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學之一字D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8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二十五。學而第一
    “慧能哪,記得娘好象給讀過《論語》的吧?”
    見慧能默默有思,老先生話鋒一轉,直奔主題。
    “讀過。”
    慧能似乎還未完全回過神來。
    “那還記不記得《論語》開篇章目是什麼?”
    “學而第一吧,外公。”慧能想了想應到。
    “為什麼《論語》開篇明義的,不是夫子切切之仁,也不是其念念之禮,而是學呢?”
    明明暗暗月色之中,慧能望著外公一臉困惑搖了搖頭。
    “慧能哪,春秋末期,天下你爭我奪,生靈流離失所。
    麵對紛擾社會亂象、百姓疾苦,心有大愛聖人提出了一種以仁人為出發點,又回歸人仁一整套恢複社會秩序人倫政治之道。
    夫子學說,其”仁者莫大於愛人”(1)也好,”克己複禮”(2)也罷,都是建立在當政人格自我認知、自我完善基礎之上的。沒這個基礎,夫子救世濟民之道便全無著落之地。
    因為夫子深知,人與禽獸相別幾希,人而不仁也人常性。但夫子更是不疑人畢竟是人,那人者仁也,才是人之為人根本。
    不僅如此,夫子還深以為人之所以為性靈之首,靈就靈在人能自覺不自覺向天地萬物學習,向同類中優秀學習。而這種能學願學非常稟賦,才是人之為人更為本質天性。
    夫子篤信,人一但運用好了這一優勢,通過學習去覺悟內在幾希仁性,並將這種仁心推己及人,那人非分自私貪欲,必將得到最為有效且最為可靠自我抑製。當然,那社會亂象頑症,或許就會因此消弭於無形了。
    故此,夫子便認定做人首要在學習,為政首要在重視和引導人學習。隻有這樣,那世人為仁、世間歸仁才會順理成章,天下大同也終將水到渠成。
    外公以為,學而第一之所以為《論語》開篇,這是其一。
    其二,也許正是基於上述所義,”學而第一”(3)才鏘鏘以言: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盡其力,事君能至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4)
    於中也是可知,夫子之學,首在做人,其它乃是其次。
    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學而第一”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5)的輕重和先後秩序吧。
    慧能哪,你父親遺願,我和你娘堅持,也是把覺悟做人放在了首位,這一點與夫子之學並無矛盾。不同之處,隻在怎樣使你更好去實現一己人生和生命價值而已……”
    聽到這裏,慧能雖覺外公講得有點兒道理,但還是不太理解學做人與學知識不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一回事嗎?
    誌士修齊治平,惟由格物致知。
    格物者,明理之道,達心之途;
    致知者,本性以明,仁心以成。
    其所著落,不都在人相關認知之上嗎?
    那相關認知對人來說,不就是一個學習與成就互為一體過程嗎?
    可外公為什麼要把學做人與學知識講得這麼繞,還要做如此明顯區隔呢……
    而老先生好像早就洞悉小慧能此刻所惑似的,於是緊接:
    “慧能哪,夫子雖認為覺悟人格乃人學習首要,但在他老人家心裏,人與人卻是大不相同的,是天生就有高低貴賤之分的。
    因此,在覺悟人格方麵,人覺悟的意義和價值,也就有了霄壤之別。
    所謂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6)
    也就是說:
    同樣為人,有人於仁生而自知且以為己任並時時處處必不違仁;
    有人能自覺效法先賢篤學以悟”仁者人也”(7),當然深知人而應仁;
    有人麵對自身困境和社會亂象,不得不去反思反省並於學中覺悟人不能不仁;
    但更多的小民百姓,即夫子所謂小人們於此不僅麻木不仁,甚至還多會於不學之中自甘人格沉淪而漸遠漸失內裏幾希。
    所以,在夫子那裏,人是否覺悟固有之仁而為仁,反過來又成了劃分、證明人上中下三品重要標準了。
    當然了,夫子也說”我欲仁,斯仁至矣”(8),孟子更言”人皆可為堯舜”(9),但實則打心裏卻是深深歎息: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乎?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0)
    救世之道,小人是不可指靠的,隻有當政及士君子才是社會改良、世風改變真正力量,小人們隻仁人誌士仁心仁術受益而已。
    至此,你或許要問,那夫子”有教無類”(11)意義又在哪兒呢?
    其實,夫子早就明明白白告訴你了,”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12)。小民百姓覺悟人格最大價值,即自覺做一順民而已。
    所以,夫子之學,從根本上講是為政之學,是士君子入仕之學。
    當然,學文學藝等等等等,便非人之真學及有學了。
    故此,夫子才諄諄教導他的弟子們”無為小人儒”(13),隻求混碗飯吃,而是要做一個心懷天下的”君子儒”(14),這才是人上學求進真正意義。
    換句話說,人不為入仕而上學,皆非為學,此乃學而第一的第三層意思。
    慧能哪,你父親要你遠離儒家所謂以天下為己任庠序科舉之學而潛心莊子生命智慧,其深意也在這裏呀!”
    老先生說完深深歎了一口氣後轉頭慧能,期待殷殷……
    ———(1)。《大戴禮記,主言》;(2)。《論語,顏淵》;(3。4。5)。《論語,學而》;(6)。《論語,季氏》;(7)。《禮記,中庸》;(8)。《論語,述而》;(9)。《孟子,告子下》;(10)。《論語,憲問》;(11)。《論語,衛靈公》;(12)。《論語,陽貨》;(13。14)。《論語,雍也》;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