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國慶演出和沒衣服穿 (之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4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後家湖分場基本上都是旱田。
    秋收季節,要割黃豆,割芝麻,割高粱,割蕎麥,摘玉米,摘棉花。也要割稻子,當然是旱稻。
    後家湖說是現代化農場,機械化程度卻很低。
    除了耕地、耙地和少量播種能使用機械外,收割小麥、稻子、黃豆、芝麻、高粱、蕎麥、玉米,乃至紅薯、馬鈴薯、花生等等農活,從收割、運輸,到脫粒、曬場、進倉,都要我們肩挑手割,用原始的勞作來完成。
    環境惡劣,工作勞累,艱苦自不必說。可沒有任何勞保用品,卻很難讓我們想象。老農工對此已經習慣,似乎沒有勞保用品,乃天經地義。
    安排我們工人噴灑農藥時,隻有口罩,沒有手套,沒有膠靴,一個個居然毫無怨言。
    領導對這種極易中毒的違規操作,不僅不加以製止,還大加鼓勵,謂之是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
    在堂而皇之的革命口號下,他們完全漠視工人生命和健康。
    而工人自己也習慣了這種違規操作,特別是老工人,至今尚有許多人以此為榮,認為這是優良的革命傳統。
    悲乎!
    生活、生存的重重困難,接踵而來。
    吃不飽飯,是第一大難題;沒衣服穿,立刻成為我們生活中第二大難題。
    挑擔子是最損耗衣服和鞋子的活計,一雙新買的膠底帆布麵子的解放鞋,不到一個月就穿破了。一件新衣服,肩膀上的布,若是挑擔子運輸,幾天就會被扁擔磨破。
    而買布、買毛巾、買鞋、買襪子,但凡是紡織品,都要布票。
    政府給每人每年穿衣穿鞋的供應標準,隻有四市尺布票。
    當時紡織業很落後,布匹寬度一般是二尺二寸或二尺四寸。四尺布還做不成一件單上衣,隻能勉強做一件短袖衫。故民間對衣服,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之說。
    這絕不是說笑,是令人心寒心酸的社會生活真實曆史。
    我們男生之間相互借衣服、借鞋子穿,很正常。
    傳說西晉竹林七賢中劉伶,性情曠達,不講禮教,常在酒醉後,裸體在屋裏品茶、吟詩。某日客訪,見劉伶如此模樣,便不滿地說:“禮教中人,何如此行徑?”劉伶曰:“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裳,你怎麼跑到我褲子裏來了?”
    我等非聖賢,沒劉伶那種瀟灑。但住在集體宿舍,有全裸睡覺的。
    當然,那是為了惜護衣服。
    愛惜衣服,沒人教。我們知道一針一線,都來之不易。
    挑擔子運莊稼,許多男生包括我,都舍不得穿上衣,因為扁擔會很快將衣服磨破。大部分人都是光膀子赤膊上陣,顧不得文雅二字。
    還有不少人為心疼鞋子,或者沒鞋子,幹脆赤腳挑擔。很多人腳底板被地裏的莊稼茬子和碎石子戳破,而這種工傷,若不是很嚴重,是不準休息的。
    一室友曾在寢室撫摸著被扁擔壓得紅腫的肩膀對我說:“皮磨破了能長,衣服磨破了,我怎麼辦?”
    至今思來,猶自心酸。
    挑擔子雖是體力活,照樣不分男女,至多女生擔子的重量少點。規定是男生每擔至少一百二十斤,女生是八十斤。
    女生都很文雅,為愛惜衣服,會在新衣服的肩部打個臨時補丁,以防扁擔磨損新衣服。有人則用舊布,專門做個扁擔墊子,很實用。
    就在這時候,十月十六日,我國第一顆原彈爆炸成功。
    沒有廣播,報紙不是當天的,後家湖隻訂有一張報紙,要看,必須到分場辦公室去看,要是有別人在看,那你就得等別人看完再看。
    所以,我們當天不知道這件大事。
    第二天中午,我們才聽說這件事。
    很多人為我們國家有了原子彈而自豪。
    當時我鞋子磨破了,坐在門口,一麵初學補鞋子,一麵聽他們的議論。
    我心裏則在想,這原子彈爆炸成功,與我有什麼關係?對我會有什麼影響?能提高我的生活待遇嗎?
    同伴們還在身邊在高談闊論,興奮異常。
    一襲悲憫和疑問,湧上我的心頭。
    我這是自私?明智?還是落後?
    一貫自信的我,心裏閃現出短暫的迷惘。
    迷惘稍現即逝,我很快斷定,原子彈這玩意,離我太遙遠,跟我的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