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产自救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1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人总是希望的源泉。随着我们的一天天长大,家庭的生活明显地有了好转。我们一家七口就有了三个上班,母亲仍然做着下手活,渐渐地让人看到希望。
    可是,几年自然灾害侵袭,生活非但改善得不明显,而且愈来愈有了压力。
    靠近城郊的市民们都学开了南泥湾,在陶赖河岸两侧人们拿起锨钁开始开荒,家家户户或多或少地开了两畦菜园,业余闲暇好多人都钻进了自己的菜园里,给生活凭添了一分乐趣和支撑。
    我家也开了几畦菜地,种了白菜、萝卜、豆角之类,一家人把那几畦菜看得特别重,像似口中含着的一块冰糖。大家齐心合力地往地里使劲儿,一有空隙不是挑水就是施肥,那些年月里小镇厕所里的粪便也成了宝物,无论什么时候都被人掏得干干净净,甚至令人失笑的是掏厕所也得排队,起五更睡半夜的,仿佛是在抢购珍稀之物。
    不管怎么说总算填补了一些生活中的空白,生活也过得有了些滋味,每日除了上班下班,业余时间又有了一些田园生活,人们心里感到其乐融融。
    好事多磨。社会上的风气总是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正如当时所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人生活中的枝节小事常常要提到政治的高度。人的某一种欲望和兴趣就成了路线问题。
    风常常地刮,大一阵小阵,风言风语的传来,种菜、养鸡、喂猪都是“资本主义尾巴”,好多地方都在进行“割尾”,尤其是农村进行得十分激烈,像阶级斗争一样搞得你死我活。
    多米诺骨牌效应反应得忒快。一些政治上敏感的积极分子很快就行动了起来,除了他们泯灭了那一畦畦菜园外,每天还要跑到菜园里登记造册、丈量、分析、评估,连同每家每户饲养的猪羊鸡犬,俨然一切家畜等个人副业都成了不正当行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反正这一切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东西。
    生活刚刚有了一些好转,就得赶快刹车了。父亲是个十分胆小怕事的人,每天回去念叨:“快不要去菜园了,把那些菜兜子都提回来,省得麻烦。”
    左右邻居的菜地也都荒芜了,要是在先前我们还总是嫌自己的地少,总是怨怪自己什么也是落在别人的后边,看XX家翻了恁大的一块,足足有十来畦,看XX家种的西红柿、茄子、圆白菜有多好!羡慕、赞叹和夸耀人家的辛劳和智慧,先人一步。一俟大家都开始放弃,我们还很惋惜后悔,好好的地,长得油绿嫩翠的苗尽被遭践、蹂躏多可惜呀!
    为了生存人们总是不甘心被天灾人祸所吓倒,父亲的厂子里开始了生产自救。为了渡过三年自然灾害,各个工厂都拿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那个年代人们的温饱问题成了第一要务,吃是第一件大事。父亲作为厂子里的领导,组织工人们买了一些报废了的帐篷,经过再次地加工,去农村牧区换回食品,然后大家均分,适时地缓解了灾荒给人们带来的饥饿。
    农副产品每天都在涨价,几近到了通货膨胀的地步。一斤土豆一元多,一斤烟叶五元,一斤黄米十多元,而且还在天天地上涨。工厂里的衣物也随之水涨船高,可是总也涨不过人们每日所需的食物,工人们的工资非但没有涨,而且生意也日渐萧条,工厂已近倒闭关门了,工人们就要失业,可是嘴却不等人,每天要吃、要喝,尤其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们。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被逼上了梁山,除了白天在工厂里坚守工作岗位外,每天夜里还得出动打闹吃的,凭着自己的那点手艺,去牧民家走家串户地耍手艺,上门乞讨,要吃要喝。路在自己的脚下,却总也走不出光明的道路来。
    为了生存,为了挽救厂子的命运,大家都竭尽了全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萧条的经济把工人们都逼上了绝路,工人们也开始轮流到农村牧区里下乡干活,带着机器和所有的工具,蹲在某一点上招揽生意,或者走家串户叫卖自己的本领。
    我们家去了好几个地方,先是去四乡,呆了一年之久,后来又搬到阿乡、胜利乡、建设乡等地,俨然象似打游击战,住久了就又开始生意萧条,缘是大家都很贫困,吃是第一大事,穿还是靠后。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