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良将冯子材:战场之上,不畏法国军队;史书面前,敬畏直言记载三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三
    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仔细检点冯子材的生平事迹中,他也有让人觉得十分可笑的行为。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叛将李扬材在越南作乱,谋划着要侵犯清廷的粤、桂边地。粤、桂总督上奏朝廷,请派冯子材统领诸路人马,出边关督战剿叛。
    冯子材受命之后,统领人马,奔赴粤、桂边地,大破叛军。李扬材被剿灭后,冯子材凯旋入关。
    清廷对冯子材的战功大加赞许,赏赐优渥。
    此次战功,在赏赐给冯子材的物品种,有一部朝廷新编撰的书籍,书名《平定粤匪方略》。
    在这部书中,记载有冯子材的事迹。书中关于冯子材没有归顺清廷之前的事情,记载得非常详细,例如冯子材在没有投诚之前,他是如何地与清廷的官兵进行激烈地斗争等。关于冯子材的所有事情,书中都未曾避讳,直笔书写,没有隐晦。
    冯子材读完这部书之后,看到书中对自己的过去直言不讳,他心中非常不好受。
    思来想去,冯子材为了《平定粤匪方略》中所记载的自己过去的种种,专门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
    这份奏折的大体内容如下:
    臣年少时节,因家境贫穷,衣食无靠,为饥寒所迫,误入叛乱之徒的队中。这其实就像夏桀的犬儿向唐尧狂吠一般,一切少年时的作为,皆非出于本心。
    自臣投诚以来,二十年间,凡东南有兵事起,臣皆每役必从。臣之所以在阵前奋力拼杀,不顾死生,就是希望能够救赎以前的过错,附骥于朝中忠义之臣的行列。
    朝廷所赐《平定粤匪方略》一书,臣已恭读。此书,对于臣以前的种种事迹行为,记载甚详,巨细靡遗。臣深知,史官载记,其天职就是信实,当然应当据事直书。但是,臣伏读之后,总是觉得异常惭愧,无法作人。
    臣斗胆,不知朝廷可否悯臣之忠恳,大开天恩,念在臣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份上,把臣的往事一笔勾销。
    臣恳请朝廷,命令史官,将《平定粤匪方略》一书中,凡有“冯子材”三字的地方,均在“材”字上增加一笔,改作“林”字。
    若朝廷依臣所奏,则臣对朝廷的真诚感激,就会更大、更深,以至于无极。
    冯子材上疏请求朝廷修改《平定粤匪方略》、隐去自己名字一事,如果是发生在文官身上,那么,一定会立即遭到朝廷严厉的谴责与处罚。
    当时,冯子材上疏之后,朝廷念在他曾经亲历战争,屡立大功,并且,考虑到武将对朝廷的掌故了解不多,并没有对他做严厉的处分,仅仅降旨对他进行了斥责,但是,降旨中更多的还是对他的宽慰。
    这里,再补充介绍一下分冯子材其人
    冯子材,生于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享寿86岁。
    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
    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
    历任广西、贵州提督。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公元1851年~公元1861年)年间,从向荣、张国梁攻打太平军。
    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被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击毙法军74人的镇南关大捷,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
    甲午战争(公元1894年,农历甲午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
    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去世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另外,再简单说一说《悔逸斋笔乘》作者李岳瑞。
    李岳瑞(公元1862年~公元1927年),字孟符,陕西咸阳庇李村(今属咸阳市渭城区)人。清德宗光绪八年(公元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
    自幼跟随刘古愚读书。曾受到光绪帝重用。
    “戊戌维新”期间(公元1898年,农历戊戌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组织关西学会,积极参加保国会活动,是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间联络的重要人物;常把朝廷重要情况转告维新人士及国闻报馆,宣传变法维新主张,主动承担《时务报》在京募捐收款与发行工作.扩大维新宣传;将《时务报》每期寄刘古愚100份,扩大维新在西北影响。
    变法失败,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年10月被革职.回咸阳家中赋闲。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经张元济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农历辛亥年)后,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
    晚年回归故乡,著有《国史读本》、《春冰室野乘》三卷、《悔逸斋笔乘》、与梁启超等合著《中国六大政治家》等。
    (全文结束)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