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八章 罪己詔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52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十二月十九日,樞密院接到河東太原知府張孝純的告急奏章,請求朝廷緊急調派部隊救援太原。蔡攸閱後,仍隱匿不報。因為宋徽宗這天正在上清儲祥宮行恭謝禮,蔡攸認為不便打擾。
這天,蔡靖、郭藥師、張孝純前幾日各自派出的告急官員,經星夜不停奔走,皆到達京師,來到樞密院報警。而且,樞密院這天又連續接到中山府知府詹度的三份奏章,說金人已分道入寇,郭藥師已投降金人。
直到這時,蔡攸才感到情況的確很嚴重,不敢再繼續掩蓋下去了。於是,他來到上清宮,當麵向宋徽宗做了彙報。但他沒敢說郭藥師已投降,隻說郭藥師被圍。
宋徽宗聞訊大震,禮儀還沒結束,便急忙離開上清宮,回到崇政殿,召集宰執大臣們開會討論。
宋徽宗說:“實在不行,就下旨任命郭藥師為永清軍節度使,封燕王;張令徽封郡王。將燕山之地割給他們,讓他們世代守之。”
白時中說:“恐怕已來不及矣。”
宋徽宗說:“趕緊下詔求言,令眾臣上書,陳獻利害。”
李邦彥很快將詔書起草好,詔曰:“河北燕山邊麵事,理宜詢訪利害,選用人材,特許文武臣僚諸色人,經尚書省投狀自效,並獻陳緊切利害。”
宋徽宗看後,覺得有些平淡,需要潤色一下再發布。
粱師成將朝廷與金人前後結約的各種文件都搬了出來,擺在禦案上。宋徽宗望著這厚厚的一摞文件,說:
“北事之起,他人皆誤我,獨太師首尾道不是。今至此,莫許問他否?”
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童貫等人,皆默不作聲。忽見粱師成走上前,在宋徽宗耳邊“密奏久之”。宋徽宗於是再也不提向蔡京谘詢的事了。
粱師成到底向宋徽宗耳語了些什麼?這已不得而知。對此,蔡京的兒子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感慨道:“嗚呼!使群小人不阿罔,則宗國豈至是!”
金人寒盟,突然出兵入侵,這讓宋徽宗很是懼怕。他覺得,金人兩路並入,來勢凶猛,自己必須避敵鋒芒,撤離東京。他初步打算南撤到兩淮江浙一帶。
十二月二十日,宋徽宗下達禦筆手詔,任命皇太子趙桓為開封牧,並特別聲明說,這個決定,非左右大臣建明,而是出自朕意。
開封牧尹,宋朝並不常設置。宋太宗、宋真宗皆曾擔任過開封尹,此後,親王再也沒有擔任的。宋徽宗此時命太子趙桓為開封牧,目的就是讓他留守東京,負責抵禦金軍。
宰執大臣們接到禦筆後,來到都堂開會聚議。會議最後決定,皇太子趙桓於二十六日正式上任,管理開封府事。
第二天一早,皇太子趙桓入朝時,宋徽宗令人除去太子所佩金魚,賜給他排方玉帶。按照朝儀規定,排方玉帶隻為帝王所用,非臣子所當服也。宋朝金帶多,而玉帶少,“玉帶皆不許施於公服”。
然而,也有兩個例外。一是熙寧年間,因收複熙河地區,百官班賀,宋神宗特解下自己所係玉帶,賜給王荊公即王安石,且允許他佩戴著這條玉帶入朝慶賀。二是大觀年間,因收複青唐地區,按照熙河故事,宋徽宗賜排方玉帶給蔡魯公即蔡京,蔡京力辭不受。後改為方團玉帶,蔡京才受詔。
現在,宋徽宗賜給趙桓排方玉帶,其用意是在向大臣表明,趙桓留守京師期間發布的命令,可視為皇帝命令,應嚴格遵守。
隨後,宋徽宗又賜給趙桓兩個小殿直,還有兩個宮嬪。
趙桓拜賜謝恩之後,兩個宮嬪出來相見。趙桓望著這兩個漂亮女人,很茫然地問:“我要阿底作甚?”
有人據此認為,宋徽宗此時已有內禪之意。理由是,當初宋徽宗即位時,欽聖皇後(即向太後)也曾以兩位侍女賜給他。宋徽宗這是“故踵前跡,而有是賜”。
當日,宋徽宗令人將宇文虛中召至內殿,讓他同三省以及樞密院官員一起議事。宇文虛中初任河北宣撫司參謀官時,曾上書反對北伐收複燕京,這給宋徽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恰好這時又接到河東路奏報,說粘罕領兵圍攻太原,請求朝廷調兵援助。而宇文虛中剛隨童貫從太原回來,宋徽宗覺得,他對金人情況應該有所了解。
宋徽宗對宇文虛中說:“王黼不用卿言,封殖契丹,以為藩籬。今金人兵分兩路並進,卿料事勢如何?”
宇文虛中回答說:“賊兵雖熾,然羽檄召諸路兵馬入援,廣結人心,使無畔怨,憑藉祖宗積累之厚,陛下強其誌,勿先自怯,決可保無虞。今日之事,宜先降罪己詔,更革弊端,俾人心悅,天意回。則備奭之事,將帥可以任之。”
宋徽宗宣諭:“虛中便就此草詔。”
宇文虛中已早有所準備,奏道:“臣未得聖旨,昨晚已草就,專等今日進呈。”
宇文虛中呈上草詔,說:“另外,臣覺得,出宮人、斥乘輿、服禦物、罷應奉司、罷西城所、罷六尚局、罷大晟府、內臣寄資等十餘件事,也急需下詔辦理。”。
宋徽宗說:“一一可便施行,今日不吝改過!”
為保留原貌,現將宋徽宗罪己詔原文抄錄如下:
“朕獲承祖宗休德,讬於士民之上,二紀於茲,雖兢業存於中心,而過愆形於天下。蓋以寡昧之資,藉盈成之業。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倖持權,貪饕得誌。搢紳賢能,陷於黨籍;政事興廢,拘於紀年。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侈靡成風。利源酤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時,而冗食者坐享富貴。災異謫見而朕不悟,眾庶怨懟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已下信詔,大革弊端,仍命輔臣,蠲除宿害。凡茲引咎,興自朕躬,庶以少謝天人譴怒之心,保祖宗艱難之業。慨念前此數有詔旨,如下令以求直言,修政以應天變,行之未久,奪於權臣,乃複歸咎建議臣僚,使號令不信,士氣沮傷。今日所行,質諸天地,後複更易,何以有邦?況當今急務,在通下情不諱切直之言,兼收智勇之士,思得奇策,庶能改紛。望四海勤王之師,宣二邊奭敵之略,永念累聖仁厚之德,涵養天下百年之餘。豈無四方忠義之人,來徇國家一日之急!
應天下方鎮郡邑守令,各率師募兵,勤王沿邊,能立奇功者,並優加異賞,不限常製。其有草澤之中,懷抱異才,能為國家建大計、定大事,或出使疆外者,並不次任使。其尤異者,以將相待之。
應中外臣僚士庶,並許實封直言極諫於登聞院通進司投進,朕當親覽,悉行施用,雖有失當,亦不加罪。所有下項指揮,立便施行,敢有沮格,及以結絕為名,暗有存留,並肆諸市朝,與眾共棄。谘爾萬方,體予至意。”
接著,宋徽宗又頒發禦筆手詔,罷應奉司江浙諸路置局,罷花石綱等諸路采斫木植置造局,罷西城租課內外修造,罷講議司,罷道官,罷大晟府,罷教樂所,罷艮嶽官吏,罷延福宮寶錄宮官吏,京城所瓊林宜春苑所並罷……,等等。
尚書右丞宇文粹中,見參會同僚中,對於皇上發布罪己詔以及禦筆手詔,尚有猶豫不決者,於是,便奏請宋徽宗批準,依此為畫黃,書寫敕榜。
宋徽宗下令:“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