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入城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51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宣和五年(1123)四月十一日,金太祖在燕京城外的軍帳中設宴,為宋使送行。此時,金太祖身體很虛弱,病情已明顯加重。他對盧益、趙良嗣和馬擴說:
“關於南朝許多大事,你們幾個使人都已辦好,功績不小,來日你們回去吧,也好回朝複差。我派楊璞為特使,隨你們同去。你朝可於四月十四日派人來,交割燕京及山後。希望早日勘察地裏,交割南歸。”
第二天,盧益等人離開燕京,四月十三日到達雄州。童貫聽了盧益的彙報後,仍懷疑金人“所約非實”,打算將馬擴留在宣撫司,以備緩急差使,讓盧益和趙良嗣陪同楊璞去往京城。
此時,宋朝派來接管燕京政權的主要人物都已等候在雄州,他們是王安中、詹度和種師中。
早在二月十一日,宋徽宗就亟不可待地下達詔書,任命尚書左丞王安中為少保靖難軍節度使、河北燕山府路宣撫使判燕山府,任命資政殿學士詹度為燕山府安撫使,任命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種師中為副都總管。這三人陸續來到雄州,等待趙良嗣等與金人外交談判結果。
年初之時,宋徽宗感到通過外交談判收回燕京大有希望,因而降旨,令童貫和蔡攸呆在雄州約束諸軍不要亂動,讓趙良嗣等使臣安心與金人談判。同時,令王黼趕緊選拔燕山諸州守臣,以備將來接管之用。
王黼推薦蔡攸擔任燕京第一任守臣,守衛宋朝北大門。但蔡攸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肩負不起這幅重擔,他也不想長期在外,於是便竭力推辭,給宋徽宗屢上奏章,說自己身體不好,時常嘔血,無法完成這一重任。
宋徽宗讓蔡攸推薦接替者,蔡攸於是舉薦王安中,說王安中是北方人,了解熟悉北方之事,令他宣撫河北燕山最合適。
王安中是山西太原人,這年四十八歲,是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進士。他很有文才,年輕時曾師從蘇軾、晁說之。他以彈劾蔡京而聞名,說蔡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他與王黼、梁師成、童貫以及蔡攸關係都不錯,自宣和三年開始擔任尚書左丞。
宋徽宗對王安中很器重。王安中離京前,宋徽宗在崇政殿單獨召見他,並拿出一些深藏於內府之中的金玉之器,以及瓶爐硯幾之類寶貝,讓王安中帶至燕京,擺放在辦公室與寢室中,讓金人以及其他外族人感受一下我中華文明之源遠流長。王安中所受禮遇之隆,一時殊絕。
王黼對王安中也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特意在家中設宴,為王安中送行,並贈詩相祝。而且,王黼還悄悄向王安中許諾:“等你期滿歸來,我可幫你登上宰相之位。”
王安中來到雄州時,趙良嗣等宋使正與金人進行一輪又一輪的緊張談判。王安中對金人的不斷索求感到很氣憤,對朝廷的軟弱退讓感到很不滿,對金人動不動就以巡邊為名進行軍事威脅,又感到惶恐不安。
王安中認為,北方夷虜之人自古便如此貪婪,又何況我軍前不久被契丹所擊敗。若不是涿、易二州已被我攻占,恐怕納款也很難將燕京收回來。
四月十四日,童貫按照金太祖約定的日子,派遣統製官姚平仲與康隨前去燕京,辦理交割地界事宜。他們來到燕京後,金人忽然又提出,要依照原來約定,將鬆亭關、榆關以外的民戶,都劃歸金國所有。這樣一來,常勝軍郭藥師等八千餘人,原來都是遼東人,都應該遣返回去。不然,燕京就不能交割。姚平仲見狀,隻好回雄州向童貫彙報。
對金人的這個無理要求,童貫非常氣憤。童貫說:“常勝軍與郭藥師早就歸降我朝,都已按功授官,這怎能遣返呢?”
點檢文字李宗振這時向童貫提出一個建議,他說:“是不是可以用燕人來代替常勝軍呢?如果可行,那麼不僅常勝軍可仍然是我之軍隊,而且,又可得到燕民的田產,交給常勝軍經營,自可供養,不用國家調撥錢糧,此一舉而兩得之也。”
童貫與蔡攸聽後,想了想,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遂立即申奏朝廷,請求用燕人來代替常勝軍,讓金人帶一部分燕人回東北。
宋徽宗令王黼等大臣研究商討,最後,宋徽宗頒發手詔,批準了宣撫司的請求。
因為交割燕京又出現節外生枝,因此,趙良嗣等人仍留在雄州。接到宋徽宗手詔後,童貫讓盧益一人陪伴金國特使楊璞去往京城,派趙良嗣再赴燕京與金人交涉。
金人很痛快地接受了以燕人換取常勝軍的辦法,而且很快便統計出,燕京所轄州縣之境內,家產一百五十貫以上的人家有三萬餘戶,金人要將這些富戶全部遷往金國去。
燕京城裏的富戶們都很不願遷往金國,因為金國地處關外東北,屬於窮鄉僻壤,而且路途又異常艱難遙遠。所以,他們對於這次長途遷徙很畏難,也很害怕。
於是,有人就通過關係找到粘罕,對他說:“燕山地區本來就不是大宋疆土,這裏是大遼地盤。大宋想奪取燕京,可是他們沒有這個本事。現在,燕京被你們占領了,你們怎能將燕京交給大宋呢?燕山地區盛產桑麻果實,而且地形複雜,自古便是兵家必奪之地,豈可給與他人?金國現在軍力強盛,天下誰不畏服?誰敢與你們作對?”
粘罕覺得此話有道理,於是,又向金太祖建議:“可否將燕京留下,與大宋以涿州、易州為界。”
金太祖再次很堅定地說:“我與大宋海上信誓已定,不可失也。待我死後,悉由汝輩。”
粘罕見皇上態度如此堅決,於是下令,立即組織安排燕京富戶們撤出城去。金人不僅要帶走富戶,而且要將燕京城裏的職官、技術人員、宮女、藝人、道士、和尚等,全都席卷而去,目標就是“寸金寸土,裒取殆盡”。
這場人戶大遷徙,給燕京富戶百姓帶來很大的影響,史書記載說“合境不勝殘擾”。唯獨涿、易二州民眾安居樂業,沒受到侵擾。因為這兩個地方一直在常勝軍控製之下,早已歸從大宋。
此時,燕京城內怨聲載道,罵聲不絕。金人隨即四處張貼通告,解釋說:“將你們東遷,並非我們之本意。這是宋朝提出的建議,他們想留下常勝軍,而且要利用你們留下的田宅來供養常勝軍。”
那些失去家業和故園的燕京人,都紛紛痛罵宋朝,對宋朝憤恨不已。
這天,童貫又派姚平仲、康隨、王環以及趙良嗣,再次前往燕京辦理交割。同時,令李嗣本率領河東兵五萬為前軍,令種師中、楊可世統領陝西兵號稱三十萬為中軍,要求他們立即出發,向燕京推進。接著,童貫又令郭藥師率領常勝軍,從新城出發北上,進入固安、安次縣,在博山一帶駐紮。
趙良嗣、姚平仲等人入城後,要求立即拜見金太祖。金太祖因身體欠佳,無法接見,安排粘罕與阿骨爽出麵接見他們。
趙良嗣向粘罕說明來意,粘罕卻埋怨趙良嗣說:“以前不是約好了四月十一日交割嗎?為什麼遲延到今天才來辦理?”
姚平仲是軍人,性格豪邁,他搶先回答說:“我們並沒遲延,之所以延後五日,乃是本國崇德敦禮。如果提前到來,那叫做僣越。這有什麼好問的?如果元帥找茬,妄生事端,豈不是要敗壞兩朝歡盟?自古敗盟者,都沒有好下場。又何況我朝皇帝寬仁大度,對於貴朝所有要求,全部答應,沒有一點違背,希望元帥慎莫生事。”
粘罕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金將阿骨爽已接到情報,說宋朝大軍已出動,前後左右,環繞燕京二百餘裏,他心裏有些發虛,對趙良嗣和姚平仲說:“我軍豈敢生事?本國前軍已經出發,中軍一直在等待與貴軍交接,所以滯後數日。”
隨後,阿骨爽與姚平仲、趙良嗣等辦理了交割事宜。不久,金太祖與阿骨爽等撤出燕京,卷甲移灶,退舍三十裏。
當日,李嗣本前軍已抵達盧溝橋,種師中與楊可世已在料石岡紮營結寨。
楊可世對諸將說:“今日,正是我輩戰死沙場,報效國家的好日子!”他要求諸將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並不斷派人去督促李嗣本,要求其趕緊渡河北上。
黃昏時,李嗣本提兵進入燕京,迅速控製城守重點。種師中、楊可世也相繼領兵入城,四處布控。然而,曾經繁華昌盛的燕京城,如今已變成另一番模樣:“城市邱墟,狐狸穴處,所得空城而已”。
四月十七日,太師、劍南東川節度使、領樞密院事、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童貫,少傅、鎮海節度使、河北河東路宣撫副使蔡攸,與燕京新任守官王安中、詹度,一同來到燕京城外。隻見軍中儀仗隊高舉旌纛,鳴鼓吹笙,浩浩蕩蕩。
姚平仲與康隨等人在燕京城內組織了一些殘民羸卒,出城迎接宋朝王師。這些人手捧著香火,走在隊伍前邊,引導宋軍前行,邊走邊高聲歡呼道:“契丹既滅,大金歸國,王師入城,複見天日。”
宋軍收複燕京,終於實現了宋朝皇帝的百年夢想。可是,入城時曾發生一件事,似乎有不詳之兆。當時,李嗣本率先鋒軍已入燕京,並控製城門。當童貫、蔡攸等宣撫司人馬,以及王安中、詹度等燕山府官員入城時,為安全起見,童貫令郭藥師率常勝軍擔任先鋒走在前邊。城上宋軍望見常勝軍入城,以為是金兵回來了,棄軍而逃,營中大亂。因為常勝軍仍穿著左紉軍服,沒換上宋軍軍服。郭藥師趕緊派人上前說明,這才“撫之方定”。這件事說明,宋軍與金軍雖未交手,但已產生懼怕心理。
入城之後,童貫和蔡攸問馬擴:“現在大家都很擔心金軍回來劫寨,你以為應該怎麼辦?”
馬擴胸有成竹地回答說:“我保證他們不會回來,不用擔心。”
四月十九日,撒盧母奉金太祖之命,忽然回到燕京,說是要將一份燕山地圖交給河北宣撫司。撒盧母宣稱:“這份地圖乃是禦押,童太師與蔡相公應該拜受。”
童貫與蔡攸一聽,不知所措,急忙派人去問馬擴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