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立足于世  第一节隆庆年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769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隆庆一朝在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里可能是最不起眼的六年。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位隆庆爷没有成绩,实际上隆庆帝在位几年不但把一个嘉靖朝败坏得不能再坏的大明王朝给带上复兴之路,还从实际出发,有限度的开放了漳州月港作为海禁全面开放的一个开始。使得东南沿海的手工业者们得到了有限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成长铺垫了基石。
    但是这个隆庆帝之所以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里少有人注意,实在是因为他是夹在两个太有戏份的皇帝之间了。
    老爹嘉靖那是大明朝最自私的一个皇帝(请注意没有之一),同时也是智商最高的一个皇帝(同样没有之一)。其一生以玩弄权术的能力而闻名。大明王朝有名的首辅的五分之一嘉靖一朝都有亮相。终其一生除去修道成仙之外,就是在与这些人斗法。与大明王朝相关的所有重要名词在嘉靖一朝里大多找得到。比如:权力、修道、倭寇、鞑靼、天灾、海禁、流民、叛乱、奸臣、清官等等除去后世才有的党争和女真这两个名词之外基本上把大明王朝应当出现的情况差不多都出现了。再加上他的消极捱工和横征暴敛,以至于大明王在靖嘉朝的几十年里虽然没有出现过统治危机,虽是危机四伏、摇摇欲坠。但是就是这样的大明依然挺了过来。
    有人说这是因为大明王朝优秀的内阁缓冲机制在起作用。罗承续觉得这是正确的,但应当不全面。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不可能在经过了许多困难的时候只依靠一两个机制能够存活下来。但是罗承续不是学习历史的,他不知道大明没有出现重大的危机是什么原因。罗承续也从来都有想过要想明白这个问题。
    隆庆的儿子万历同样是一个大明在位时间极长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有更多戏剧性的东西了。张居正改革、二十八年不上朝、党争、三大征、隆万盛世、女真倔起、中荷之战、中英之战、中缅之战等等。甚至有“专家”说明朝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罗承续很奇怪的那些电影电视导演们居然可以做到完全的无视这样的一个混身上下都有迷团,无论哪里都有戏份的皇帝,这样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有空去拍什么阿哥和某甲什么的。这就象是西方世界忘记了狮心王查理一样的可笑。要知道明代中国对外战争当中的主要敌对国万历朝都有露面。结果中国那脆弱的军队硬是一仗都没有败。
    而这些还都不是隆庆这样不引人注意的原因。从罗承续的观点来看隆庆帝会这样的不引人注意最主要的原因于在他的个性。历史性上无论是徐阶也好,高拱也罢都从来没有真正把这个一直生活在强大父亲阴影里的男人真正当回事。至使与前面后面的两个个性十足、没事敢与整个文臣集团对着干的皇帝相比隆庆却是一点出采的地方都显示不出来。这才应当是英年早逝的隆庆帝一生居然会完全不引人注意的主要原因吧。
    但是我们的隆庆帝在位的时间不长,而且只是一个文官们的应声虫,却出现了历史上最为奇特的现象,文官集团完全无视皇权,皇帝也基本只干干点头的活计,帝国却开始高速的向着好的方向上开始运转。一个内忧外患的大明朝到了隆庆年的时候居然一下子天下太平了,倭寇不来了、俺答议和了、海禁消除了(部分)、经济回复了、吏治清明了(相对而言)。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原因要由他的老爹已故去的嘉靖老人家说起。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当中,如果要找一个天资最为聪明的皇帝的话,那这在位长达五十四年,除去自己的孙子万历之外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定是第一侯选人。这个十六岁斗倒了三朝元老杨廷和,终其一生手下没有出过任何一个知名太监的皇帝,凭借着绝顶的智慧和权谋之术操控了帝国几十年,几乎将整个帝国变成了他一个人的玩具一样。但是也因为他的聪明,使得大明的权力体系一下子出现了松动。
    明朝中后期,除去开国的太祖和成祖之外,权力体系都是非常科学的建立在一个稳定的三角之上的。皇权、相权和明代特有的宦权实现了一种平衡。皇帝在大明朝也不是可以胡作非为的。但是这一切到了嘉靖手里居然就不存在了。他随意的利用皇权来组合并压制着相权和宦权,使得在他手里居然一个无能的严嵩能够成为最大的奸臣。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严嵩只是他的棋子。其他人与之作对就是与已作对。他利用严嵩这只听话的走狗来实现自己那些欲望。并利用他来打倒那些不对自己胃口的大臣。使得严嵩成为了这个极度自私的皇帝手中的一件能够解决他大部分需要的工具。不得不说严阁老在治国方面虽然是一蹋胡图,但是在帮助嘉靖实现他的私人目的的时候还有相当有作用的。实际上许多人认为严嵩是因为清词而受到嘉靖重视的,而罗承续认为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而以。除阶清词写得比严嵩更好,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嘉靖心中始终无法与严嵩比拟可见一斑。
    但是有句话叫——物极必反,在嘉靖的心里严嵩一直都是一只听话的走狗而以。他并不知道其实就是走狗也有自己的思想的。虽然他的权力来自于皇帝,但是除了皇帝之外他的地位并不比这个足不出皇城的皇帝要小到哪里去。这种狐假虎威的效应使得外臣可以不怕嘉靖,但是不能不怕严嵩。于是被西方历史学家们认为大明王朝当中最大的奸臣出现了。这个嘉靖朝把持着权柄达二十余年的老头子随意的按照着下面官员的贿赂来安排官员。
    原本明代如果出现了这种奸相的话,那么宦权完全可以成为制约相权的一个阻力。但是由于嘉请对于太监完全没有信任,结果是失去了皇权支持的宦权根本无法影响到严嵩。司礼监忠实的干着奴才们应当干的事情,完全不敢对自己的工作有任何的意见。因为这正是嘉靖内心最不可以容忍的事情。失去了权力平衡的大明王朝以最快的速度败坏了起来。相较于很多文人所不断批评的正德年来说,嘉靖一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海瑞在历史最为著名的奏疏——《治安疏》中才会写道: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如果不是后来严嵩过于的张狂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权力来自于皇权的话,相信不会有后来的命运。至少在他不应当倒在嘉靖朝。
    而这个嘉靖除去聪明比较出名之外,他更出名的是他的无耻与薄情寡义。说句老实话,罗必定续自来了这个世界之后就不断的了解这个时代里的相关历史,对于隆庆帝他还是非常的同情的。一句话形容他的生活的话,那么只能说:做皇帝做到你这么衰的还真是少见。
    罗承续没来明代之前以为王子的生活一定是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与后世电视里的“小皇帝”一样,总之应当是好得不得了的。但是看过了隆庆这个倒霉的孩子之后他的内心那是相当的平衡。这个孩子可以说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受到过他人的关爱,别谈锦衣玉食,自己的老婆还要做工来补贴家用。哪个电视剧里王子是这个样子的!而一切的根源正是他的老爸嘉请造成的。
    他的老爹嘉靖真是混蛋到了极点的极品混蛋。有他在朝,大明真是干干净净了。而隆庆帝就摊上了这样一个寡廉鲜耻的老爹。那么他的命运会如此也就不奇怪了。那么这个老爹倒底有多混账呢,从隆庆小的时候可见一斑。
    嘉靖十六年(1537)年小隆庆出生的时候他的生母——社康妃就已经失宠了。于是当小隆庆帝载垕呱呱坠地的时候,这个当老爹的人脸上居然完全没有半分欣喜的样子。而次月出生的景王载圳却得到了他亲自做的诗——《嘉善歌》,这个无耻的男人还要求大臣们一起跟着作文歌功颂德。究其原因只因为景王载圳的母亲正是当时受宠的卢靖妃而以。
    两年之后幼小的隆庆帝才被封为裕王(就是大明王朝1566里的裕王)。同一天他的哥哥被封为新的太子,是为——庄敬太子。但是十二年后这个短命的太子就见了上帝。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王子故事的话,那么剧情往往是拔云见日。真龙太子登上宝座,可惜这不是普通的故事。于是这个可怜的王子因为那个薄情的老爹的一句狗屎的理论:二龙不得相见,就被糊弄了过去。一直到他老爹死去,太子都不知道是谁。于是可怜的隆庆不得不在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战战兢兢的生活。连皇宫里的太监都可以随便的欺负欺负,王子做到这样也算有够与众不同了。
    而如果觉得这个恶棍老爹很过份的话那就错了。更过份的马上就来。嘉靖三十二年(1554)正月。隆庆的老娘社康妃终于受不了这个恶棍了。于是她在郁闷当中死去。小从就没有父受的小隆庆现在连唯一的母爱也没有了。之后的苦日子就需要他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了。但是小隆庆想为自己的老娘办一个过个去的体面葬礼。想请他老爹缀朝五日遵照太祖定下来的《孝慈录》里的规矩斩衰三年。却被他的老爹给一票否决了。原因还是那个狗屎理论。结果经阁部大臣们的再三力劝才勉强同意了缀朝二日。可见这个老爹对隆庆的态度。与后世肥皂剧里的后爹有什么分别。
    中华礼制,男子二十而冠。冠礼之后即代表这个男性已经是大人了,此时已经要独立生活了。帝王之子要早些。一般十二至十五岁。但是我们未来的的隆庆帝非常幸运,摊上一个“好爸爸”的他九岁就被踢出门了。九岁,头一世的罗承续还在上小学。而更绝的是,为了他的狗屎理论。所以冠礼之后隆庆帝母子就再也不能相见。而另一个他喜欢的儿子景王朱载圳则完全不同,不但迟迟不行冠礼。二十多岁了居然都没去就藩。一直到嘉靖四十年(1561)实在抗不住大臣们象唐僧一样的啰嗦之后,景王载圳才正式就藩,厚此薄彼到无视礼仪不要脸面的程度。
    不过就是这样小隆庆也无法放下心来,因为景王去的地方居然是德安府。那么问题来了,这里很NB吗?
    那我告诉你,是地!此地可不一般,乃是湖广的安陆。现在皇帝嘉靖的龙兴之地。结果是不去就潘还好,去了更不得了。非但这个景王弟弟没有削弱对于自己的威胁,还在外有了大片的根据地。而这个巨大的威胁使得隆庆一直都生活在一种忧患当中。这种生活一直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正月为止。因为在这一年景王载圳居然没有敖过他的老爹前面就见了佛祖,也算是英年早逝了。可见过度纵欲有多危险。再一次证明了中华的古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而直到此时没得选择的薄情老爹才终于又想到了他的另一个儿子。也许是为了缓解两个之间多年的冷点,所以这个薄情又无耻的老爹再一次的显示了他的这个本性。居然在死去了景王身上做起了文章。对外称此子素谋夺嫡,让辅臣们将他的谥号定为“恭”,就是贬谥。人才刚死就情就没了。靖嘉此人真是寡廉鲜耻到了极致。居然连自己死去的儿子都要废物利用一把,真不愧为流氓中的流氓。
    也正因为有了这个世上少见的爷爷,可怜的万历小皇帝居然到了五岁能说会道、满地会跑了都没有个名字。这在后世的罗承续看来简直是无法相信的事情。平常家里的小孩子都没有混得这么惨的。如果不了解历史有人会相吗?而就在这一年里隆庆帝的苦难终于敖到了头。嘉请四十五年十二月(1566)他那天天做成仙梦的老爹终于真的成仙了。而隆庆帝也终于登上了大宝,成为了九五之尊,即——明穆宗。
    也许是长年在外,能够体会到人间疾苦的隆庆并不象他的老爹一样,上位之后就忙于吃喝玩乐。登位伊始首先就革除了前朝的一些弊政,并起复、优恤了一些自正德十六年四月起(1521)至嘉请四十五年十二月所有因为上疏议事而被处罚的大臣,其中就有罗承续经常在电视当中看到了海端。同时这个皇帝还一改之前软弱的形象,将那些蛊惑嘉靖方士、真人等打入了锦衣卫大牢,或是革职为民。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乃部分织造、采买等。蠲免历年逋欠的兵部亏课、工部银和二卯银。登基诏中又围绕着正士习、纠官邪、安民生、足国用等一系列的攸关国计民生的问题,阐述了新朝的大政方针。于是在他的决心之下,大明王朝的几个名相得以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而制造眼前这一切的就是已经致仕了的老人徐阶。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使得隆庆帝不但在严党的攻击当中保住了小命。还能够坐上皇帝的位置。而更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能够做到在大明朝无视皇权的人。连带他后面的高拱、张居正等人也莫不是如此。正是这样的一个强势人物的出现才使得我们可怜的隆庆帝居然只能够做一个首辅的应声虫而以。皇帝做到了他这水平确实是相当的没有面子。
    但也正是因为他只是个应声虫,所以这些能力极强的首辅们才得以发挥他们的能力。相权在大明朝第一次开始没有任何牵制的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一个几呼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却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居然看起来好象是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初次的显现一样,这就是隆庆朝对于大明真正的巨大贡献。我们应当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嘉靖一朝之所以耗尽了大明所有的余力的原因,除去了严嵩这个内因之外,小冰河的初期效应、黄河的大水、倭寇和蒙古人的入侵也都是这个王朝不断衰弱的重要外因。可以说整个嘉靖朝,大明王朝能够面对的困难都让这几十年里碰上。如果这些情况让后世的某便子朝碰上了估计那皇帝立马要上哪里去“避暑了”。至少我们的家家净皇帝在蒙古人打到了城墙下了也没有去哪里避过暑。不得不说明代的皇帝确实有其过人之处,就算是最自私的也有优点。
    而后世许多人喜欢把嘉靖在位五十余年里就几乎把大明整成了个空架子的所有原因都怪罪于嘉靖本人和严嵩是极为错误的一种观点。罗承续发现就是在明朝这种观点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就连象自己家里请的夫子这样的书生都不认为大明朝之败坏只是因为人为的原因。只是后世不知道那些这个教授、那个专家们从哪里得出的那些个简单的结论。以至于来到这个明代之后在,罗承续在不断的了解了这个朝代之后的他甚至觉得这是后世的某些人有意的对明朝的皇帝进行诋毁。要知道我们的嘉靖皇帝其实也就一个爱好,修道而以。除去帮助后世盖了一些旅游景点之外也就多选了几个美女而以。虽然他的行为被严党利用然后无限的放大其对大明的危害。但如果大明一直风调雨顺的话可能他的行为也就被掩盖过去了。至少嘉靖再昏臃也没有“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觉悟。
    所以罗承续出生的隆庆年里大明王朝几乎是从一个空架子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如果不是因为张居正死后大明朝再也没有再出一个有为的强势的首辅的话那可能大明朝的历史也可能会因此而改变。这也许就是后人会认为是这种优秀的内阁机制的缓冲作用的原由吧。
    那么隆庆年历史上除去除价之外还有哪个人能够把相权这样无限制的发挥出来呢。这就是隆万年间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高拱。罗承续第一次认识他是在一个叫《大明王朝1566》的历史电视剧里见识到这位后世经常与除阶、张居正这样N到没了边的N人们一起提起的人物。当然电视剧里为了剧情的需要只用了高拱大大的名字。其正实表现出来的东西与高拱完全不着边。高大人才不是那剧里那个肥胖、急燥、无聊的正义感极强的人。
    现实当中的高拱是一位相貌瑰奇、才高八斗、两袖青风,即不收贿赂(相对除阶和张居正而言,要在明代找一个完全的清官也就只有海青天了)也不要美女的官员。那么他就是传说当中的青天大老爷吗?也不全是,至少就罗承续了解到他自大而孤傲,对权力有着近呼着魔一样的需要。对待他的政治对手不但心狠手辣而且下手极重。所以说他是应当是一个好官,但不一定是一个好人。
    隆庆二年起复之后他就达到了大明王朝里除去丞相之外一个人通过正常手段能够得到了最大权力。同时身兼了内阁首辅大臣与吏部尚书两职。我们应当明白,明代为了抑制一个大臣手中权力过大,通常内阁首辅可以兼任何尚书就是不可以再兼吏部。因为自古以来吏部都挚掌着官同升迁,被称为天官。可想我们的高大人那权力有多大了。
    不过,虽然权力大了点。但是基本上高大人是个能办实事的人。而且罗承续觉得他最大的优点在于善于利用人材。加上这样的一个人对于隆庆帝有着不可估量的能量。所以后来才有了三年短暂的“隆庆改革”。
    改革这个东西一般一提出来总会让人联想到,比如:远一点的王安石改革,马上要来的张居正改革、听得耳朵起老茧的改革开放等等。也就是说是一种打破原有基础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往往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突然的进步,一代伟人的出现;或是改革失败,主要参与人员黯然下台等等。
    但是高拱的改革其实并不是这么激烈的东西。所以历史上这个改革几呼连历史书都进不去。平时更是难以被人了解。毕近上一个皇帝已经把这个国家破坏得差不多了。而该推倒的除阶也已经帮他推倒了。所以到了高拱这里是干点实事的时候了。所以高拱的只是把一些以前败坏的地方重新带回正常的轨道上来而以。但是由于这样还是要伤害一些人的利益,所以罗承续才觉得这可以被称为改革。否则这真的是难与改革掛上边。因为这个改革对于民间来说实在是没有任何的感觉。所以后人有人认为隆庆改革和万历改革实是一场改革中前后衔接的两个历史阶段,这场改革应称之为“隆万大改革运动”。当然这点罗承续并不同意。
    整场改革当中罗承续觉得真正做得好的地方是做好两件事。
    第一是用人。高大人掌握了吏部,当了天官。那哪能不办点实事。于是他“晨理阁事,午视部事”,十分勤勉。并且到任不久即在吏部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察制度:“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每月汇集一次,交吏部由高拱亲自过目。到年终将册籍全部汇总吏部,作为官吏黜陟的依据。可以说张居正之后的改革当中最主要的考成法便有可能是从此得到了灵感。
    同时他还广选人材,明代科举选材都是重用进士,而轻视举人。但是当时天下进士少而举人多。比便达到三比七之差。他以为“崇其三而弃其七”是失措之举,应该进士、举人并用,惟贤是视,量才录用思想非常先进。
    而更让罗承续想不到的是他还有创造之举。举人就选,他又主张“其年貌五十以上者授以杂官,不得为州县之长”,因为州县之长是地方父母之官,责任艰重,必须精力旺盛者才能承担。而明代当官只要上面不进行调动或是下岗的话,那一个官员可以当到死为止。于是高大人首先发明了退二线制的半退休制度。可见其创造力之强实让人汉颜之。
    明代偏远地区生活坚苦,许多官员不想去。高大人又启用当地人在当地为官。并超等擢用。便得马政、盐政等重要的岗位上始终都有终心事事的官员。大明王朝的吏治由此开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件事便是强兵。终明一朝北方边界的游牧民族都是明代的心腑大患。而高拱非常重视此事。见着兵部两个待郎不足用,于是给兵部加了两人个待郎。还重用了一干良将如缥纶、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等人。
    同时他还认为“兵乃专门之学”,但现在兵部系统用员往往“不择其人”,优秀官员将才又常常迁为他官,为此特请准兵部自己选将备才。他提出:储备本兵,当自兵部司属始,边将由兵部司属往任。选得有智谋才力者,不得随意他迁。侍郎、总督应经常对换,使他们熟悉彼此情况,一旦尚书员缺,即可顶任。使得兵部人员始终都是了解兵事之人。不使用外行来指挥行军打仗之事。
    明代卫所制度到了明中后期已经是败坏得不能再坏了,而高拱为了能够让北方军队战力提升,所以还提出“请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兼通武事者,调用有能保惠困穷俾皆乐业者”,充任边方有司,以三年为期,比内地超等升迁。若有军功,不次擢用,总之,“惟以治效,不循资格”。这些都有力地鼓励了戍边将帅和边方有司的进取心。
    正是他的这些举措使得北方常年无战事。再经之后的“掩达封拱”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北方的危险。为后来的万历中兴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两件事情使得隆庆年间真正出现了天下太平的气象。不得不说高拱虽没有除阶的气量。但是他对于大明贡献和价值并不比除阶低多少。他是大明最后盛世的第二个大功臣。如果不是他过于自负的性格,相信以他的能力也是完全有可能进入历史中书,与那些历朝名臣一起被相提并论的。但是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残酷,毕近权力的宝座就只有一个,但是排队的人却有一打。于是历史再次的开了个玩笑。在同一时间里把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放在了高大人的身边。而这个人就是大明王朝最为知名的首辅——张居正。
    历史正在进入快车道当中。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