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第一滴血(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13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借刀杀人
    世事就是难料。
    风云的变幻往往起于刹那之间。
    当刘季兴冲冲地率领几百个喽罗回到沛县的时候,事情发生了逆转。
    县令变卦了,他拒绝刘季进城。
    的确,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这位兄弟不是傻瓜。当他反复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他察觉到了事情的蹊跷,根据他的判断,萧何和刘季都是穿一条裤子的混蛋,他们合在一起,是不是要算计自己呢?里应外合,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不行,与其被刘季和萧何砍掉了脑袋,不如奋起,立刻就砍了在城内的萧何的脑袋,需要被砍脑袋的当然还有萧何的党徒曹参和夏侯婴。
    他低估了萧何的智慧。
    这位久经考验的老公务员早就在县令身边安插了自己的密探。县令刚刚密谋要杀害萧何,一转身,就有人把信息传递给了后者。
    面对县令的屠刀,萧何只能干一件事:逃!他率领自己的党徒曹参和夏侯婴翻过城墙,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然后,这三个人找到了城外的刘季。
    从这一刻起,刘季才真正成了老大,连原来的老大萧何也成了他的部属。让出老大地位,这是萧何打造刘季的必经步骤,他没有黯然神伤,而是欢欣鼓舞。
    所有的人都会为自己能执行梦想中的计划而高兴,萧何当然也不例外。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萧何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回到现实中来,萧何和刘季必须先解决县令的问题,暗着杀害县令的计划已经破产,这也好,不能在月光下杀死你,那我就在阳光下杀死你吧!
    要杀死县令,就必须先攻破县城的城门。
    然而,可不可以不攻破城门就杀死县令呢?
    几乎没有人有这种不着边际的想法,但有一个人就这么想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逆向思维”,有着这种思维的人不是萧何,而是刘季。
    但光有好的想法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好方法来实现好想法,那么好想法就等于异想天开。
    关键时刻,刘季同志展现了他的智慧(叫狡猾也行)。
    所以我常常对人说,千万别老认为刘邦没文化,人家不仅有文化,而且还很有智慧。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遭遇到这位有文化的流氓兄弟,沛县县令算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
    刘季想出了一个对付县令的计谋:借刀杀人。
    工具:一支利箭。
    刘季写了一封帛书,用利箭射上城墙。正是这支利箭夺取了县令的性命。
    难道刘季先生是一位神射手,他用一支利箭洞穿了县令的肺腑,成功地实施了斩首行动?
    没有,那支箭没有射到县令,甚至,没有射到任何人。
    射人,不是刘季射箭的目标。
    真正的关键在于那封帛书,那才是刘季送给县令的致命武器。
    因为那封帛书,就是刘季给城内父老送去的策反书。守城的士兵收到了这封帛书,然后,那封帛书的内容就传遍了全城。
    像传播瘟疫那样迅速。
    刘季同志在帛书上写道:
    天下忍受秦朝的痛楚已经很久了,父老们替县令守城,但诸侯们却要反抗暴秦,屠戮马上就要来到沛县。
    如果沛县的父老乡亲能够奋起杀死县令,从弟子中选出豪杰之士担任领袖(领袖无疑就是他刘三了),以此响应诸侯,那么你们就可以保全全家,这是一条活路。
    如果大家依然死忠县令,沛县的父子兄弟、妻子儿女就会遭遇到义军的屠戮,那就是万劫不复的死路了。
    如果能够选择生,那就没有人愿意选择死。
    如果杀死县令就能够让他们免死,那么,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杀死县令呢?跟什么过意不去,也不能跟自己的命过意不去。
    长官啊,不是我们要杀你,而是你逼我们杀你,谁叫你代表着没落的秦朝呢。我们不想杀你,但我们也不想因为你而被杀。
    沛县的父老兄弟于是集结了起来,士兵们也纷纷倒戈,他们进攻县衙,很快就杀死了县令以及那些非本土的县吏。
    只要你不是本土出身的官吏,你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
    沛县县令死了!你就安息吧,这就是你的命:你不该在沛县做官,你更不该遭遇刘季。
    刘季是要干事业的,谁要阻挡他,谁就得死。
    城门打开了,沛县的父老乡亲载歌载舞,把芒砀山的草寇们迎入城内,他们的首领刘大叔更是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英雄般的凯旋,欢呼吧,父老乡亲。
    人们纷纷推举刘季担任沛县的县令。
    刘季推辞,他说:天下大乱,豪杰四起,领导选错了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是谦虚,实在是能力肤浅,怕无法保全沛县的父老乡亲啊。这是大事,希望你们能选出更合适的人来。
    懂得假意谦让,这是有文化的表现。
    他甚至有模有样地推举萧何出来,说萧大哥是我的好大哥,又是沛县籍的最高领导,他出马,我们大家都有戏。
    然而萧何坚决拒绝了刘季的“好意”,并夸奖了刘季的仁义与勇猛,一句话,县令这个职位就是你刘三的,我们抢不走也拿不动。
    培育刘季,这是萧何的理想,如果他出来领导队伍,那就是与自己的理想过意不去。
    萧何和曹参不想趟浑水,还有另外的小算盘:造反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弄不好就要人头落地,家破人亡,这种高风险的工种还是应该交给刘三这种江湖牛人来干比较好。
    文官们怕冒险,但流氓不怕!
    父老们也说,我们常常听说您的奇迹异象,想必您就是上天安排的贵人,我们通过占卜,也发现你就是我们要拥戴的那个人。
    已经退无可退,他刘季就是当然的领袖。
    众人于是扶立刘季担任沛县的行政长官,雅号:沛公!(再叫刘三,那未免太不仗义)
    这时正好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9月。
    这一年,沛公刘邦47岁。
    我个人认为,刘邦的名字有可能就是在这时确认的。
    人一得志,往往就要改名。电影《高兴》中,刘哈娃一出村,就管自己叫“刘高兴”了。
    刘季一进驻沛县,也管自己叫“刘邦”了。
    沛公刘邦,这是刘季的升级版本。
    (我保留在下文中继续称呼他为刘季的权利,这名字下里巴人,很可爱。)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