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四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52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宣帝第二次看到蒋涵是在两个时辰后,那日下午,蒋涵来拜见他。
蒋涵当时已换了一身青灰色锦袍,束了发,发髻上插着一根青玉簪。举手投足自信从容,俨然是一位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待他叩拜完起身,宣帝见了那张脸却又是一惊,那俊美无俦的脸分明和方才的红衣女子一模一样。
蒋涵和蒋思仪是孪生姐弟,长得一模一样,两人的性子却并不相同。蒋思仪性烈如火,是个极易较真的人。而蒋涵则素来随性,虽然有些清高自傲,但对自己的孪生姐姐却是百依百顺,照顾有加。蒋思仪那天上午扮成蒋涵的样子出门会友,留下蒋涵只能装成姐姐,替她瞒着定国公和长兄蒋涛。
蒋涵此刻自然也认出了宣帝,但他扮成姐姐在花园里荡秋千这种事怎么可能去让别人知道,所以坦然自若地站在一侧,脸上全然看不出丝毫迹象来。
随后定国公带他们参观了一下山庄各处,最后到了作为书房的竹影斋,屋外竹影扶疏傍着几处假山石,是一处十分安静清雅的所在。众人便在书房内坐了聊天休息。
定国公此刻想起蒋涵失踪了一个上午,忍不住训斥了他几句,家中有贵客居然还在外面浪了半日。
蒋涵早有准备,面不改色地说自己上午与朋友在诗画社作画。说完差自己的书童把一早便准备好的画取了来。
蒋乘风见了,便接过来展开看。宣帝等好奇,自然也围了过来一同观看。
却见那画上些许水草青苔间,一只肥猫正趴在岸边低头戏水,水中有两条游鱼,其中一条正欲离去,另一条却对那猫儿白眼而视。无论布局,用笔还是着墨都极为老练,挥洒自如,一气呵成。除了落款却只题了一个戏字,也不知是猫儿戏鱼还是鱼儿戏猫。
首辅陈平见了忽然咦了一声,看向定国公问道:“早听说金陵三少之一的踏雪公子书画双绝,难不成竟是说的贵府的二公子?”
定国公老脸微红,尴尬道:“小儿喜欢舞文弄墨,被时人谬赞了。”
宣帝因爱极了那幅画,便索要了下来。
定国公长子蒋涛见此便笑道:“爹也不必谦虚,二弟的书画本就是极好的,只不过他那个踏雪公子的名头来得太没道理,那一套踏雪折梅剑法,中看不中用,全无半点威力。只能骗骗那些不懂武功的书生之流。”
陈平点头道:“老夫倒也听说过这踏雪剑法,听说可是相当惊艳,至今还在茶楼酒馆被人津津乐道。”
蒋涵笑盈盈拍了下大哥的肩膀小声调侃道:“我那套剑舞,本就是为了吸引眼球的,自然怎么好看怎么来。我舞得恣意畅快,旁人看得赏心悦目便是,要那么多威力干什么,又不用它去杀人。除魔卫道的事情,有你和爹就够了,朗剑的威力够大吧,你到街上去耍一遍,看有几个女孩子会停下来多看你一眼啊。”
宣帝见他那一笑,气息便忽然窒了一下,又听他这般厚着脸皮一番胡说,也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对他的无拘无束羡慕到了极点。
宣帝于是缠着蒋涵要看他的踏雪折梅剑法,蒋涵笑着说:“如今三月,却叫我去那儿踏雪折梅去?莫如哪天陛下随我去桃花涧走一趟。“
几日后,宣帝在桃花涧的桃花林中,亲眼见到了蒋涵如何一袭浅绿春衫,在那一片盛开的桃花下舞剑弄箫,他的身姿翩然灵动,矫健朗练,那张俊美绝伦的脸上带着散漫而自信的微笑,仿佛万千春光,都只因他一人而绽放。
宣帝直到和蒋妃成婚后才发现,即使有着一模一样的容颜,但他爱的,从来都只是那个在秋千上,在桃花下笑得恣意张扬的蒋涵。
……
宣帝再次见到蒋涵是在两年后,宣帝与蒋淑妃的儿子赵斌周岁生日的那天。蒋涵受定国公所托到京都给赵斌庆生,送生日贺礼。
宜春宫内,铺着锦垫的紫檀罗汉床上,蒋淑妃正微笑着盘腿坐在一侧,低头做着针线活,她手里是一个做了一半的虎头小帽。
中间的案几上放了些零食,茶水和一个竹编的针线篮。
蒋涵坐在另一侧,身上一袭素色绸缎长衫,外面套了石青色织锦大氅,正扶着刚刚一周岁的小外甥赵斌在自己膝盖上蹦跶。
赵斌的小手里紧紧攥着一条白玉的小鱼儿。适才抓周时,赵斌什么都没选,偏偏把蒋涵腰间折扇上悬挂的两条小鱼当成了目标,抢了一条攥住不肯放。蒋淑妃和蒋涵哄了半天也没能让他放手,最后蒋涵只好把那玉鱼解下,算是送给这个小外甥当礼物了。
蒋淑妃睨了蒋涵一眼,笑盈盈道:“那鱼儿本是一对,如今给了斌儿一条,我看日后阿涵若有了闺女,倒正好给我家斌儿当媳妇。”
蒋涵失笑:“姐这话说的,莫说我还未想过婚娶之事,便算找到了心仪之人,怎知便生个闺女而不是儿子?”
蒋淑妃毫不在意:“是儿子便再生呗,一个不成二个,二个不成再生第三个,总要把斌儿的媳妇生出来才好。”
蒋涵给了她老大一个白眼:“姐这是把你弟妹当什么在使呢?”
蒋淑妃呵呵掩嘴笑道:“阿涵这是还没找到正主,就已经开始心疼那人了么?”
蒋涵微怔,自己也觉得好笑,不再理会姐姐,开始锲而不舍地教赵斌叫自己舅舅。
于是蒋涵:“舅……舅。“
赵斌:“啪,啪。“
蒋涵:“舅舅。“
赵斌:“哒哒哒。“
蒋涵:“不对,是舅……舅!“
赵斌:“……哒,哒。“
蒋涵无奈败退,皱着鼻子睇了眼一旁的蒋淑妃,纳闷道:“这熊孩子怎么这么小就喊打喊杀的,到底是姐生的,还是大哥生的啊?怎么比灿灿还喜欢打架?“
蒋淑妃放下手里的活,抄起一个靠枕往他扔去:“死阿涵,你才熊呢,呆熊,笨熊!会不会说话啊,不懂不要乱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刚开始只会几个简单的发音而已。你自己小时候不也一样。“
蒋涵不以为意地切了一声道:“怎么可能,我可是一岁就会吟诗了。“
蒋淑妃失笑,白了他一眼,拿了针线篮里做好的鞋垫往蒋涵头上拍:“一岁吟诗,你一岁还没断奶呢!天天扒拉着奶妈赵嬷嬷讨奶吃。“
蒋涵揉着脑袋直喊冤:“我哪有。姐跟我一般大,可不能说这种瞎话。“
蒋淑妃呵呵一声,端了茶杯啜了口,道:“怎么没有,赵嬷嬷一直说你那机灵劲都是靠喝了她的奶。你记不记得五年前年她家狗子去办年货结果钱都被人坑了,赵嬷嬷当时就老郁闷了,说就是因为奶水都喂了你,自家的狗子都没吃到多少,所以才那么笨容易上当。“
蒋涵红了脸,窘道:“赵嬷嬷年纪大了,这些年脑子又不太清醒,她的话你也信。“
蒋淑妃放下茶杯,把儿子从蒋涵身上抱起来,在他的小脑瓜上大大亲了一口,得意地道:“就因为不清醒,才说的都是大实话呢。“蒋淑妃抱着赵斌,那种为人母的幸福和骄傲怎么也掩饰不住。
蒋涵想了想,还是闭嘴不说了。好男不和女斗,好男不和女斗,再说下去,不知道还能扯出什么他小时候的丑事来。从怀里取出一本书来,递给蒋淑妃,淑妃拿过来一看,是她以前经常翻阅的《易安居士文集》,不觉笑了笑,道:“怎么把这个拿来了?“
蒋涵此时神色凝重,轻声道:“里面是爹给斌儿的。“
蒋淑妃一怔,翻了一下书,见到夹在里面的书签,脸色便也有些异样了:“怎么能给斌儿,这是蒋家的……“
蒋涵笑了笑:“姐也是蒋家人,爹说令和阵法威力太大,留在民间容易引招人觊觎,若是落到心怀不轨之人手里,便是祸患世人了。不如由姐先收在宫中,不过这令和阵都是当年蒋家用血咒而得,启阵催阵都需要蒋氏血液,斌儿是你和皇上的骨肉,将来自然能启动阵法,给他再合适不过。爹自从那一战,元气受损,这两年经常卧病在床,所以我觉得这东西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用。大哥的朗剑已如火纯青,足以在江湖立足。“
蒋淑妃听了不由问道:“大哥他们还好么?”
蒋涵道:“都很好,大哥的长子蒋灿刚四岁,你知道大哥那性子,好像男孩子若不习武,仗剑守国门就是大逆不道,现在就开始让灿灿扎马步,弄得小家伙每天委屈得跟什么似的。不过大嫂如今又有了,明年我们就该又多一个侄子或侄女了。”
蒋淑妃看着一脸淡然随意的蒋涵,问道:“那阿涵你有什么打算?爹的东西都给了我和大哥,你呢?“
蒋涵一愣,随即明白了蒋淑妃的意思,不免觉得好笑起来:“我需要这些么?姐还不知我的性子,这种凶杀利器,我素来都是敬而远之的。我想要的不过是任意逍遥的日子,没有利益和野心,没有争斗和流血,隐迹于名山大泽之间。“
蒋淑妃垂首想了想,也是如此,自己这个妖孽的弟弟,自然不是常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也不再推辞,自己儿子将来未必会去争什么皇位,但有这个东西自保也是好的,便起身将书放到一旁的书架上。
等蒋淑妃重新坐回原处,低头闷了片刻,终于还是幽幽地问了一句:“他还好吗?“
蒋涵抬眼看了眼姐姐,虽看不出什么,却也知道蒋淑妃问得是谁,不由轻唏了一声道:“你一出嫁,他便也离开山庄,听说去了天目山的一家寺庙剃度出家,法号了因。“
他们所说的是蒋乘风的关门弟子慕容羽,慕容羽与他们年岁相当,三人自幼一起长大,关系最是亲密。随着时间推移,年幼时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变成了青涩懵懂的初恋,只是这份恋情却只是单方面的。虽然慕容羽对蒋思仪一往情深,无奈蒋小姐那时的心思却全然不在情爱方面,三天两头扮成弟弟的模样拉着慕容羽出去以琴会友,谈诗论画。而慕容羽又是个把什么都藏在心里的人,以为自己只要守候得足够长久,总能等到蒋小姐开窍的那一天。谁知等蒋思仪年纪稍长,总算稍稍明白了一些慕容羽的心意,却偏偏正赶上宣帝提亲,于是那段恋情还未及开始,便扼杀在萌芽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