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陈寅恪先生笔下的女侠名姝:河东君柳如是小传之从柳如是到柳儒士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9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柳如是小传之从柳如是到柳儒士
    清朝立国不久,为了收买人心,也为了笼络读书人,所以,清廷实行了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在历史上很多朝代立国之初都采用过,那就是:招纳录用前朝的年高望重者。
    作为前明旧臣的钱谦益,因为声望和实质影响力,他也在清廷的征召之列。
    关于征召,关于朝代交替时的读书人,这里简单说一下。
    统观历史,在朝代交替之际,读书人的表现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种是在战火中斗死;
    一种是看朝廷陨落,自尽死;
    一种是在新朝建立以后,至死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一种是降节作了新朝的官。
    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前三种人都是被肯定的,后一种是被指责的。
    前文提及,钱谦益曾经是明廷殿试中的探花,是天子门生中的排头兵。按说,忠臣孝子的理念、读书人的信仰、气节、坚持,钱谦益是应该有的;而且,钱谦益应该有的这一切,更要比一般读书人更突出才是。
    可是,事实是,钱谦益竟然接受了清廷的征召,还入朝为高官。清世祖顺治三年(公元1646)农历正月,清廷任命钱谦益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钱谦益的行为,在传统观念上,是完全无法被认同的。所以,钱谦益就背了“江浙五不肖”之首的名声,被当时的士人所痛骂和鄙弃,被后世的人多多批评,也全在情理之中。
    当时,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钱谦益出仕清廷;无论,以后的人如何看待历史;这里必须支出的是: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是什么时代,作为读书人,一定要有读书人的信仰、一定要有读书人的气节、一定要有读书人的坚持。
    没有信仰,就没有人生理念;
    没有气节,就失掉铮铮铁骨;
    没有坚持,就无法守护真理。
    钱谦益被清廷征召之后,并没有作多久的官。
    顺治三年(公元1646)六月,钱谦益称疾乞归,返回南京。清廷命巡抚、巡按随时监视并上报钱谦益的情况。
    随后,钱谦益携柳如是返常熟。
    至此以后,钱谦益专心学问,以著述作文为主要职事。
    柳如是随侍在钱谦益的左右,她的很多精力都花费在读书上。
    读书,使得柳如是的才学更加增进,也使她更有文人的风范。很多时候,她都放纵不羁,不为既定的规范所束缚。
    钱谦益归乡之后,那些希望通过文章进入仕途的人,都纷沓跌至,来钱家聚会。
    这期间,柳如是也不回避,她常常参加这些诗文游乐之会。在这些场合,柳如是都会出来和大家一起酬唱应对,有时候,她头戴貂裘帽、足蹬锦缎靴;有时候她身着道袍、肩披霞帔……。
    除诗酒高会之外,那时,柳如是还会乘坐肩抬的竹轿往客舍去拜访客人。
    良好的学养、颇佳的口才,使得柳如是在和那些个文士名流谈论之时,表现优异:
    她清晰的辩论,如同泉水流过,轻清悦耳,动人心魄;
    她高谈阔论起来,见识的广博、寓意的深刻、机锋的暗藏,令人目不暇接。
    在那些往还论辩之中,即使是那些个大名鼎鼎、享誉一时的人物;即使是那些个英气勃发、能异贤达的才士;即使是那些个才德过人、成名已久、老成持重的前辈;他们之中,都没有多少人能够从柳如是跟前胜出,能够让她理屈词穷。
    对于柳如是的这些行止,钱谦益从来不会有半点芥蒂,他还常常会对大家介绍说:
    “大家不要见怪,这位是我最优秀的入室弟子,她也是我最好的文书掌佐。”
    因为这些,钱谦益还戏称柳如是为“柳儒士”。
    (本篇结束,后续更精彩)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