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来凉薄是官场,幸有《扫花》酬知音:清代伶人轶事三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6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三
刚唱了半阕,平阳中丞大哭,某伶就止住声音,不再唱下去了。两人相对,眼泪就像穿起来的珠子,断不了线。
打这以后,某伶每天早晚都会来狱中,看顾平阳中丞的冷暖,伺候平阳中丞的饮食,比那些孝子对亲人的侍奉还要周到。
平阳中丞行刑当天,某伶为他准备了棺椁,将他厚敛。之后,他又全权负责,安排护送平阳中丞的灵柩和妻子儿女一同返回故里。他还为平阳中丞的眷属准备了家居的费用,估计这些费用够她们以后的生活用度后,他才放心。
后来,某伶的去向无人知晓,也无人知道他的结局如何。
人常说:知己难求、知音难觅。这天下,
也只有对知己的感怀,才会让人没世难忘。
可惜的是,平阳中丞只够当某伶的知音。他要是能当民众的知音,那该有多好啊!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唐李德裕对贫寒士子的爱护,竟得如此高誉。
呜呼!
李德裕的高德,真是让人想见其风采啊!
这又是怎样的人物啊!
至此,某伶与平阳中丞的事情已经讲完。
这里,再来补充一下文中相关资料。
巡抚。
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是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得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权,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须知,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
承宣布政使。
承宣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清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一般省里设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
中丞。
中丞,官名,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御史中丞。中丞因居殿中而得名。掌管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因负责察举非案,所以又称御史中执法。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唐、宋两代虽然设置御史大夫,也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工尺。
工尺,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也是乐谱上各个记音符号的总称。符号各个时代不同,现在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中国传统音乐中,在笛上翻七调的宫调系统。唐、宋以前,俗字谱(燕乐半字谱,或称古工尺谱)一般用固定唱名法;歌舞伎音乐被戏曲音乐代替以后,近代工尺谱为适应不同角色采用同一唱腔的需要与便利,逐渐改用可动唱名法。由此,应运而生的即工尺七调。这种民间宫调系统,重宫而不重调。七调只为表明调高(宫音位置)而设,其调式涵义一般只隐藏在“煞声”(具体曲调的结音)中。
李德裕。
李德裕(公元787年~公元850年),字文饶,唐代赞皇(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宰相李吉甫之子。少好学,以父荫补校书郎,唐穆宗时,擢为翰林学士,累迁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常常援助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后被被贬为崖州司户,士子们都为此垂泪。当时有人作诗云:“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