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下 得了便宜卻賣乖 時機未到且隱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32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事情看上去好像是突發奇想或者一時興起而魯莽地做出的決定,其實用心考慮後便會發現是含有水到渠成的意味的,左顧右盼多了反而會動搖了信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買車這一話題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在我家也早就被提到了日事議程來,不知討論了多少遍,隻不過始終沒有定案,所以就一直拖著耽誤到了現在。
    母親明年就要退休,從下鄉算起到現在也有三十多年的工齡,在她的部門像她這個年齡還在職的女員工隻剩下兩個,其他的幾個都提前內退或回了家;就連她和女同學聚會時,也是唯一碩果僅存還在奮鬥的上班族,往往會招來其他人的羨慕和妒嫉,紛紛說母親趕上了好時候,現在的工資拿的至少比她們退休回家的養老金多的多了,還有其他福利待遇或獎金什麼的,錢囊比任何人都要鼓。
    母親每逢遇到這種評論,總是苦笑不得,卻沒法做正麵回應,隻能故作無視狀將話頭岔開,引到別的可以供這些嫉妒之火燒得正旺的女人們繼續發泄排遣的地方。母親是這幾個關係要好的同學中唯一來自農村的人,剩餘的都是這個城市裏的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那幾個阿姨我也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了,隻是前年參加其中一個阿姨女兒的婚禮時見到了所有人,在一陣“男大也會十八變”的唏噓讚歎聲中不時誇獎我比小時候有出息,替母親高興當年的混小子終於迷途知返,她們看著都頗感欣慰。
    我知道母親內心裏如何想的,如果家庭有條件的話,她也會想和其他人一樣早點兒回家,不是結伴出國跑個新馬泰,就是美容保健的忙個不亦樂乎。可是我家的情況根本不允許她有一絲可以歇息的工夫,自從在這個城市安家拚搏的那一刻起,無時無刻不在辛勤操勞,身上的擔子一直沒有卸下。那幾個阿姨的家庭條件都比我家優越許多,好幾個子女都在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留學,有的都拿到了綠卡,正準備舉家移民呢。大多是老公事業有成,不是領導就是老板,反正是經濟實力很雄厚;另一方麵,她們也沒有像父母如此沉重的家庭負擔。隻把我們這個家建設好還不夠,還要承擔更多的老家那邊的責任和負擔,好比曾經被我們掛在嘴邊的三座大山,壓得父母一直挺不直腰板,總感覺是在負重前行。
    所謂“皇帝還有三門窮親戚”,那大觀園裏還會出現劉姥姥牽著板兒的身影,添油加醋地娓娓道來鄉間的俗聞俚語,惹得上上下下笑作一團,金筷子銀筷子直往地下掉,最後賺得金銀細軟錦衣玩物一大包裹,就算鳳姐房中的平兒隨便包上幾件隻上身一次的舊衣服也要念上幾百幾千次阿彌陀佛,可供平常百姓家中一年的生計使用。我們這些有血有肉有感有情的尋常人更是如此。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的幾個弟弟結婚時,爺爺都從家裏拿過錢,那時攢下兩三千塊錢是多麼的不易,而父親每回都沒有猶豫:家裏窮,兄弟要結婚立業,作為大哥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盡全力幫上一把;而在這個問題上,母親的通情達理更讓我佩服,她既沒鬧也沒哭,雖然自家條件也不是寬綽,但還是選擇了支持自己的丈夫,默默地承擔下隨之而來的拮據和艱辛。
    母親在家中也是排行老大,雖然姥爺家的家境比爺爺家要好上一些,不過由於姥爺過早的離世,負擔也是不小,所以一直以來也得在能力範圍之內幫助補貼幾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現在,每一方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幫,而兄弟姐妹幫完了接下來就輪到更為重要的下一代身上了,馬上我的弟弟妹妹們也都逐漸長大,升學就業就變成了每個家庭的核心事業,終極目標。
    老輩人窮也就窮了,無論如何也要把孩子整明白,也算是一種補償。畢業了的就希望父母幫忙找一個好工作,既輕鬆還要收入高,又不能累著。唉,這也難怪,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呢,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問題是那種既輕鬆又高收入還不累的工作哪兒那麼好找,又不是天上的餡餅,就算天天往下砸也未必就會砸到你頭上;更何況,就算是有那麼合適的工作,送到你的麵前你就會一定勝任嗎?唉,沒辦法,達不到滿意就不高興,那句老話說的真對:誰也看不見自己頭上的虱子。實在親戚,這麼大的事你不給辦,或者不給辦好,那即使是兄弟也會翻臉不認哥和嫂的。
    直到現在,偶爾父母間發生爭吵時,扯著扯著,母親都會念叨起後悔當初沒有細考慮,又埋怨自己過於單純,怎麼就偏偏找了父親這麼一個窮家,攪得她這輩子都不得安生。說到最後,結論都會落到我的身上,發誓決不讓我重蹈她的覆轍,壓過一遍的車印不能再壓第二遍,無論如何也不能找一個家境差的女孩兒為妻,即使是天仙也堅決把她發回到玉皇大帝的身邊,除非把財神爺的外甥女換來,否則天王老子的麵子也不買。
    話扯得遠了,本來是買車的事兒,一發不可收拾地嘮到了婚姻大事上,該回到主題上邊了。
    在買車這一問題上,父母經過我最終不懈的軟磨硬泡,算是統一了買車的決心,可就是在買什麼車上始終達不成意見,擱置到現在不得不買的局麵。
    我想買一個價位在六七萬左右的運動型的兩廂車,可是母親堅決反對,認為買車不是買衣服,說不愛穿了就扔到衣櫃的角落裏,遇見大災大難的還可以捐到街道;要買就必須買個像樣的,必須是三廂的轎車,二十萬以上是沒啥必要也沒有那實力,但十三四萬還是可以考慮接受的,畢竟她和父親怎麼也不會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居然會為買什麼車而犯難爭執;注意,這裏的車不是父親曾經騎過的二八,也不是母親曾經蹬過的二六,既不是鳳凰,也不是飛鴿,而是實實在在的小汽車!這對於從那個時代走過的他們來說曾經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春秋大夢,絕沒想到會有乘坐私家車的一天。而父親則屬於兩邊倒,認為我說的有理就站在我這一邊,輪到母親聲高,又乖乖地轉舵重回另一個陣營,他的意見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怎麼這麼著急,非得五一前買啊。”
    撂下林躍的電話,我略微冷靜地又考慮了一下這個事情的原委來由,認為確實要買,於是便來到客廳,和正在看電視劇的父母溝通商量。母親一開始並沒在意,人正陷入詭異的劇情出不來,以為我不過是閑來無事又在老生常談,直到發覺我的態度和以往不同,這次是來真的後,這才把心思轉到我的身上來。
    “要用車唄。成天嗆嗆來嗆嗆去的多煩人哪,趕快定下來買了得了,人家大款買上百萬的車都沒像咱們這麼難產……”
    “就是沒有錢才得精心挑選呢,要是大款誰願意費事巴拉的,說話不動腦子。”
    最近母親不知在哪部電視劇上學到了這句新台詞,動不動就說我說話不動腦子,有些傷我的自尊,明明知道人家的腦子不夠用卻非要點破,真是揭短不看對象。
    “這樣吧,我也不再堅持買什麼兩廂車了,就按你說的來,怎麼樣?”看來不做出一定的妥協和讓步是達不成共識的。
    “真的?反正這個車買回來也是你上班開,我離單位這麼近,你爸又有班車,到時候你別開上後又是滿腹牢騷的。”
    “肯定不能!有車開,誰還會廢話,你以為我真不動腦子啊,但是在價位上咱得商量商量……”
    經過激烈的交鋒和討價還價,在我不懈的遊說下,強硬的母親終於決定放棄原有的要買十三四萬車的念頭,被我說服準備支持一把國貨,買“中華”這個牌子。她有些擔心,本來想買日本車的,一聽我說要買中華,表現出對於質量的些許擔憂。
    “那個車外表看上去是挺豪華,挺大的感覺,可開起來不會有什麼問題吧。錢是省了,可要是質量不過關,也就沒意思了。”
    一直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父親也露出一絲淺淺的擔憂,表示一定要慎重,還是以質量安全為重。
    “沒事兒!我都打聽了一圈,還是行的;畢竟價錢在那兒,質量上稍微有一定的差距也是合理的,可以接受。你想想我們公司現在是啥情況,我也剛被提個小負責的,在單位裏資曆和年紀都低,開個十幾萬的車上班有些紮眼吧,是不是太招風了點兒。”
    這倒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還沒幹得怎麼地呢,就咋咋呼呼的,好像有些不適宜。當今社會,一切都要講究低調嘛,囂張是第一禁忌啊。
    “再說王副總不都說了好幾次了,會給我報銷油錢的。趁著有人給交費,先撿低檔次的練練,等開夠了,開熟了,再換好的不是更好嗎。這車啊,會越來越便宜的,現在買貴了可就賠了!”
    最終意見得到了統一,就決定買中華。我說得是差一點就要口吐蓮花,但畢竟有了收獲,還算值。
    “我問你,你這麼急著買車是不是出於別的目的啊?你不會有什麼事情瞞著爸媽吧。”
    母親的眼神突然變得犀利敏捷,她仿佛察覺到了買車背後隱藏著更深一層的意味。
    “沒有啊,有什麼可藏的。別多想了,用車的地方不多了去了,早買早拉倒唄。”
    我趕忙把話岔開,說了幾句便回到自己的房間,不多做停留。至少現在,我還不想讓他們知道久美子的事情,還在尋找更合適的時機。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