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乡的原来主人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金梅的希望全在于儿子金鹏,她希望他一鸣惊人,像大鹏,鲲鹏展翅九万里,像他的名字。儿子的前程是每个母亲的生命,他们迄今相依为命,维持着生计。好心的人毕竟多,不用鄙夷的眼光看她,好多人还偷偷地施舍她。唉!人活下去真不容易。
金鹏冲破了层层障碍终于上了学,今天他特意领着母亲来看这场繁华的场面,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有时记恨母亲,怨恨死去了的父亲——王爷,就像在书中宣传的那样,王公贵族欺压百姓、奢侈无度、骄奢淫逸、腐化堕落。他看到今天的场面,接下了牧民们的施舍,激动不已,他问母亲:“眉母,你们以前也是这样吗?能像今天这样让全天下的人白吃白喝吗?看看人家今天的主人,是多么的大方,共同的好日子,共同的分享,不了怎么可以叫共产主义,真不容易。”
母亲金梅感到羞愧,她有些自惭形秽,她恨自己太贪婪、太残忍、太自私、太眼界短小了。过去这所有都是他的,她却从没这么施舍过民众,今天她什么都没有了,却有了大方,有了爱心,有了被人心疼的感觉,被人爱的享受。这一切似乎有些晚了,时代依然去过,像一场风吹向了东方,云往东——一场空。她无颜回答儿子金鹏的问题,仿佛这是道最难解答的题,“儿子,你要记住我们的教训,以后有了钱、有了权,一定不要自己一个人享用,要好好的和人,像今天的政府,噢?”
不过她转而又想,能够有明天吗?风水还能转回来吗?儿子上学她都费了好多周折、找了朋友、找了政府,她解释说孩子应该是无罪的,应该给他插翅,莫要折断他的羽翼,让他飞翔,哪怕就像那些鸡,仅只飞一点点,也算尽了他的本事。
金鹏这孩子很用功,学习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
旗委副书记姓奇,和金梅位扯起来还算是户家里的亲戚,奇家不分户,明里他们不敢相认,也很少往来,各自心里最最清楚,阶级阵线时刻要牢记,尤其作为新时代主人的奇书记,立场一定要分明,这是党性、原则。
金梅和他年龄仿佛,人又长得漂亮、文静,说起话来和颜悦色,很是动人,只是各在不同的阶级,各为其主。金梅比丈夫王爷小二十多岁,王爷死时她却正在风华正茂的年代,迄今她成了小寡妇,人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不是吗?她的行动似乎受到了人的限制、监视,人们那双极不规正的眼睛,时时刻刻盯着她,那张人言可畏的嘴,就像一把刀子,一张开像要剜她的心,损了一家八代祖宗。中国人就好瞅人家的短处,就好见风就是雨,就好无事生非、蛋壳上还想生蛆,何况有一点点事实。
金鹏已经十岁,该是入学的年龄了,去学校报了几次名,人家不要,说这说那,左推右阻,明里不说,暗里猜忌。阶级这道门坎,很难迈进,政策是既往不咎,重在表现,可谁兑现这一切呢?俨如中国的交通规则,行走一定要靠右边,愈右愈好。这阶级路线正相反,是愈左愈好,愈左愈革命、愈积极。阶级似乎是道门,人分在门里和门外,一旦你被认定在门里,你就成了好人,反之则是坏人。
金梅觉得自己并不是坏人,他认为自己并没做什么坏事,即使有也是丈夫那个年代、那个朝代的罪孽。她入了王爷家的门,才十五年的光景,而且她朝事不过问,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的罪孽显然是不劳而获。他渐渐地明白了过来,仅这十五年的生活,就染黑了自己,就像自己是一块洁白的布跌进了染缸,再也洗不清自己的清白,这一生已经注定,怨只怨自己的命运落在这眼枯井里,没治。她想跳出这火炕,可是又有谁来搭救她呢?一连串的问号。
新来的奇书记,他打听到一点消息,是和她有一点亲戚关系,她好像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点希望,就好似人落了水,哪怕是看见一根能够依傍的稻草。她旁敲侧击试探地问过奇书记的一些家史,八九不离十,家谱真的还是一个,且又不分户,亲不亲在人,认不认在人,但是她认定了一个死理,人必定是感情动物,人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金梅第一次找奇书记还算是顺利,没有让她吃了闭门羹,虽然他没有完全承认和她是一家、是亲戚,却露出了他的起始,水有源树有根,刨根溯源不出三复,但这究竟能起什么作用,用奇书记的话说:“人应该重在表现,出身不由己,道路自己选。反正一顿政治课,一番大道理,讲得金梅晕晕乎乎,不知所以然。不过最终她还是讲了自己的要求,想让孩子入学,不言而喻,是想跳出苦海重新做人。
奇书记答应了她的要求,因为这并不违背党的原则。
生活却并非像今天,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屡屡伴随在脚下,它左右着你的行动,左右着你的生活、甚至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