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岁(上)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9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对于七岁之前的事我实在是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从原来的家搬到这院子来的时候我正在妈妈怀里睡觉,迷迷糊糊地看到有人在搬家具,之后就住进了那个院子。
七岁的时候我终于记事了,也开始上学。正是那个时候,我开始了解院子的一切。
我家的老宅子位于院子的北部,但是奇怪地很,大家都管院子的北边叫后院。管院子北边的大门叫后门,后来听爸爸说北京院子都是应该从南门进从北门出的,因此北面自然就是后院。
我家的宅子还不是最靠北的,如果从后门进来的话,顺着最左边的过道走,第二个口右拐进来的第一栋就是我家的老宅子。再往里走的话,右手边是一排很久都没有人住的房子,左手边是前排背对着我家的房子,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房子的地基都很高,因此总是挡住射进老宅子的阳光。走到头又是两户人家。这条横着的过道还是中院和后院的分界线,因此,我家是属于后院的。
正对着我家的是一个半米高的长台阶,和前排房子相连。冬天的时候由于要自己生火的关系,妈妈总是把蜂窝煤堆在台阶上。
如果进了后门在第一个口右拐,就进入了后院的主体部分——那里错综复杂,大体说来就是中间有一颗大树,房子都围在它周围,总的看是圆形。
我七岁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香港回归了;我家装修了。
记得那时候九月份刚上学,已经过了香港回归的日子,但是班主任周老师还是教我们画香港的紫荆花区旗。我只觉得很有意思,并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东西,以至于之后一见到紫荆旗总会很兴奋地说:“我一年级的时候还画过呢!反正叫什么什么旗……”
由于我上学的缘故,爸妈终于决定要给老宅子内部装修,并为我做个大书桌和书架。弄了大的隔断把客厅一分为二,大的那边当作客厅,小的那边放爸妈的床。隔断上装有磨砂玻璃,一块一块整齐地排列着,听妈妈说还是日式的。整体的装修和家具都选用了当时流行的风格,我最欣赏的是客厅一进门左角的那个酒柜,做得很有风格,上面一层一层放了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洋酒,还有一个小嘴大肚有点扁的金色酒壶。我当时淘气,总会往里面装上可乐,然后装着大人喝醉的样子说:“好酒啊,好酒!”过完瘾以后会仔仔细细地刷干净,不让爸妈发现。
装修期间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木工工人,很朴实的样子,好像也就是二十多岁。白天他们在耳朵上夹上一只铅笔,兜里揣上卷尺,开始工作。晚上我们上学下班回来了无奈只能暂时住在半成的家里,而两个工人哥哥则住在老宅子旁边的一间旧房子里。渐渐地我跟两个哥哥熟了,会看着他们工作,顺便炫耀炫耀我在学校得的小红花,他们总会笑笑,然后又低头工作。到了晚上要睡觉了,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到两个哥哥的房间,做在他们床上,然后玩起他们的手电筒:先把手电筒扣在凉席上,发现虽然没光了但是会出现一道光圈,拿起来就又可以照明了,我幼稚得觉得真是很神奇。而每当我把手电筒扣过去四周一片漆黑的时候,其中一个较胖的哥哥会吓唬我说:“小心有鬼呦!”说完还“啊”地大叫一声,我真的会被吓到,捂着眼睛不敢往周围看,直到妈妈催我去睡觉了,才放开手电筒,离开那个房子。
很快地,家里装修完了,两个哥哥也走了。那时我偶尔会在刚装修完的角落里发现些许锯末,便想起那两个人,虽然只在一起待了很短的时间,但是留给我的回忆是美好的。我承认,装修工人的地位是不高,现在许多人都拒而远之,很多家长会把孩子拉得离他们远远的,可是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在意这些。
一年又一年,老宅子之后再也没有装修过,我想就算再装修,工人也不会住在那里了。那间房子渐渐被爸妈放上了不用的杂物。日久天长,里面结了蛛网,落了尘土,期间我只进去过几次,样子已经大变,但我还会想起里面曾经的两个人和那个手电筒。
终于到最后,没人会打开它门前的锁,它也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储存着许多旧物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