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柴榮北伐與宋遼高粱河之戰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42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公元959年(後周顯得六年),即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二十一年之後,“五代第一明君”後周世宗柴榮,試圖出兵用武力奪回燕雲十六州。
這年四月,柴榮親率大軍北伐,水陸並進,出師僅四十二天,幾乎兵不血刃,先後收複三關三州,即:益津關(今河北霸州)、瓦橋關(今河北雄縣)、淤口關(今河北霸州東信安鎮)以及瀛洲(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和易州(今河北易縣)。
此時,遼國皇帝是穆宗耶律璟,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子,時人稱之為“睡王”。因為他晚上徹夜飲酒作樂,白天則蒙頭大睡。
耶律璟昏聵不堪,而且殺人成性,弄得遼國朝政一片混亂。大臣蕭思溫(即蕭綽之父)勸他出兵收回失地,他不以為然地說:
“燕雲本是漢族之地,是後晉割讓而來,他們拿回去就拿回去,也沒什麼可惜的。”
柴榮率北伐大軍,準備乘淩厲之勢,繼續北上,一舉攻克幽州(後稱燕京)。可是,五月二日晚,柴榮突患重病,臥床不起。史書說:“聖體不豫,翌日病亟。”大軍遂停止前進,班師回朝。
一個多月後,柴榮帶著無盡的遺憾,辭別人世,年僅三十九歲。
柴榮是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邢台隆堯)人,其家族是當地望族。他從小在姑父郭威家長大,既是其內侄,又是其養子。年輕時,柴榮曾與別人一起販賣過茶葉,後棄商從戎。史書說他:“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柴榮以皇子身份拜澶州(今河南濮陽)節度使,期間“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後加封為晉王,並出任開封尹,判內外兵馬事,總攬兵權。
公元954年郭威病逝,柴榮繼位為帝。
繼位之初,柴榮雄心勃勃,計劃用三十年時間,開創一番宏偉大業:“朕當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在位期間,柴榮勵精圖治,通過一係列經濟政治和軍事整頓,大大提高了後周的軍事實力。他率軍南征北戰,為結束五代分裂局麵,加快中國統一進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假以時日,或許柴榮真能收複燕雲十六州,驅走契丹,開創一個嶄新而強盛的大周時代。
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柴榮執政不滿六年,像一顆耀眼奪目的流星,劃過五代之時黑沉沉的夜空,令無數後人為之感慨萬千。
柴榮在病逝之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趙匡胤,字元朗,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洛陽瀍河回族區)。他父親叫趙弘殷,是一名軍人,後來成為後周的高級將領。趙匡胤21歲時獨自離家闖蕩江湖,22歲參軍投靠郭威。柴榮繼位後,趙匡胤開始執掌禁軍,跟隨柴榮南征北戰,屢建戰功,頗得柴榮信任。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時,忽然接到北方戰報,說北漢與契丹聯兵進犯。符太後與宰相範質、王溥等執政大臣不辨真假,急忙令趙匡胤率大軍北上禦敵。
正月初三晚上,大軍在汴梁城北四十裏處的陳橋驛發生嘩變,將士們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正月初四,大軍返回京城,年僅八歲的後周恭帝柴宗訓被迫禪位。隨後,趙匡胤登位,是為宋太祖。趙匡胤此前擔任歸德軍節度使,藩鎮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他登位後便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
很顯然,陳橋驛發生的事件,是一場有預謀的軍事政變。但軍事政變沒發生大流血與大動亂,幾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政權實現了平穩轉移與交接,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罕見的。趙匡胤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創造了中國曆史上“不流血而建立一個大王朝的奇跡”。
當時,中國各地政權割據,海內四分五裂。登位之後,趙匡胤首先致力於統一全國的宏偉大業。他采納宰相趙普提出的“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先後統一了荊南、湖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
公元976年(開寶九年)農曆十月二十日深夜,年僅五十歲的宋太祖趙匡胤猝然離世,留下了“燭影斧聲”這一千古疑案。隨後,其兄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繼位時,南方割據政權已基本統一。但在宋朝西北,還盤踞著一個以太原為中心的北漢政權。
北漢以石敬瑭為榜樣,向遼國稱臣,自稱“侄皇帝”,因而獲得遼國的保護。宋朝曾幾次出兵攻打,都因遼國及時救援,無功而返。
公元979年(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宋太宗決定再次出兵北伐,徹底消滅北漢。他令潘美率軍攻打太原城,令郭進率軍阻擊遼國援軍,自己親率主力一部,從鎮州(今河北正定)出發,牽製幽州遼軍,使之不能大規模西援或南下。
潘美率軍將太原城四麵包圍,郭進在白馬嶺成功擊敗了遼國援軍。四月下旬,宋太宗親臨太原前線,指揮攻城。五月初,北漢皇帝劉繼元見遼國援軍無望,遂開城投降。
北漢政權的滅亡,標誌著中國五代十國藩鎮割據、分裂動亂局麵的徹底結束。
也許是宋太宗求成心切,也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在未經休整,也未論功犒賞的情況下,宋太宗命令大軍轉頭,進攻幽州,試圖乘遼不備,乘勝一舉奪下幽州城。
將士們對進攻幽州,皆很不情願。惟有殿前都虞侯崔翰,極力讚成:“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
五月二十日,宋軍從太原分路東進,翻越巍巍太行山。六月二十日,宋軍前軍渡過拒馬河,挺入遼境,易州、涿州先後開城投降,宋軍進展順利。六月二十三日黎明,宋軍先頭部隊已兵臨幽州城下。
宋太宗也隨軍來到幽州城南,將指揮部設在寶光寺。
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領兵阻擊,被宋軍擊敗,幽州城很快被宋軍四麵合圍。隨後,宋軍猛烈攻城,箭矢如雨,鼓聲震天。
宋太宗以為,幽州城旦夕可下,遂提前任命潘美知幽州行府事。
遼國幽州城留守名叫韓德讓,漢族人,自祖父輩起便在遼國為官。這天,他臨危不懼,登城指揮,日夜堅守,以待援軍。
遼將耶律學古在“山後”,聞聽幽州危急,立即回軍增援。他見幽州城已被四麵合圍,遂下令挖地道,從城外進入城內。此時,宋軍三百餘人趁夜色剛登上城牆,恰好被耶律學古發覺,一場廝殺之後,宋軍敗退。
六月三十日,正在打獵的遼景宗耶律賢,獲悉幽州被圍,立即停止狩獵,升帳議事,商討對策。有人主張放棄幽州,退兵鬆亭關(今河北寬城西南)。但耶律休哥堅決反對,他請求率軍增援幽州。
於是,遼景宗任命耶律休哥為北院大王,率五院兵馬,火速南下增援。
遼景宗耶律賢,是遼世宗的兒子。“睡王”遼穆宗在公元969年,被身邊侍從殺死。耶律賢在契丹和漢族大臣的擁戴下,得以繼位。遼景宗是遼國曆史上很有名的“中興之主”。他重用漢族官員,促進了契丹的封建化。他改革吏治,徹底改變了“睡王”時期的混亂局麵。此時遼國政治清明,國力不斷上升。
遼國對幽州漢族地區一直非常重視。當年,幽雲十六州剛劃入遼國版圖不久,耶律德光就將幽州提升為南京幽都府,列為陪都。後來,又在原隋唐建設的基礎上,對幽州城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幽州城已成為遼國南部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幽州城方圓三十裏,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城池堅固,易守難攻。
宋軍連續攻城十餘日,沒能攻克,“將士多怠”,士氣開始逐漸低落。
耶律休哥率三萬騎兵飛馳南下,晝夜兼程。七月初六,遼國各路援軍抵達幽州城下。南府宰相耶律沙率遼軍從沙河趕來增援,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畔,首先與宋軍展開激戰。戰至黃昏,耶律沙敗退。
這天夜裏,耶律休哥與一直堅守在幽州城北得勝口(今北京昌平西北)的耶律斜軫,兩軍彙合。耶律斜軫下令,每個騎兵手持兩個火把,以迷惑宋軍。耶律休哥下令,兵分左右兩翼,向宋軍發起猛攻。
兩路遼軍騎兵手持明晃晃的鬆油火把,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向宋軍。守在幽州城內的韓德讓和耶律學古,見援兵已至,下令打開幽州城門,城內軍民一齊湧出,列陣鳴鼓,呐喊助威。
宋軍已連續作戰多日,早已疲憊不堪,忽然三麵受敵,陣腳頓時大亂,官兵紛紛南撤,爭道奔走,全線潰退。
慌亂之際,宋太宗與諸將走散,他“股中兩箭”,無法騎馬,近臣急忙找來一輛驢車,載著他急速逃走。
遼軍主將耶律休哥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奮力拚殺,身受三處重傷,已昏迷不醒。他的隨從們用一輛輕車載著他,繼續前進,並代他發號施令。遼軍一路追擊,從高粱河畔,一直追到涿州城下。
高粱河之戰,宋軍一敗塗地,死者萬餘。高粱河之戰,對宋軍來說教訓很多。
一、治軍必須賞罰分明,且必須及時。攻取太原勝利後,宋太宗應立即犒賞三軍,激勵士氣,鼓舞鬥誌。
二、圍城必須組織打援。攻取太原之所以成功,關鍵一點就是分兵擊敗了前來增援的遼軍。此次圍攻幽州城,宋太宗應分兵去搶占得勝口、古北口等要塞,以阻擊遼國援軍。
三、組織大規模決戰,必須留有預備隊,以應對瞬息之變。
高粱河之戰,是宋朝深入遼境、主動發起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是宋朝用武力奪回燕雲十六州的第一次勇敢嚐試。從此,宋遼兩國開始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