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上 博客領地訴衷腸 戀母過密非議漲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36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我的人生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現在的情形,能有兩個女孩兒對我有意,一個為我奉上精心製作的愛心的油水淡薄的便當,另一個則舞動玲瓏突兀的身材圍著我打轉,讓我雙腿發軟,差一點挪不動歸家的腳步。媽,兒子的人生要轉運了。
慶祝母親光榮的完整的退休晚宴已經預約好了酒店,是城市裏數一數二的高檔海鮮酒樓,到目前為止,我隻去過一次,還是陪同日本來客的“工作餐”。以我的經濟實力,即使求人家在臨近廚房的過道上臨時安放一張桌子,哪怕站著吃都消費不起。
母親堅決反對去那麼昂貴的地方花冤枉錢,但是這一次我沒有聽她的,私自做主了。說她是光榮的完整的退休是有原因的:一,幾十年勤勤懇懇,自始至終奮鬥在同一個崗位上,不屈不撓,堪稱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的典範標榜,沒有惹過一次亂子出過一次差錯,每月將一定的不變的工資拿回家將我養活大,實屬不易絕對光榮;二,完整是因為她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始終堅守住自己的工作崗位,沒有中途下崗過一次,更是難上加難,無間斷地工作至今,算作奇跡,褒獎為“完整”一點兒不為過。於是我決心奢侈一回,裝一把社會名流,哪怕隻是退休這一天,也要讓母親享受享受,也算對得起她幾十年如一日的拚命,否則心裏不安。
“有那個錢幹什麼不好,上那兒得瑟什麼,燒包!”母親一聽完我的安排就不樂意了,把筷子一放,拿起電話就要取消預約。久美子在一旁用眼睛斜著我不說話,她不知該站在誰的立場才合適,索性就當一個局外人,不發表議論。
我隱約地感覺到久美子是在作壁上觀,她也想看看這一次我和母親之間的對決到底誰贏誰輸,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最近,我發現了久美子的一個秘密,那就是她在網絡上寫博客。博客本身沒有什麼奇怪和秘密而言,關鍵是她的博客內容有些“看頭”,是記載她的中國留學生活,而主要內容則是關於找一個中國男人做男朋友的點滴。每天的點擊量也較可觀,有一批鐵杆博迷在每日追蹤我和久美子的動向,私生活被暴露得一覽無餘,除了床第之事暫時尚在隱晦中之外,涉及到其他的各個方麵,可謂包羅萬象,儼然是一本“中國男朋友”指南之類的小冊子,而且連版稅都不要,免費提供給他人隨意瀏覽和參考。
博客是用日文寫的,基本上是麵向日本國內的網友,還有不少的有意找中國男人做男朋友或者已經找了個中國男人做男朋友或者已經嫁了一個中國男人的特定範圍的日本女人群體,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男人為核心的圈子。我是在無意間發現的這個秘密,極為偶然,還真不是偷窺久美子的行為而得來的“收獲”。好在到目前為止,久美子還沒有把我的尊容上傳到博客上,也算是不見廬山真麵目,保存了一份個人隱私和神秘感。
“你就別管了。不就是一頓飯嘛,老提錢幹嗎,你又不是天天退休。”
五十年代生人的母親到現在還保持著勤儉持家的良好作風,從來不會亂花一分錢,尤其對奢侈品和奢侈的生活方式深惡痛絕;當然,真實的情況是也沒有條件讓她奢侈,即便是有,我認為她也不會輕易變色,腦子中的思維壓根就和很多人不同。
“要說你呀,就是沒過過苦日子,不知道節儉,咱們一個老百姓何必跟人家那些有錢人學,搞那些不切實際的幹嗎,這筆錢省下來幹什麼不好。”母親依舊不肯妥協。身邊的久美子使勁憋住笑,看我接下來再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嚴重了,已不是慶祝母親退休這麼簡單的事了,而是關乎我和母親之間是否存在“戀母情結”的問題。
這個詞是我在久美子的博文中很多給她留言的日本女人頻繁使用的一個詞,查了字典之後才搞清楚那個日語原詞是這麼翻譯。戀母情結,聽起來就不是很光榮的一個詞,在日語中是絕對的貶義詞。很多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女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自己的丈夫和婆婆之間的感情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絕對達到了“戀母情結”,達到了在日本社會不被讚成的程度。
她們很難想象和接受為何中國的大男人們在母親麵前是如此的“軟弱”,基本上很難反駁母親的意見,在母親麵前就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即使三四十歲也會撒嬌,甚為“恐怖”。將話題拓展的話,那就是中國人的家庭、家族、親屬之間的紐帶和關聯要比日本人牢固和密切許多,超出了日本老婆們的認知範圍。
“我的婆婆又打電話給老公了,說是三弟結婚要買房子,要老公寄錢回去。唉,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三回了,我都快瘋了。”日本老婆甲無奈寫道。
“我們家也是。老公平時脾氣可不好了,但一到婆婆麵前簡直就換了一個人,我都不敢相信是同一個人。要是婆婆的意見對也就罷了,可是無論多錯,老公都會盲目地讚成,氣死我了!我覺得隻要婆婆活一天,就會控製老公一天,當初嫁給中國人的前輩的話一點兒沒錯。唉,想後悔也晚了……”日本老婆乙馬上跟進,憤慨地寫道。
類似這種留言我已看了許多遍,越看越後怕。這些日本老娘們兒,自己過得不順,找個沒人的地方發泄發泄,拿腦袋碰碰牆也就行了;非要在久美子的博客上留這種留言,分明是在破壞我和久美子的關係嘛!長此以往,還沒等新房裝修好,久美子就被這些過來人的言論嚇得離我而去了。真是氣煞我也。
再說了,這些日本女人也是的,居然用“戀母情結”這種詞來對我中華男兒的孝敬美德肆意評論,實在更是氣人。家庭、家族、親屬之間關係融洽,互相幫助,這有什麼不對嗎?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難道要讓我們故意疏遠把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父母不成,簡直是不通情理。這一切待我和久美子組成家庭之後,無一拉下,全部經曆。文化的差異不是嘴上說說的,而是要親身感受,是需要用血和淚來體驗升華的。
“就這麼定了!挺好的事弄得別別扭扭的,吃飯!”
母親瞪大雙眼盯著突然發作的我,沒了言語;而久美子則在桌底下偷偷用腳踹我的小腿,她也有些措手不及,自從認識我以來從沒見過我以如此大的聲音和不耐煩的態度與母親說話,深為我的“前途”擔憂。她趕緊找話題與媽媽攀談,滿臉堆笑。在未來的兒媳婦麵前,母親也不好發作,總得保持一份形象,事情也就過去了。
喊完之後,我開始心虛,深感方才的行為不妥。話可以好好說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何必采取這種“極端”的方式。好在今晚父親有應酬不在家,否則老爺子肯定得怒,嗷嗷直叫:“你個渾小子,你媽還沒退休,你就這麼猖狂;等要真回了家,你是不是更拿你媽不當事兒了!白眼狼,你媽白把你養大了!”這是我長大了,要在小時候,父親說不定就動手了,屁股蛋子又得紅腫幾天無臉見人。
事情都是有預兆的。久美子雖然會做便當,雖然溫柔賢惠,雖然有時也會淫蕩,可她畢竟是一個日本女人,這一點不會改變。作為父母的想法,最低每個禮拜要把久美子叫家來吃兩頓飯或者兩頓飯以上;而作為久美子本人,覺得每兩個禮拜見父母一次就挺充分,挺適當,要是隔兩三天就聚在一起吃飯、見麵,她實在有些不適應,甚至說是反感。
“你呀,別那麼木納。久美子一個人在宿舍多寂寞啊,吃飯也不方便,叫她回家吃來!以後,等媽媽退休了,更有充裕的時間給你們做飯。”
我可不敢直截了當的對她說:其實久美子不想那麼勤地看到你們的臉,就是我的臉,她也不想天天見到。這話,換作誰,隻要精神還正常,都不會說。
“如果將來結婚了,我們自己做飯吃,或者到外邊吃。我可不想天天去回你爸媽家。”久美子最近不時地給我打預防針。不知道是不是久美子的博客上,又是哪個夾在中國婆婆和老公之間的日本女人留什麼水深火熱之類的留言了,竟跟著搗亂。這個時代,絕對是網絡的時代,信息的時代。就連結婚,也可以參照網絡上的各種“流言蜚語”。太可怕了,女孩們是越來越不好騙了。
“可是離得那麼近,每個禮拜怎麼也得回去個幾次,否則也太那什麼了。”要不是為了彼此照顧起來方便(主要是照顧兒子方便),父母也不會在離自己這麼近的地方買下這套房子。
“為什麼偏要回爸媽家吃呢?我們完全自己可以做啊。”久美子還是死腦筋地按照日本社會的處事方法思考,沒有結合中國特色。
“這個,怎麼說呢,回爸媽家吃也不完全是為了省事、逃避家務,還有別的因素在裏麵,不是簡單的你做我做的問題。”
“我還是不懂。不就是圖自己方便才回去的嗎?”
“嗯……怎麼說呢。反正中國的國情和社會就是這樣,既然大多數人是這樣做的,那就肯定有它的道理在裏麵,所以我們也不能太特立獨行,那樣不好。”
“嗯……”久美子緊縮眉頭還是一副不明白的模樣,看來她要真正融入中國社會,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不過凡事都有個過程,也不必著急,慢慢感化她就行了,到時候,自然水到渠成。
“特立獨行是什麼意思?”久美子說著從包裏掏出了學習用的小筆記本和圓珠筆,眨巴著眼睛忽閃忽閃亮晶晶。
嗯……原來不明白的地方是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