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染病倍思親 (之三)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06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我家在大戲園子後門和汪家公館的斜對麵,緊挨書版巷巷口,是個大雜院。大雜院裏有三進茅草房屋,我家在最後麵一進。院內有三棵石榴,一叢天竺和一株高大的梧桐。
院門外就是深深的無名小巷,巷子兩邊是大青磚的老牆,牆根的磚頭隙縫中長滿了青苔和金絲荷葉。牆頭小灰瓦上,生長著許多叫做“九死還魂草”的植物。這東西曬不死,經過長久的幹旱它會幹枯,但一下雨,它又能奇跡般地複活。兩三天後,水淋淋充滿生機。
對麵的書版巷幽靜而安逸,石板路旁邊,有一段凹進別人家院牆的空地,地麵上埋著四口盛滿水的大水缸。是專門為救火而備用的消防設施,名為太平缸,是汪家公館的老太爺捐資置辦的善舉。每到夏天,缸裏會生出很多跟頭蟲,它們在水裏不斷翻跟頭,十分有趣。
和平巷巷口連接著熱鬧的東大街,街頭是著名的大戲園子。戲園門前大路對麵,有一眼很大的古井,故而這個地方就叫大井拐。
大井拐的井欄是一整塊大青石雕刻的。井欄內則,石頭已經被繩索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光滑凹槽。
老人說,再大的幹旱天氣,這口井裏的水也從未枯竭過。而且,井裏的水非常明淨。遺憾地是,這口井的水是鹹的。隻能食用,不能泡茶。
故鄉人喝茶很講究,泡茶都用城外淠河的水,那是大別山各路清泉彙集而形成的一條大河。
我家住的大雜院裏有七八戶人家,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家家戶戶知根知底。從婚喪嫁娶,到飲食起居,誰家的事情都不是秘密。
哪家要是有人病了,或有老人幹不動的家務活計,抑或有別的什麼困難,不消張口訴苦,立刻有人主動幫忙。如果不是出遠門,出外辦事,院子裏人從來不鎖門。
除了冬天和陰雨天,吃飯時,家家都把小飯桌搬出來放在門口吃飯,人們邊吃邊聊天。要是有誰家大人在吃飯的時候,有事情耽誤了沒回來,他家的小孩一定不會挨餓,總有人會喊這個孩子去吃飯。當然,孩子也都不客氣,吃別人家的飯往往感覺更好吃。
夏天吃完飯,男人們就會將竹涼床擺放到院子裏,床底下點燃一支土製的蚊香,在院子裏睡覺。這時,孩子們就會纏著住在我家對麵的王先生,要他講故事。我則會溜進大戲園子,跑到後台去看演員們化妝,等待開演看戲。
隻是這一切都離我遠去,而且來的是這麼急速。
大辦人民公社,大煉鋼鐵和大躍進,徹底打亂了我家平靜的生活。
因為所有的市民都必須參加挖新河,參加大煉鋼鐵燒小高爐煉鋼鐵的義務勞動。
所謂義務勞動,實際是強迫人參加,我母親自然也不能例外。她每天清晨出門,傍晚方歸。勞累一天,回來後匆忙洗漱,倒頭便睡。
我則不僅要上學,自己弄吃的,找吃的,還得兼顧照料比我小四歲的弟弟。
時在一九五八年,那時我十歲。
後來的生活更加不堪,因為大躍進的惡果逐漸顯露,人為的大饑荒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