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雄州會議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5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童貫率八千禁軍北上,途中一邊走一邊視察各地軍備情況。四月二十三日,來到高陽關(今河北高陽)。高陽關路處於河北邊防第一道防線,所轄範圍從渤海西岸向西,一直延伸到太行山腳下,管轄軍、州各六個,還轄有高陽、益津、瓦橋三個重要關隘。
在這裏,童貫以河北宣撫司名義,發布出兵公告,告知遼國燕京軍民,表達吊民伐罪之意。同時公布各種優厚獎格,並承諾如契丹諸蕃歸順,與漢人一體對待。
榜文如下:
“幽燕一方本為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比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新君纂攘。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已次近邊。
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複還舊次,有田者複業如初。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惟在勉力同心,背虜歸漢,永保安榮之樂。契丹諸蕃歸順,亦與漢人一等。
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應契丹自來一切橫斂,悉皆除去。雖大兵入界,凡所須糧草及車牛腳價,並不令燕人出備,仍免二年稅賦。”
宣撫司隨後派出數批人員,攜帶這份通告,悄悄潛入到燕京一帶,進行張貼宣傳。
五月十三日,童貫到達河間府(今河北河間)。他在此分兵,將雄州諸軍與廣信軍諸軍分為東西兩路。以種師道為東路軍總管,駐守白溝。王稟將前軍,楊惟忠將左軍,種師中將右軍,王坪將後軍,趙明、楊誌將選鋒軍。以辛興宗為西路軍總管,駐守範村。楊可世、王淵將前軍,焦安節將左軍,劉光世、冀景將右軍,曲奇、王育將後軍,吳子厚、劉安將選鋒軍。
在這裏,童貫給宋徽宗呈上一份奏紮,詳細彙報戰備情況。奏紮中說:
“臣仰遵睿訓,付以北事,寅夕竭慮,深恐不逮,上辜委寄之重。臣竊惟複燕大計,昨正月間,女真下中京,餘睹往雲中,契丹分力枝梧女真之際,我乘機會進兵收複,殊省事力。既失此便,已為後時。
臣奉詔來北,星夜倍道,於四月二十三日到高陽關,整促行軍之備。即見河朔將兵驕惰,不練陣敵,軍須之用百無一有。如軍糧雖曰見在,粗不堪食。須旋舂簸僅得其半,又多在遠處,將輸費力。軍器甚闕,雖於大原、大名、開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適用。至於得地版築之具,並城戍守禦之物,悉皆無備。蓋河朔二百年未嚐講兵,一旦倉卒,責備頗難。
臣近聞易州軍民萬人延頸引領,以獻城壘。又西兵未來,未敢出應,致彼複疑。臣雖夙夜竭力經營,漸向就集。然尚慮將輸及軍須守具版築之類,備之稍緩,更遷延旬日,複失事機。伏望指揮下河北漕臣,中山、真定、高陽關路帥臣,究心辦集,及催已差睛將兵星夜赴本司,應期驅使,疾速前去。如少敢稽緩,有誤軍期,並寘軍法,各令知悉。”
河北軍備情況之差,大大出乎童貫所料。無論是官兵軍事素質還是精神風貌,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保障,都令童貫很吃驚。童貫心裏應該很清楚,依靠這樣的軍隊打仗,一旦真打起來,恐怕就要誤事。
同日,童貫繼續北上,來到邊關重鎮雄州,將宣撫司機關大本營設在這裏。他要坐鎮雄州,統籌運用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手段,希望能完成收複燕京之曆史大業。
當天,童貫召集各軍將領舉行會議,安排部署有關問題。
童貫首先介紹了一下金軍在遼國的作戰情況,然後強調,我們本次會兵目的是巡邊,是招降,希望燕京軍民能歸順我朝,而不是過境作戰,不是以武力去收複燕京。各軍要嚴格軍紀,不得自行其是。
都統製種師道發言說:“今日之事,譬如盜匪入鄰舍,不能救,卻乘機而分其室。且師出無名,事固無成。發蹤之初,宜有所失。”
都統製,是北宋後期為統一指揮出征的各路大軍,而臨時設置的將官職務。征戰結束即撤銷,相當於戰役總指揮。作為本次出兵都統製的種師道,很顯然不讚成收複燕京。
童貫說:“今日之軍事上已有成算。皇上任命公為都統製,是要借用公之威名,以鎮服契丹耳。請勉勵謀之,不讚成也不以為罪也。”
說著,童貫拿出宋徽宗的禦筆三策。種師道看罷,不再發表反對意見。
楊可世對童貫說:“出兵之事由,毫發未嚐參預,一旦麵臨利害,若倉卒失計,我輩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國為重,願熟計而後行。”
童貫尚未回答,和詵搶先指責楊可世說:
“公自謂有萬人敵,膽氣絕人,視堂堂之師如摧拉枯朽。今日觀之,一懦夫耳!燕薊之民,真若沸羹,望我以蘇,倘金鼓一鳴,必便比肩係頸,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公欲扇釁,敗我事耶?”
楊可世聞言,默然不語。
童貫隨即任命和詵為副都統製,以輔佐種師道,任命楊可世為前軍統製。同時下令招募勇士,在邊境上馳騁往來,散發招降檄文,但嚴令軍隊不得過界“邀功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