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論引水梯(上)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25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海防港的夜色壓得很低,集裝箱橋吊的燈光刺破潮濕的空氣,在甲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在越南海防這邊沒撐過24小時,當天晚上九點便離開了這裏。(集裝箱船的靠泊時間還是很緊張的,跑中日韓的,基本上三天五個港!東南亞這邊還算好一點。)
“老規矩,你拔大門銷子,我解帆布。”水頭說著,蹲下身子去解帆布上麵的繩子。
現在和水頭收放引水梯,已經達到一定的默契度了!我們配合太多次了,連話都不用多說。
如果隻放一個軟梯(幹舷小於九米),我先把欄杆的兩根大銷子拔掉,大門打開,(跟欄杆一個高度。)周圍的雜物清除掉。水頭則去解開帆布繩。
之後我拿著安全繩到大門那邊,水頭把帆布整理好丟在一邊。然後我倆開始把軟梯從架子上拿下來。扛到大門的位置。(沒錯,就是扛~)
十二米長的軟梯,每一節都是木頭做的,很沉。加在一起,就很難拿得動。原本是三個人配合(收放引水梯的時候,駕駛台會派下來一名水手,然而現在不派了,也就我跟水頭兩個人幹~)
倆人吭哧吭哧扛了過去,我拿著安全繩,在最底端的長杆後係上(軟梯有長杆和短杆,還有膠皮之分,長短之間大概三米一個間距,短杆之間33厘米一個間距。這樣方便計算,當然梯子上也有相對應的米數。膠皮隻是在最底端,大概有三節的樣子。)
安全繩的另一端,則係再欄杆上,防止軟梯掉落到海裏,我們也能順著繩子給拉上來。(誰也不希望出現這種事,如果真的發生了,得三五的水手一起拉,很麻煩~)
接著,把軟梯一節一節放下去,直到放到指定位置才停。(比如,要求放水麵1米,如果幹舷是8米,那我們得放下去7米,保持梯子最底端的膠皮踏板距離水麵有一米的高度,好讓引水艇順利把引水送到梯子附近。主要是避免引水艇把梯子撞壞。)
“慢點,別急。“水頭伸手幫我穩住,“一節一節放,別讓它打結。”
放到算好的高度後,我們用卸扣,把軟梯固定住。(甲板邊緣有專門的把手)再試試梯子牢不牢固。
通常是我踩在梯子上,往下蹬,兩隻腳都站在上麵,整個人都在船舷外麵,兩隻手抓住欄杆,生怕會掉下去。
之後,水頭用對講機彙報:“報告駕駛台,左舷/右舷引水梯1米水麵備便!”
放引水梯的工作到這裏算是結束了。(有時候大副算吃水不準,可能會影響到我們放梯子的高度。水頭的眼睛就是尺,他說放多少就是多少,不得不佩服!)
在引水下船之前,我們想幹嘛幹嘛。回去休息也好,在外麵幹活也罷,隻要在引水下船前,能及時出現在梯口就行。
過了好一陣,感覺到主機“咯噔咯噔”作響,然後沒了動靜,就知道我船減車減速了。對講機突然響起:”水頭水頭!引水準備下去了。”
我和水頭對視一眼,快步走向左舷引水梯的位置。海風裹著鹹腥味撲麵而來,腳下的甲板隨著波浪輕微晃動。遠處,引水艇的探照燈劃破夜色,正緩緩向我們靠近。(準備靠上來的時候,我和水頭順著安全繩往上拽一點,以防膠皮被夾。一般小船無所謂,有時候他們用大拖輪接送引水,這個時候可就要小心點了,把安全繩往上拉高點,等他們靠過來之後,我們才好放下去。)
”檢查一遍。”水頭說著,彎腰拽了拽引水梯的固定繩。我蹲下來檢查踏板的牢固程度。這是我們每次必做的程序——引水員的命就係在這十二米長的梯子上。
駕駛員領著引水員走過來時,引水艇已經穩穩地停在了船邊。浪花拍打著艇身,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引水員是個精瘦的中年人,穿著橙色的救生衣,朝我們點點頭就利落地踏過欄杆。
”小心踏板。”水頭提醒道,一隻手虛扶著引水員的後背。我站在一旁,眼睛緊盯著梯子,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引水員動作嫻熟,像隻靈活的猴子,幾下就消失在了梯子下方。隻有梯子輕微的晃動證明他還在往下爬。
對講機再次響起時,我們已經等了將近三分鍾。”報告駕駛台,引水已離船,引水艇已清爽!”
“幹活。”水頭吐掉嘴裏的煙頭,火星在甲板上濺起幾點紅光。我們配合著把安全繩往回拉,繩子繃得筆直,在月光下泛著水光。拉到盡頭時,我們才好去卸下了固定梯子的卸扣。
拽梯子是最費勁的環節。我雙手抓住最上麵的踏板,整個人的重量都往後仰。梯子像條不甘心的海蛇,每次把長杆或者短杆拉過船舷時,梯子都想把我拽下去。有一下特別猛,我腳下一滑,膝蓋重重磕在甲板上。
“操!”水頭一把抓住我的救生衣,“不要命了?”他罵罵咧咧地過來幫忙,我們像拔河一樣,一節一節地把梯子從船舷外“搶”回來。
等最後一節踏板拉回甲板,我的胳膊已經酸得抬不起來了。水頭的後背也濕了一大片,不知是海水還是汗水。我們喘著粗氣,把十二米長的引水梯扛回原位。梯子壓在肩上,木頭棱角硌得生疼。
掛好梯子,水頭抖開帆布蓋上去,繩子在他手裏靈活地穿梭,很快就打了個結實的水手結。我檢查了欄杆銷子,把工具一件件歸位。甲板上的水漬在月光下慢慢變幹,像正在消失的印記。
“明天到洋浦。”水頭又點上一支煙,“還得再來一遍。”他吐出的煙圈很快被海風吹散。我望著遠處引水艇的尾燈,那點光亮在漆黑的海麵上越來越小,最後完全被夜色吞沒。
對講機裏傳來駕駛台的指令,我們的船開始轉向。我揉了揉發酸的手腕,聽見水頭在哼一首跑調的東北老歌。十二米的引水梯靜靜地躺在架子上,等著下一次被喚醒。而我和水頭,就像這梯子上的兩個繩結,被海浪一次次打濕,又一次次曬幹,周而複始。
以上是收放引水梯(軟梯)的正常操作。
幹舷超過九米的時候,光靠軟梯不行,得用組合梯——軟梯加機械舷梯。
駕駛台一喊:“幹舷11米,準備放組合梯!”我和水頭就知道,今天這活兒沒那麼簡單。
舷梯是機械的,平時收在甲板邊上(縱向,豎起來),像一條折疊的鋼鐵蜈蚣。我側著腦袋,把固定銷子一個個擰開,水頭則跑到舷梯的單根欄杆旁邊,解開,拿出兩根帶繩的,插在舷梯踏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