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清王朝的外交内斗:阻开铁路的外交官刘锡鸿纪事中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4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中
因为朝中有人支持,刘锡鸿更是接连上奏朝廷,诬陷郭嵩焘。
对于刘锡鸿的诬陷,郭嵩焘非常愤怒,他竭力为自己辩护,并因此而萌生了浓烈的退隐念头,多次上疏,请求回国。
在刘锡鸿与郭嵩焘的争斗中,李鸿章当然支持郭嵩焘(李、郭均是文正公曾国藩门下的人物)。李鸿章密告郭,说是朝廷将以李凤苞取代刘锡鸿,出任驻德国公使,要求郭勿称病乞退。同时,李鸿章还劝郭,千万不能公开与刘决裂,让外人看笑话。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2月底,清政府任命郭嵩焘兼任出使法国钦差大臣。
刘锡鸿等人未达目的,不肯罢休,对于清政府对郭的新任命,他们更是气愤难忍。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5月6日,刘锡鸿列举了郭嵩焘的十大罪状,甚至诋毁郭嵩焘说:
“向英人诋毁时政,谓中国将作印度,或被吞并于英俄。”
(向英国人诋毁国家当下的局势,妄议朝廷,说是中国可能成为下一个印度,可能会被英国和俄国吞并。)
还说:
郭嵩焘不用茶水,而是改用银盘盛糖果、乳酪等款待洋人。
郭嵩焘想学外语。
等等。
这些全都是罪过。
刘锡鸿所列举的这些“罪证”,清政府的总理衙门无法核查,不能全信,又不敢不信,左右为难。
面对驻外使臣之间势同水火的矛盾,清政府的总理衙门也感到难以处理。就此事,他们几次征求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当然是坚持为郭嵩焘辩护。
清政府的驻英大臣与驻德大臣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闹得满城风雨,始终无法调和。在刘、郭二人“内耗”日甚一日、反郭拥刘者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清王朝最终只能决定,将郭嵩焘免职调回。当然,这并没有让那些敌视郭的人满意,不少人还想将郭嵩焘查办治罪。
李鸿章在得知事情已无法回转之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7月10日,他专门致信总理衙门,信中强调:
“惟英使一席,关系綦重,名位既须相称,才望亦要兼优。筠仙尚为英人所推许,颇难为继。”
(驻英国大臣这一职位,关系重大,他的社会名声和个人身份必须相称,他的才能和声望也要同样优异。筠仙——郭嵩焘尚且能够被英国人推许,要再找这样一位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人来,一时半会,恐怕是有些困难的。)
一方面,李鸿章是在为总理衙门选人建言;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为郭嵩焘美言,是在间接反对将郭治罪。
同时,在这封信中,李鸿章还借一位德国人之口,批判刘锡鸿是:
“职任名望俱卑”
(才能声望都不怎么样)
并指出,刘在德国
“不甚见礼于当路”
(并不被派驻国的主事者待见)
因此,对于刘能否胜任外交工作,李鸿章在信中表示了很大的怀疑。
最后,李鸿章在信中还明确说出了自己对刘的处理意见,那就是:
可“暂留”,但“将来似宜撤换”。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8月25日,清政府下令将驻英公使郭嵩焘、驻德公使刘锡鸿同时召回,并由曾纪泽(文正公曾国藩之子)、李凤苞分别继任。
清朝廷本来还打算将郭嵩焘查办治罪,后来,在李鸿章、曾纪泽等人的反对下,最终不了了之。
回国以后,刘锡鸿继续担任光禄寺少卿,最后,他因为批评攻击李鸿章“跋息不臣,俨然帝制”而被慈禧太后革职,后于1891年逝世。
刘锡鸿的事,到这里,似乎该结束了?不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