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八章 两手准备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2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正月初七,斡离不率领金军骑兵到达东京城外。他们没有立刻攻城,而是直奔京城西北郊,抢占一个名叫牟驼冈的地方,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牟驼冈,乃孳生马监之所,即繁殖幼马的一个地方。存储在那里的草、豆等牛马饲料,堆积如山。而且,那里地势险峻,三面环水,如同沙洲,前枕雾泽陂,可作屏障。占据此地,易守而难攻。
抢占牟驼冈,很显然是郭药师建议并引导而去的。几年前,郭药师来京觐见宋徽宗时,宋徽宗曾安排人员陪他在此打过几场马球。所以,郭药师对此处的情况比较熟悉,知道此处可作结寨之用。金军占据此处可谓一举两得,一得地利,二得军需,为下一步攻城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天,京城内所有城门全部关闭,城内实行戒严。守城官兵都进入各自的阵地,严阵以待。
而在城外,方圆数百里之内,老百姓闻听金人来了,纷纷离家逃难。有些不法之徒,趁混乱之际,十百为群,结伙为盗,于路途中公开进行拦截与抢劫。为顺利劫掠钱财,那些歹徒甚至诈称自己是金人。
在城门关闭前,有数万市民从东水门跑了出去。他们扶老携幼,沿着汴河往东而逃。他们中几乎有一半人,遭到了那些自称是金人的歹徒的袭击与杀掠。那些歹徒还在城外放火焚烧房屋,光焰烛天,连夜不止。城中人以为,那些火都是金兵点的,所以对金兵既心怀恐惧,又十分痛恨。
不久,斡离不派出的使者,与去年十二月中旬出使金军的给事中李邺,一同来到在万胜门外,要求打开城门入城。李纲得到报告后传令:“敢辄开门者斩!”
李邺于是向驻守在万胜门一带的宋军喊话说:“我是李邺,我要回城觐见皇上,请皇上派人前来议和。”
首先提出议和,这是斡离不的军事谋略。他一方面提出议和,迷惑宋朝与宋军,另一方面却又在悄悄组织军事进攻。
驻防万胜门的宋军主将是何灌,他得知金人有议和之意,立即进城向宋钦宗做了汇报。宋钦宗下旨:“让李邺单独回城,金使暂留城外。”
宋钦宗想了解一下金人究竟是何意图,然后再决定是否允许金使入城。
李邺回城后,向宋钦宗以及李邦彦、张邦昌等宰执大臣汇报说:“金兵强大,敌强我弱。贼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朝廷宜速与之讲和。”
李邺这番话,让宋钦宗与他的大臣们对金军顿生恐惧心理。宋钦宗决定,做两手打算:一方面要坚决守卫京城,不能让金军攻破;另一方面也要谋求讲和,最好能用和平方式让金人退兵。守城需要依靠李纲,而和谈则需要依靠李邦彦。
李邺盛称金军强大的那番话,很快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六如给事”。
李邺此次出使,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金军刚入河北境时,“且贪且惧,日行不过一舍。”遇到李邺后,金人始知宋朝皇帝有求和之意。而且,李邺又在言谈中说及宋朝军事弛备,金人这才敢大胆南下,郭药师这才敢昼夜急行一百五十里,突袭浚州黄河大桥。
宋钦宗指示李邦彦与张邦昌:“赶紧派人出去,接金使入城。”
李邦彦与张邦昌于是回到都堂,商议人选。可是,商议了半天,也没物色到合适人。李邦彦说:“仓卒间,真还一下子找不出个担大任者。”
张邦昌说:“以太子右谕德侯栖筠为正使,怎样?”
侯栖筠曾给宋钦宗当过老师,李邦彦当即同意。于是,派人将侯栖筠召至都堂。可是,向他交待完任务之后,转眼间,不见了侯栖筠的人影,不知他到哪里去了。
这可急坏张邦昌,正准备派人再去寻访时,恰好看到尚书驾部员外郎郑望之走进都堂。张邦昌上前一把拽住,对李邦彦说:“郑郎中在此,他可以前往。”
郑望之本来是要去太仆司选马,路上遇到兵部尚书路允迪。路允迪说宰相找他,于是带他来到都堂。
当时,内侍任珪正好站在一旁,张邦昌对他说:“公可回去禀奏皇上,说已差驾部员外郎郑望之前去。”
郑望之不解地问:“不知何事?”
张邦昌回答说:“刚才得到何灌奏报,说金人已到城北,他们请朝廷派遣使人出来劳军,很可能他们要提出谈判。”
郑望之想了想,说:“我请求觐见皇上,得到圣旨才能出行。”
张邦昌朝郑望之瞪了一眼,说:“有甚旨?你且先往军前看看,打探一下金人有何想法。”
正在这时,任珪与另一名内侍匆匆跑来传旨说:“皇上令郑望之假借尚书工部侍郎身份,充奉使大金军前计议使,副使由亲卫大夫康州防奭使高世则担任。”
事情很紧迫,必须马上出城。对于郑望之来说,这个任务来的太仓促,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包括宰执大臣在内,所有官员都是慌里慌张的。郑望之也来不及去往国信所,拿取作为侍郎应有的鞍马与袍带。
张邦昌让一名小官吏取来公服,给郑望之穿上。路允迪借给他金带、鞍辔和狨坐,并扶他骑上马
郑望之与高世则从安远门登上城墙,只见何灌的人马驻扎在城墙脚下。郑望之与高世则缒城而下,来到何灌帐中。何灌从军中找来一个喊话声音很大的人,让他朝河对岸的金军喊话说:“朝廷遣工部郑侍郎前往军前奉使,可遣人来对话。”
不多时,只见一个身穿紫袍的人走出军帐,自称太师。接着又走出一个身穿白袍的人,自称防御使。穿紫袍的是燕京人,名叫吴孝民,穿白袍的是金人。他们手举马鞭,与郑望之遥相揖礼。
郑望之约他们过河,来到何灌军中相见。不久,吴孝民与那位穿白袍的金人,便乘筏渡河而来。
吴孝民说:“皇子郎君在去往赵州的路上,截得今上皇帝即位赦书,以手加额说:既然上皇已禅位,那已无可得争,就与他讲和算了。如今南来,只似做个买卖也。”
郑望之问:“这买卖怎么做?”
吴孝民回答说:“两国要以大河为界,更要犒军金帛。”
郑望之说:“如此,则非是做买卖。所谓做买卖,譬如有人卖一匹绢,索价三贯钱,买者还价二贯五六百文,又添一二百,遂交易成功,如此才谓之买卖。现在,你们既要金帛,又要割地,而你们无一物给我们,这岂可谓之买卖?这只能叫做强取!”
吴孝民笑了笑,也不再辩解,说:“我们要入城,面见皇上。”
于是,他们一起从开远门入城,去往都亭驿。由于城内戒严,他们花费了好长时间,才到达都亭驿。这时候,大约已是四更天。他们刚坐下不一会儿,几名内侍来到都亭驿,交给郑望之一份宋钦宗御笔:“刚得知郑望之已回,不知有何话语,一一奏来。”
这天,李纲一直在城墙各个防区里来回巡视,不敢有丝毫懈怠。金军白天没发动攻城,李纲判断,金军一定会在晚上发达进攻,他要求各防区高度警惕,时刻准备战斗。
果然,金军在半夜开始攻城。他们首先进攻西水门即宣泽门。他们手举火把,乘着数十只大船,沿着汴河,顺流相继而下。
李纲得到报告后,亲临现场指挥作战。他将招募来的两千敢死队,全都部署在水门外的防御工事里,即拐子城下。等敌船靠近时,战士们便用长钩将船勾住,并用力拉到岸边,然后宋军一齐朝船上投掷大石块,将船砸碎。
同时,李纲又令战士们在河中间设置木栅栏,并安排人马去蔡京家搬运假山之石头,投入河道中,以阻挡敌船前行。
最后,西水门之战,宋军大获全胜,从水中船上斩获金人一百多名。金军的第一次进攻被击退,一直到天亮,金军没敢再进攻西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