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學習哲學時的態度問題-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24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簡單舉例子就是朱光潛先生在談美的時候說的例子。比如有三個人在同時看同一棵鬆樹:一是實用態度。木商的看法就表現了實用的態度。他由鬆樹想到了架屋、製器、賺錢等等。實用的態度是以善為最高目的的。二是科學態度。植物學家看到的是純理性和客觀的鬆樹。所謂客觀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索真理。科學的態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誌,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動就是抽象的思考。科學家要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尋求出事物的關係和條理,分析出因、果等。科學的態度以真偽最高的目的。木商和植物學家的意識都不能停留在古鬆本身上,不過把古鬆當作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關的種種事物上。所以,在實用的態度中和科學的態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獨立的、絕緣的,觀者的注意力都不是專注在所觀事物本身上麵。注意力的集中,意向的孤立絕緣,是美感態度的最大特點。三是美感態度。畫家在知覺古鬆時,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了鬆的本身上,古鬆對於他便成為了獨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記了他的妻子在家裏的等柴燒飯,他忘記了鬆樹在植物教科書裏叫做顯花植物,總而言之,古鬆完全占領了他的意識,古鬆以外的世界他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他不計較實用,不追求條理、關係和因果,不用抽象的思考。(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P8-P13)
可笑的(也是可悲的)是,有不少井底的“小青蛙”自己覺得,這個鬆樹的樣子僅僅隻有他們從自然科學(現實是他們所掌握的連自然科學都算不上,如若他們真正的理解並尊重自然科學,那麼就不會出現此類情況了。他們真正所取的態度隻能稱得上是唯功利性態度)的井底看到的樣子一種形態,其他形態都是錯的。這種結論莫過於一位盲人隻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說就大象的樣子就是巨大的扇子形狀了。
我不是說,這個科學的態度不對或不好(素質修養和能力有限的人請不要斷章取義我的文章),而是要明白,對待事物的態度,除了科學態度還有其他的態度。自然科學的角度上,人們追求去偽存真,真即價值;社會倫理的角度上,人們追求懲惡揚善,善是價值;在人文理想(這裏不同角度可以用不同的詞彙來表示範疇,還請暫且允許我從我美學專業角度使用人文理想一詞來區分和表示範疇)的角度上,人們追求化醜為美,美是價值。這是人類文化在當下可考證的範圍內不問東西曆經時代變遷而發展下來的理論。是真的就一定是美的?是真的就一定是善的?是善的就一定是美的?反之,是美的就一定是真的?是善的就一定是真的?是美的就一定是善的?
有人問愛因斯坦對音樂家巴赫的作品如何評價時,愛因斯坦回答:傾聽,熱愛,敬畏,然後閉上你的嘴巴。這句話值得我們思考。
在這裏稟明我個人立場:小青蛙這個說法不是為了攻擊或者貶低某一群人。在上一文中我已經說過這是對我在其他視頻下評論的內容進行的整理。我無意攻擊或傷害任何人,對於學術我是認真嚴肅的。若有人出於非學術性目的試圖進行惡意攻擊或利用,還請真正喜歡人文社科的朋友自行忽略。
歡迎並願意虔心接受喜歡哲學、喜歡美學的各路大佬批評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