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之後宮評論 七 宋太祖趙匡胤之母之妻(三)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37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三、郭雀兒的姻緣帳
一介馬夫成了皇帝,世上比這更傳奇的事情隻怕也不多。然而這事業雖然壯闊,卻不如他的婚姻經曆,那才真正算得上是離奇。
郭威生於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字文仲,是邢州堯山(今河北龍堯)人。他的父親名簡,在後晉時曾經做過順州刺史,不幸死於劉仁恭之變。父親死時郭威還是個幼兒,好不容易才隨著母親王氏逃得性命,到潞州(今山西長治)投奔親眷。王氏本是富家主母,經不起家破人亡與風霜饑寒的雙重打擊,死在了逃難的路上。小郭威便被潞州一家姓常的人家收留了下來,這才得以長大成人。還有一種說法,講郭威本姓常,因母親改嫁郭家才姓了郭。郭簡夫婦死後,郭威由姨母韓氏收養(或說常氏故人收養)。長大後郭威在身上刺了一隻飛雀,又被人稱為“郭雀兒”。
十八歲時,郭威應征入伍,當了潞州節度使李繼疇的親兵。一年後李繼疇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所殺,郭威也被貶為馬夫。總算他識得字能寫會算,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就算是難得一見的文化人了,不久後得到了提拔。盡管躲過了馬棚,卻仍然還是個“馬步軍使”、“侍衛軍吏”,身份卑微。那時恐怕沒幾個會想到這個養馬的小官兒會有登基稱帝的一天。
郭威由一介馬夫成了皇帝,世上比這更傳奇的事情隻怕也不多。然而與他的事業過程相比,他的婚姻經曆才真正算得上是離奇。
天成初年(公元926),二十二歲的郭威與邢州同鄉柴氏在洛陽結為夫妻。
對於柴氏,史書上的記載非常簡略,說她之所以嫁給郭威,隻是因為長輩重視同鄉情份。隻可惜柴氏還沒來得及為郭威生下親兒女就去世了雲雲……
但在野史雜記上,柴氏與郭威的姻緣卻要豐富浪漫得多。照這種說法,柴氏原本是後唐莊宗的嬪妃,莊宗死後,她因年少無子被明宗遣歸。陰雨連綿耽誤了行程,在館舍居住時她偶遇郭威,對他一見鍾情,認為郭威氣度樣貌迥異常人,不顧家人的勸阻,非要帶著自己從宮中帶出的財物嫁給他不可。(又一個仙女帶著金子奔向窮小子啦)。郭威性情雖然粗枝大葉好勇鬥狠,結婚後對妻子卻是言聽計從。柴氏心愛侄兒柴榮,與郭威成婚後也長期將侄兒養在身邊,郭威因此將柴榮收為養子。柴氏去世多年後,郭威成了後周太祖皇帝,他沒有忘記妻子在自己落魄時給予的恩情,將柴氏追封為“聖穆皇後”,將柴榮確定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也再沒有冊立過其它女人為皇後。
如果說柴氏的“改嫁妃嬪”身份還有待商榷的話,郭威的第二任妻子楊氏的經曆就好確認得多了:她也是一位改嫁的妃嬪。
要說楊氏的人生經曆,先要說她的第一任丈夫王鎔。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當年就是因為想去投靠王鎔,才會到杜家莊避雪,並就此與杜四娘子結為夫妻的。
王鎔祖上本是回鶻人,被唐朝的鎮州騎將王武俊收為養子,從此姓了王,傳到王鎔時已經是第八代,更是姓定王了。王家世代在鎮州擔任軍職,早先還隻是世襲騎將,打第五代祖開始升為世襲成德軍節度使,王鎔十歲時繼承了父親王景崇的地位,成為第七任節度使兼常王郡王。經曆百年風雨後王家的聲望已達極盛。當時已是唐末,各路諸侯雖然都眼饞鎮州這塊地,卻因為多數人還多少給王家幾分情麵,王鎔雖然不懂更不敢打仗,卻也一直有驚無險地割據一方,後梁太祖朱溫和後唐莊宗李存勖還先後將女兒分別嫁給王鎔的兩個兒子,稱之為“趙王”。王鎔雖未正式稱帝建國號,卻也儼然享有帝王之尊。
楊氏是鎮州真定少尹楊弘裕的女兒,因為美貌而被選入趙王宮中,成為王鎔的嬪妃。天祐十八年(公元921)十二月,王鎔被養子張文禮所殺,楊氏在一片混亂中流落民間,嫁給一個叫石光輔的人為妻。沒幾年工夫石光輔也死了,楊氏又成了寡婦。楊氏二度守寡時,郭威的結發妻子柴氏已經早逝,郭威這時正在後晉王朝的太原留守、河東指揮使劉知遠手下擔任“侍衛親軍都虞候”之職,聽說楊氏貌美賢淑,便將她迎娶為繼弦妻子。然而楊氏與郭威也沒能白頭偕老。後晉天福年間(公元936-947),楊氏逝於太原。廣順元年(公元951)九月,稱帝後的郭威追封楊氏為“淑妃”,當時楊氏的父親仍然在世,封為金紫光祿大夫兼真定少尹,楊氏的哥廷璋則被封為右飛龍使。
郭威還有兩個妻子張氏董氏,她們都是在楊氏嫁給郭威後,陸續來到郭威身邊的。而從她們的履曆表來看,她們與郭威的緣份都起源於楊氏,因為她們都是楊氏的鎮州同鄉,而且都與楊氏有同病相憐的人生經曆:少年守寡。
張氏是鎮州真定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張記曾任成德軍節度使判官、檢校兵部尚書。父親張同芝則在王鎔任上做諮呈官、檢校工部尚書。王鎔死後張家也一蹋糊塗。前來平定鎮州之亂的軍隊中有個叫武從諫的禆將,他見張氏年幼可愛又無處歸著,便將她帶回自己在太原的老家,做了兒子的養媳婦。後晉天福中,郭威的楊夫人去世,張氏的武家丈夫也早已亡故多時,郭威便將張氏娶為第三任妻室。
董氏初到郭威身邊時的身份與柴氏楊氏張氏都有所不同,她並不是以妻子的身份嫁給郭威的,隻是一個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