豐與周玉菡初次見麵。玉菡原本以為張家牧馬人家,張子豐必定也是樣貌粗糙、行事粗魯之人,心裏忐忑不安;待見到張子豐相貌堂堂、敦厚有禮,不禁暗喜。張子豐一見玉菡更是驚為天人。兩人偷偷相對一眼,全都羞紅了臉。匆匆見過麵,玉菡便退回內室。雙方父母見兩人的神情模樣,便知其然,皆大歡喜。張家即時按照當地最高規製送上白銀50兩及首飾、水粉胭脂、絲綢洋布若幹作為彩禮。隨後,張家選定黃道吉日來周家照帖,媒人送來大紅貼柬,上書“恭問明允”,周家即複以“明允恭問”。婚約已定,張家隨即又到周家來請期,兩家家長議定於十一月十八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