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天下英雄誰敵手(1)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4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此時,寧都又有消息傳來,各地援軍已在集結,預計二十日內可到燕關。昭文帝便召集將領帳中議事,道:“增援部隊二十日內就可抵達,敵軍糧草隻剩了三分之一,隻夠支持十天半月,我軍若能堅守燕關十五日便有望解困!”昭文帝說完,各位將領卻麵麵相覷,似有難色。昭文帝怒道:“無論如何,也要再堅守十五天!”
    次日破曉,敵軍再度攻關,或許是知道糧草不繼,攻勢更急。殺聲震天,屍積如山。昭文帝但見成國敵軍猶如洪水般洶湧無邊,殺退一波,又來一浪,滔滔不絕。燕關卻似怒海驚濤中的一葉扁舟,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陷落。血戰整日,至傍晚敵軍退去,昭文帝清點傷亡,靖國軍士死傷無數,更有數名將領陣亡!
    夜幕降臨,禦營內燈火通明。禦案之後的昭文帝神色嚴峻,諸位將領亦肅立無語。靜默半晌,突然一名謀士出列道:“微臣冒死進言,如今之計,唯有議和。”
    “議和?”昭文帝眉峰一挑,麵如寒霜。
    謀士似胸有成竹:“今日敵軍不計傷亡,猛烈強攻,是他們亦知難以持久,欲求速戰速決,其實也無把握能拿下燕關。陛下若能順勢而為,獻表議和,當有可成之機!”
    “獻表議和?”昭文帝聞言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你的意思是要朕屈膝稱臣?朕寧可玉石俱焚,絕不能受此大辱!蒙羞祖宗子孫!”
    謀士將昭文帝發怒,連忙跪下道:“古來英雄皆能屈能伸,不計一時得失榮辱。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順應時勢,三思而行。”帳中眾將領亦齊齊跪下:“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順應時勢,三思而行!”
    昭文帝看這樣子,眾將怕早有此打算,軍心如此,如何再戰?昭文帝陷入了沉思。真希望此時身邊有一名得力而忠心的謀士,可起死回生,一計而定天下!不,不……朕這些年來一直全心全意依賴著的人,卻不料是潛伏身邊的一條毒蛇,朕如今還要寄望他人,重蹈覆轍麼?昭文帝定下神,俯身仔細地查看那案上的燕關地圖,隻望能找到什麼克敵製勝的法寶,卻見關外北麵群山之中有一條未標注的道路。
    昭文帝心念一動,問道:“這條道路通向何處?”眾將搖頭,均告不知。昭文帝遂下令:“即時去與朕查清楚!”
    次夜,探查的快馬回報,這條道路通往一條小路,而那條小路則可通往靳山山脈。昭文帝聞報,暗叫一聲“苦也!”原來,那那靳山山脈正在寧都之北百餘裏,此刻寧都的全部軍馬幾乎都已調來守衛燕關,已成一座空城,若敵軍從這條小路繞道靳山,隻需數萬人馬即可以猛虎下山之勢馬踏平川,攻陷寧都,再揮師東向,對燕關形成夾擊之勢,則其後果不堪設想……
    昭文帝忽記起雲飛第一次從三關勘察歸來那日,自己在殿外接住他,雲飛曾興高采烈地道:“此次臣勘察了臨關、渭關、嘉關三關……回程時還順路去了趟燕關。”想到此處,昭文帝頓時渾身已被冷汗濕透……
    昭文帝佇立大帳正中,將那眾將一一看過,良久,終於長歎一聲,淚如雨下,道:“朕願意獻表求和,誰肯為朕出使?”
    一員將領應聲出列道:“末將願往!”
    又有前日獻計的那名謀士出列道:“微臣願起草降表。”
    昭文帝堅定地搖搖頭,一字一字斬釘截鐵:“朕,來,寫,降,表。”
    昭文帝命左右退出帳外,不許進來,空蕩蕩的大帳內隻剩了他一人。望著案上鋪開的黃紙,昭文帝突然便笑了:“朕好久不曾動筆來寫文章,沒想到一寫便是一封降表,從此傳之史冊,留存後世,實在是有趣的緊!”思索片刻,提筆寫道:“臣皓惶恐再拜於大成天子建德帝並左右大將軍麾下”,寫到此處,胸中血氣翻湧,五髒六腑都似顛轉過來一般。昭文帝深提一口氣,不敢再停,續寫道“臣以猥狹,竊據神器,未蒙王化,冒瀆天威……”,一路下來,言辭極盡卑恭,表明願意割地賠款,稱臣納貢,歲歲來朝,隻求保得社稷宗廟,偏安一隅,即感激不盡。
    昭文帝一時寫罷,擲筆而起,仰天大笑道:“雲卿,朕的降表,比之你的檄文如何?哈哈哈哈!”狂笑一陣,口中鮮血噴湧而出,終於人事不省。
    不知過了多久,昭文帝悠然醒轉,見案上燭光未滅,自己躺在地上,胸前地麵到處都是一灘灘的鮮血。昭文帝不覺得痛苦,隻是奇怪:這許多血都是朕吐的嗎?怎麼朕吐了這麼多血,竟然還未死?扶著案邊,慢慢地撐著站起身來,叫一聲:“來人啊!”帳外將領官員一湧而入,見到昭文帝的樣子,俱都大驚失色。昭文帝若無其事地笑了笑:“降表朕已經寫好了,草率而成,差強人意,先湊合著拿去求和吧!”言罷複又昏倒。
    那名願為信使的部將即負了降表,連夜出關至成軍中乞和。信使見了建德帝,行三跪九叩之大禮,奉上降表。建德帝看過,卻不置可否,隻是讓使者暫且等候,說要與將領們商議後方定。
    第二日成軍繼續攻打燕關,隻是攻勢已不及前幾日猛烈。昭文帝病得昏昏沉沉,躺在帳中,無法再行督戰。眾將亦是焦慮不安,隻盼和議早成。
    昭文帝重傷吐血後,又發起了高燒,迷迷糊糊中,一會兒是雲飛笑語晏晏站在麵前,道“陛下若信得過臣,臣願意去三關督建”,一會兒又是地圖上那燕關之外的小道,最後,隻剩那檄文降表交替浮現。昭文帝暗想:朕雖已向他屈膝投降,也不知他是否滿意,他處心積慮了這麼多年,必不會止步於此……朕連那降表,也及不上他的檄文,朕無才無能,無德無道,昏聵愚蠢,也難怪他會將朕踩在腳下!
    QQ群:162129957,驗證“霽雪飛雲”。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