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不識廬山真麵目  十九(二更答謝厚愛)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62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符婷知道了忠毅伯病重的事,逐漸將史書上許多空白填補起來。
    老忠毅伯合該是這年歿了,符思因守孝三年未能秋試。接著大正攻來,恩科延而未舉。直到遷都界下官員匱乏,再舉了一年恩科,卻是大周朝最後一屆恩科了。卻不知那時符思在做什麼,為何沒能參加秋試,居然以士子之名入朝為官。
    關於符思其人,大周史書對其成名前記載完全沒有,忠毅伯府隻提及符慎高中狀元即被貶出京,再無多言。遷都界下後,成為大周末年大正開國重要曆史時期代表人物,濃墨重彩大量篇幅貶多餘褒。大周名臣列傳雖有此人,卻勉強排到末位。
    最可氣者,立傳者橫插一筆:丹心不降敵,可歎一代名臣竟折腰。符婷每每思慮此節,便將那位符思與自個聯係起來。
    上一世她本是大正國公民,深知大正王朝整個曆史演變經曆過無數艱難坎坷。剔除奴隸製建立封建製,君主退位推行民主立憲製等等變革,無疑都是正確選擇。後世大正帝國能成為東方最強大的帝國,與西方諸國一爭長短,都基於一個好的開端。
    憑良心而言,從開國皇帝正榮帝治下,曆代帝王尚算勤政愛民,正榮帝自身更是嘔心瀝血,日夜為繼收拾戰禍後的爛攤子,以至稱帝八年便駕崩。
    戴著搶奪大周江山之蠻夷的帽子,曆代大正帝王兢兢業業克盡職守欲博取百姓認同。若非推翻帝王製建立民主立憲也不會國勢搖擺,更不會有公元1942年那場兵禍。整個大正編年史,於符婷看來,絕對比大周王史更值得褒獎。
    縱觀如今的大周,表麵國富民強內裏糜侈不堪,官僚驕奢成風勾結朋黨。常言道:小小白蟻可蛀大梁。長而久之政權必然旁落,大正國隻是充當了利劍,將巨龍割開皮肉露出腐爛的軀體。
    大周亡大正興本就是奴隸社會傾覆封建製度崛起的界碑,曆史洪潮推就,怨不得大正軍隊更不該怨懟一個臣子。並且,周文帝得封文王全仰仗符思三寸肉舌,厚顏無恥向大正皇帝討來。君王都降得,為何臣子降不得?
    當然,在剛直忠臣眼中這的確不算功勞,非但不算功勞還叫買主求榮。那些自以為忠自以為正直的直臣,理所應當的叫囂:“既然國破了,皇帝該自刎謝罪於天下!”剩餘一班大臣更該一脖子吊死殉國,那才叫忠正不阿,那樣的大臣才配名流青史。
    符婷對此類做法一向批駁為不識時務,亦極不了然。因此,於符婷而言,對大周官風民風那是相當唾棄,對即將到來的大正政權體製卻是異常期待。
    所以她斷言,換作重生的自己,勢必再降一次。也談不上降,自己本就是大正人。
    這些事符婷藏在心中不願提更不能提,也從未起過心思去改變那場即將到來的戰禍。國之將亡,一介文儒,還是十一歲的文儒,還是其身實為女子的假文儒,又能如何?
    符慎接到家書,心中擔憂老太爺病況,留下管家與其餘人等收拾金銀細軟一應家私,又吩咐妥善護送二位公子回京,自己則輕車簡從連夜起行回京。
    符婷與符江依依不舍送至洲界,淚汪汪的望著父親離開。這一世,符婷實實在在敬愛著符慎,比前一世對符懷山之情更甚。上一世自己身體健康沒體會過溺愛為何物,這一世在符慎膝下才感受到溺愛鍾愛等父女深情。突見符慎離去,難免心中難受,回府後幾日鬱鬱,不得開心。
    一應家私物件收拾停當,又與幾位有品德的鄉紳名士告別,全了父親未盡的禮數,符家二位公子立秋後終於起行回京。
    正是秋風涼爽、梧桐金黃,香桂幽甜時節。符婷符江畢竟年輕,上頭又無長輩拘著,一路品花賞風倒也有趣。
    午時行至洲界,隨從來報,說是前方路旁搭了路棚備了茶點餐食,主人請二位公子前去歇腳。
    符婷問清楚居然是棋社老板出資,張善年牽頭設下這餞行路棚。想著古詩有雲: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自己客居靖安如今一別隻怕再無回轉一日,能得一友設棚送別,此等心意實在厚重。
    又思及張善年舉人功名在身,在靖安府也算薄有聲望,又較自己年長,算父字輩人。如今真心與自己結交,實在不能屈了人家這份心意,心中真正生出十分想見之情。換過見客的衣衫,攜符江齊赴這惜別之宴。
    下得車來,見路棚所設之處,遍地秋海棠開得正豔。聯想大觀園中一幹絕色結海棠之社,那是豪府風情,眼前雖是野趣,卻絲毫不見遜色。心中不禁讚美:果然張善年是個懂情趣的。

    作者閑話:

    為答謝友人設立粉絲群,特別加更一節,粉絲群號256270469,有喜歡文章的朋友都可以加的。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