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红尘客 40、再现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1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自从留任京城后,顾浅君在西城边买了个宅子,离李玄的住处步行约两刻钟,算不得远,两人往来颇为密切。
这段时间李玄忙着叱叱的事,倒是与顾浅君少了许多来往,而顾浅君也没有来找他,不知道再忙些什么,两人在翰林院甚至都没有打过照面。这日在翰林院李玄难得见到他,就拉着他问最近忙什么。
顾浅君颇为犹豫,似乎不知道该不该说。李玄就让他休沐的时候到家里一趟,到时再商议。哪晓得还未到休沐,朝中就出了件大事。
内阁大学士朱赓在家门口发现一张《续忧危竑议》的揭帖,署名为“郑福成”——郑贵妃之子福王常洵当成,上面说:当今陛下立常洛为太子实为不得已而为之,他日必更易;还说用朱赓为大学士,实际是因“赓”同“更”,寓更易之意。这份揭帖只有三百多字,内容却如同炸弹,一夜之间,上至宫门,下至街巷,以传单的形式,在京城广为流传,掀起了轩然大波。时人以其“词极诡妄”,称之为“妖书”。
皇帝震怒,下令东厂、锦衣卫、五城巡捕衙门立即搜捕,“务得造书主名”,第二次“妖书案”由此而起。
《续忧危竑议》指名道姓攻击了内阁大学士朱赓及首辅沈一贯,说这二人是郑贵妃的帮凶。二人大惊失色,除了上折自辩外,为了避嫌,不得不戴罪在家。
因为顾浅君时任翰林院编修,有接触皇帝的机会,李玄很担心他无意间触犯暴怒的皇帝,被当成泻火筒,还没等他找顾浅君叮嘱他谨慎,就听闻顾浅君因“殿前失仪”被叱责。这让他不由恼火,这皇帝无疑在发泄转移情绪。这让他再次意识到封建社会的君权为上。
当晚,李玄就等着顾浅君,邀他一同返回宅院。
顾浅君并没有李玄想象的一副备受打击的模样,而是与往常无异,这让李玄不知该不该说些安慰之语。
两人一路无话,沉默地出了宫门,坐上马车,很快到了家。
草草吃完饭,李玄引着顾浅君到了书房,两人就着高烛相对而坐。
李玄手下不停,抑制住内心的焦急,将茶沏好,放在顾浅君面前,等着他把今天的事情详细说说。
哪知顾浅君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先是拿起面前的茶杯,啜了口茶,才慢吞吞道:“其实今天并没有什么异常。”
李玄急道:“那陛下为什么叱责你?你可知道经过这件事,同僚会如何看你?你就不怕他们排挤你?”
顾浅君轻笑一声,道:“你怎么知道现在没有排挤呢?”
李玄道:“现在?怎么,已经有人孤立你了?”
顾浅君点点头,道:“不错。”
李玄放松身体,靠在椅背上,双臂环抱,嗤笑一声:“没想到党争从上至下,谁也逃不脱,也难怪吏治糜烂了。”
顾浅君道:“你没有发现吗,朝堂里的大臣多数时候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因对方属于不同朋党。这样下去,如何治国,如何为百姓谋利?”
李玄脸上一片漠然,只微微点头。看,党争同样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循环,如同历朝历代一样,代代产生,无可救药,哪怕到了现代社会同样无解。
顾浅君道:“太玄,你一直对朝政漠视,我却不认为你没有报国之心。”
李玄轻轻摇头:“有又如何?遍览历朝历代,现在产生的问题早就产生过了,至今仍然无解。就拿腐败来讲,本朝太祖将贪污之人剥皮填草,够残酷够冷血吧?仍然不能杜绝。你有没有发现每个朝代开始的时候,因为战乱饥荒人口稀少,民间有大量土地分配给农民。随着朝代发展到中后期,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成为流民或成为隐户,国家税收变少,财政吃紧。到朝代末期,吃不饱、养不了家、活不下去的农民揭竿而起,推翻朝廷,再建立新朝。新朝重新走过前朝的路,直至被推翻。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你不觉得这是个循环吗?看透了这一点,让人无法产生报国救国的热情。”
顾浅君沉思片刻,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然而我认为还是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洪水过后,河岸上搁浅了无数的鱼,有个小孩将鱼一条条扔进河里。有人建议他放弃,毕竟河岸上有太多的鱼,且都很微小,他注定无法拯救全部,实在无需如此。可小孩却道:对我没有意义,但对每一条鱼却很有必要。”
李玄眼神闪了闪:“所以你要做那个小孩?”
顾浅君认真地点点头:“不错,我要做那个小孩,哪怕只能救一条鱼。”
这一刹那,李玄心潮澎湃。这个鸡汤故事他在前世读过数次,却没想到在这个封建朝代有个古人有同样的追求,而且认真地去执行。这让他汗颜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动摇,是不是他也应该在这个大周期留下点什么,才不枉多年的寒窗苦读,才不枉穿越一场。一瞬间,脑海里无数穿越封建社会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促进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小说呼啸而过,似乎他不在大周期这么干一次无能至极。
然而打了鸡血,洒了狗血以后,李玄还是原来的李玄,他仍然无法将权势作为第一人生目标,修行、长生的诱惑显然更大。热血澎湃再久还是会冷下来,理性的他、深藏内心的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于是他对顾浅君郑重的道:“顾兄,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只要对百姓有利。”
顾浅君知道李玄已经做出了决定,未来自己将成为其政治、官场上的代表,也会获得其全力的支持。这让他很高兴,毕竟他早就知道李玄的不凡。
他兴奋地伸出手掌,李玄也伸出手掌,“啪”一声脆响,两人击掌为誓,开始了数十年的合作。
“所以,陛下为什么会叱责你?”两人再度坐下后,李玄喝了口茶,将话题转到今晚见面的目的。
顾浅君叹道:“陛下……陛下毕竟不是昏君,他担心今早那事会引发再一次激烈的党争,不想让我陷入其中,这才故意叱责我,以保全我。”
李玄笑道:“难怪你今天会想那么多。想来是对陛下感恩,大有肝脑涂地以报之的想法吧?”
顾浅君浅笑道:“不错。士为知己者死,更何况目前还不用死。”
李玄道:“如果想为百姓多做些事,三年期满你就要考虑外放了。”
顾浅君道:“我计划外放到东南沿海。”
李玄听了这话,心里一动,道:“你知道沿海有个国家华国吧?”
顾浅君看了他一眼,点点头。
李玄问:“你对华国了解多少?”
顾浅君道:“正是因为不了解,才想去那里看看。听说那里的百姓过得普遍比大周好,或许能跟他们学习一下如何施政。”
李玄道:“那你要努力。据我了解,华国与大周施行了很多不同的政策,那里有五年义务教育,不管贫民士绅,孩子满了六岁,不管男女,都需要送进学堂。就这一点就比大周强得多。”
顾浅君道:“不错。听说华国的农具也比大周先进,只是很难运到这边。”
李玄点点头:“不光农具,就是纺织机也比大周先进。听说还有运用水力的大型机械纺织机,比大周纺织最发达的华亭县都要先进。更了不起的是那里男女同工同酬,女人走出家门工作,收入并不比男人少。”
顾浅君叹道:“这是大周远远不及的。”
李玄问道:“顾兄,你该不会也认为男人生来就比女人强、女人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吧?”
顾浅君忙否认道:“怎么会?家母的才学就不逊于家父,却只能困于后宅,我早就惋惜不已了。想来如果家母生在华国,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大儒呢。”
李玄道:“没错。华国不仅在学问上有女性大儒,还有做夫子的,甚至做官的呢。”
说着,他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手中的扇子猛地拍了下手心,道:“顾兄,我一定要去华国见识见识。或许散馆的时候我也应该谋求外放,就到大周与华国的边境为官吧。”
顾浅君道:“好,说好了,我们一同去南方做官。”
李玄道:“我没问题。不过你应该知道,我在权势上野心不足,动力缺乏,就看你的了。”
顾浅君笑笑,端起茶杯,敬了敬李玄。李玄也拿起茶杯,两人轻轻碰杯,各自饮尽杯中的茶水,随后一同哈哈大笑起来。这会,朝中什么“郑福成”,什么续忧危竑议,什么党争,统统让他们抛诸脑后,两人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似乎看到了未来并肩而战,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为治理好属地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场面。
这是个神奇的晚上,多年后二人每每想起,都不禁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