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评:【实体书】系列  《欣然求死和血色唯美》(2007.08)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7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西方古有骑士,华夏昔有侠士,日本旧有武士。三士三道,三种精神,三样境界。然前两者或倏然消散,或远偏江湖,唯武士道绵延不绝,广为流布。由幕藩中堂而城下茶庵,由沙场刀弓而坊间弦歌,逐渐化为一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国民精神的特质。”林少华曾这样说。他是为了向我们推介《叶隐闻书》。
    因为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对日本,我一直怀有一种迷惑感。一方面对这个民族一些不可否认的优点抱着强烈的赞赏,一方面却又始终保持着警惕和不满。怀着这样的心态,我想谩骂和故作激昂都是愚蠢的,我们应该对我们的邻居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故欲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武士道。”林少华这样断言。他紧接着说:“而这部《叶隐闻书》,正是了解和研究武士道的原典性文本,弥足珍贵。”
    这本被誉为武士道《论语》,号称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源头的书,是一本很诡异的书。山本常朝把自己的生平过往、武士轶事、其他智者对武士道精神的阐述等等絮絮叨叨地塞进了这本书中,完全是一位老人的做派。而且很遗憾的是,颇有些颠三倒四甚至前后矛盾之处,很难做到圆融无碍。
    因此,若是怀着对传说中的武士道的莫名好感,譬如所谓“生如樱花之灿烂,死如落叶之静美”的溢美,那么一定不要来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这里只有一位前武士现僧人(山本常朝著书之时已然出家)的老爷爷,眼见人心不古心痛不已,从而所阐发的一堆牢骚。他不断地告诫年轻人,回头看看以前的武士守则,一定要做一个好武士。大致就是这样。
    所以,若想来读一本优美的武士传说,那就干脆放弃这本书吧。即便是《菊与刀》或《武士道》可能都比它好。但是,要想真正了解武士道精神,《叶隐闻书》无疑是最好的一本。
    我不怎么相信,这本书是武士道的源头。在本书之前,武士作为日本的一个特殊阶层,必然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模式、生活习惯乃至思维模式。山本常朝应该是过往智者对武士精神阐述的集大成者。
    山本认为:所谓武士道就是“关于死的哲学”。作为武士,理当为死而死。死的目的就是死的本身。武士道就是要切断对于生的执着心。“决死而立,把死恭送给对手;有了纯一的死,生才不会无望。”武士求死,当有“狂”的精神:拒绝筹划,反对思想,不问是非,为忠诚或荣誉,决然前行,一往无前。在我看来,山本的这本书,隐隐成为后来军国主义的重要源头之一。
    “隐于叶下,花儿苟延不败,终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叶隐”一词由来,源于西行之诗。诗很美,诗中的“苟延”和“欣然”更是武士精神中十分重要的两种状态。茂吕美耶曾说:“樱花之所以跟武士道脱不了关系,在于樱花开得非常干脆,完满地了结其一生,才在落樱时无悔无恨地随风而散。”在山本的理想状态中,武士往往是鄙视苟延,而追求完满和欣然的。我突然想起电影《最后的武士》中,美国上尉内森•奥尔格伦观察了日本武士的生活方式之后,说:“这里人人讲究礼仪,微笑、鞠躬,但在礼貌中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情感……每天醒来便专心将每件事做得尽善尽美。”
    这甚至已经带有一丝唯美的气质,不过却是血色的。
    决然和缓慢,残忍和礼仪,在日本文化中被结合得那样得严丝合缝,不能不说是一种异数,也恰恰是《叶隐闻书》的诡异所在。
    后世的日本人,将山本“武士道”继承发扬了下去。穿着西装、啃着汉堡包的日本人,身上往往都还带着不可磨灭的日本痕迹。这更加是一种异数。
    《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更早四年,圣彼得堡成为俄罗斯的首都,而托马斯•纽科门已经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活塞蒸气机;在那之后七年,康熙帝驾崩,庞大的清王朝尽管看上去仍然不可一世,却已经在历史的暗流中被卷入了漩涡。世界的历史不可抗拒地走在从近代到现代的道路上。而这个时候,还有一位老人,仍然试图使武士的尊严可以在落日的余晖中得到庄严的敬畏。
    对于被异化的军国主义,我们必须立场鲜明地反对。
    但对一位老人对本国文化传统的热爱,却不得不令人感到尊敬。
    毕竟,在这个西方文化滥觞的时代,我们失落了太多自己的东西。日本民族对武士道这样一种带有强烈变态色彩的文化仍然带着那样强烈的眷念之情,我们泱泱中华,失落甚至主动丢弃的东西,未免太多了。
    PS:此文曾在某晚报专栏发表。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