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大毒妇第六:独孤迦罗(上)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988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的妻子,夫妇携手共同创建了大隋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动乱分裂局面,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且促进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大融合。
    奇花初胎
    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秦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喜得第七女。当时北朝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黔首黎民普遍崇佛,独孤信也不例外,他给女儿取了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佛教色彩名字:伽罗,梵语为Tagara,意为沉香木、奇楠香。谁也不曾料到,三十七年后,这个女孩将会掌控中国历史走向。文献皇后插画
    小伽罗的祖辈为依附拓跋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父亲独孤信在北魏六镇起义时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位列西魏八柱国,北周时进大司马、卫国公,因容貌俊美风流,号“独孤郎”,留下“侧帽风流”典故;母亲崔氏却是出自源于西汉的汉族政治文化世家清河崔氏,这个家族世代重视德业儒教和文化传承,人材辈出,家族成员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匈奴、鲜卑等草原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在这种风俗影响下长大的小伽罗,自然具有鲜明的北朝妇女之风:即有当家做主参与维护家族利益的自觉性、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小伽罗烙上了深刻的汉文化印记。清河崔氏是一个文化功底深厚、学识渊博的文化世族,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等,可见这个家族的文化气息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独孤伽罗身上既有父系游牧民族之独立英气,亦有母系汉文化之博雅谦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时代产物,是汉化了的鲜卑人。
    伽罗生长的年代,中华大地分裂为几个对立的政权:东魏、西魏和南朝,诸政权之间战争频繁爆发,社会长期不得安定。童年时,父亲独孤信不时骑着高头大马出去建功立业,紧张不安的战争让英气的小伽罗锻炼出了不同一般少女的勇气和胆识;胜利后的喜悦荣耀,让小伽罗感到无比骄傲,心中埋下渴望展现才华成就一番不输男儿事业的志气;而生长于顶级权贵的家族,又让聪慧的少女视线超出闺阁,开始关注这个特殊时代的天下局势与命运。
    缘定三生
    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十四岁的独孤伽罗由父亲做主,嫁给了他的故交、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的嫡长子杨坚。时年十七的杨坚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他相有奇表、气质非凡,性格深沉稳重,外表木讷而内心有大气魄,因从小在寺院长大,又养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贵族亲缘联姻。
    少年郎杨坚此时初入仕途,又得配佳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正欲有所作为,但命运和他开了个大玩笑。杨坚和伽罗结婚前夕,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西魏、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关陇集团的核心凝聚人物宇文泰去世,遗命其侄宇文护辅政。在其主导下,宇文家族取代了西魏元氏政权,政治态度倾向西魏且位高权重的独孤信立场微妙。
    小夫妻婚后月余,独孤信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逼自尽,势力流散,其妻儿也受牵连流放到蜀地多年,独孤家族从此退出权力中心,家道中衰。因杨家不肯依附宇文护,再加上与独孤信联姻的这层关系,导致杨坚不幸遭到池鱼之殃,他备受猜忌,连续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不时有性命之忧。
    政斗的残酷阴影却没有影响到这对小夫妻的感情。和杨坚的姻缘使独孤伽罗保留了贵族身份,免遭流放之罪,而家门巨变的阴影,又让丈夫对她更为爱怜有加。少年男女两情相悦的倾心钟情、建功立业欲有作为的共同理想志向,把杨坚和伽罗的心紧紧联在一起。情到浓时,杨坚和爱妻誓无异生之子,相约白头,永不变心。杨坚夫妇之后相继诞育有五子五女,携手走过了近五十年人生风雨。在杨坚一生风云诡谲的岁月中,爱妻伽罗始终是他最亲密的爱人、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
    政治继续在杨坚夫妇面前充分展现其隐秘和黑暗的一面。宇文护攫取政权、废掉孝闵帝、毒死明帝,他那阴冷的目光不时瞄向杨家这条似乎也不太稳固的船,着实令人森然可怖。杨坚和妻子不得不相互鼓励,互商对策,以期逃避宇文护怀疑的目光,伽罗也一直保持低调谦恭作风,尽量为丈夫消祸。
    所幸由于北周生存环境形势严峻,北有突厥骚扰侵犯、东有北齐虎视眈眈、南有南朝趁火打劫,杨坚的父亲杨忠虽然不肯依附宇文护被打压,但因骁勇善战,宇文护又不得不拉拢依靠老将来保护巩固北周国家利益。杨忠靠战功在北周一直拥有相当的地位,杨坚的两个弟弟也相继和宇文皇室联姻,二弟杨整娶了宇文泰外甥的女儿尉迟氏、三弟杨慧娶了周武帝之妹顺阳公主。杨坚夫妇在父亲的大树羽翼之下暂得保全。
    骑兽之势
    父亲杨忠去世后,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2年),一直隐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突然发动政变,铲除了权臣宇文护,杨坚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由于杨忠父子不曾依附宇文护,且有杨忠元勋地位声望,以及杨坚本身长期被打压无势力朋党、独孤家族又早已风光不再,周武帝特意礼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其皇太子宇文赟之太子妃。
    但阴影很快又笼罩在杨坚头上。因为杨坚相有奇表、气质突出,周武帝腹心臣僚王轨和齐王宇文宪对他起了猜忌,劝周武帝尽早除他,杨坚再度陷入险境。所幸周武帝并不信相面之言,某种程度上回护了内部对杨坚的攻讦之言。周武帝倾全国之力吞灭了长期对峙的老对手高氏北齐,为统一中国做准备时,却得病英年早逝,其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宣帝,杨丽华成为皇后。
    周宣帝上台后,一反其父励精图治作风,行为乖张暴戾。为了抓紧权力,其引入岳父杨坚辅政。而杨坚虽然跻身到了政治权力最高阶层,但这位女婿实在凶狠残暴,他收拾了一批宗室、大臣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岳父,杨坚再度处于朝不保夕的危局。宇文赟一反成制相继册立四个皇后,与元配皇后杨丽华并匹;旋而,又欲赐死杨后“逼令引自决”。在杨家面临帝王的不测之怒、家族命运悬于千钧之重之时,危急关头,独孤伽罗一展其北方妇女的坚强风慨,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使杨后得免于赐死之难而家族得免于株连之厄。《隋唐演义》的独孤皇后
    杨坚被女婿整得狼狈不堪,正谋外放试图放保全性命时,长期处于非理性生活状态的宣帝在即位两年后暴病而亡。这时宣帝之子静帝年方九岁,最高皇权陷入真空。宣帝幸臣刘昉、郑译矫诏引外戚杨坚入宫辅政,试图通过操纵他掌控最高权力。
    周宣帝的暴死几乎是命中注定让杨坚夫妇出头的机会。杨坚和独孤伽罗的人生始终都在政治险恶的惊涛骇浪中度过,由此也积累下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通过一番斗争,杨坚反制住宣帝幸臣,控制了中央权力中枢。此时,杨坚遇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生死抉择,他可以保存年幼的周帝,做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减少北周旧臣的反对;也可以趁机取而代之代周自立,但这对根基薄弱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件一步不慎身死族灭的危险之事。何去何从,杨坚犹豫不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妻子一句话点破了杨坚的处境,也给了杨坚最大的支持和鼓舞,他顿下决心:开基立隋。关键时刻,独孤伽罗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了果敢善断的政治家气魄。
    盛世开皇
    隋开皇元年二月(公元581年),杨坚即位后三天即册三十八岁的独孤伽罗为皇后,从此夫妻呕心沥血为隋帝国的强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心智与心血,独孤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对君主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独孤皇后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派宦官跟随而进沟通联络,“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待到文帝下朝,她早已在等候,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同起同居形影不离。在平常生活中,她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学问不凡。隋文帝对这位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所以,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隋文帝的主意,哪些是独孤皇后的的主意,而她的政治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影响隋文帝而已。
    高熲父亲原来是独孤信家的宾客,在独孤家落难时,高家依然和独孤皇后保持了亲密的联系,高熲的才干和品德都很得独孤皇后赏识,故大力推荐给隋文帝。所以,当隋文帝建隋之初,就“素知熲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立即委以重任。而高熲位居首辅十余年,经历多次政治风浪,始终履险如夷、不动如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独孤皇后这一坚强靠山,以至隋文帝把他当家人看待,“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独孤而不名也”。高熲地位的稳固,对隋朝具有重大的意义。换言之,高熲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最大程度地施展抱负、发挥才干,固然有赖于他强大的个人能力,但是,独孤皇后在宫中的支持与协助,应当也是重要因素。
    在爱妻独孤伽罗的辅佐和支持下,迅速安抚住各世家利益集团、稳定了政局的隋文帝,领导着以高熲为首的能臣干将们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影响深远的全面改革。他首先恢复汉制,建立起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理念;北破突厥,重新建立起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政治新秩序;南平陈朝,统一了分裂将近四百年的中华大地,并且使政治上长期分裂导致经济、文化分裂的南北方初步开始融合;改革官制,正式确立分工明确的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开创科举制度,开始了打破世家门阀垄断政治、文化资源第一步;修订律法,废除大量酷刑,制定出影响之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建设的《开皇律》,首创死刑三奏而决制度;修养生息,减轻农民负担,文帝时期朝野丰足,隋朝国富程度历代瞩目……隋文帝完成的这一系列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宏大伟业,在职官、礼法、经济、文化、军事、公共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深远地影响了之后的唐朝以及未来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独孤皇后对此功不可没。
    多事之秋
    随着统一全国的事业完成、开皇之治的蒸蒸日上,辛勤工作多年、步入晚景的隋文帝夫妇终于轻轻松了一口气,并于开皇十五年修了一座用来避暑的仁寿离宫。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少年夫妻老来相伴,彼此感情非常深厚,文帝为爱妻不置嫔妾、六宫虚设。然而晚年的隋文帝也没克服得了人性弱点,开皇十九年,仁寿宫桃色事件发生了,当时年近花甲的文帝和宫女尉迟氏春宵一度。隋文帝的出轨让一直骄傲自信的独孤皇后遭到毁灭性打击,56岁的她悲愤交加怒杀尉迟氏,文帝负气离家出走。最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调和下,独孤皇后主动请罪,夫妇俩和好如初。
    虽然在文帝看来妾媵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他的夫妻关系并无变化,他对爱妻一如既往疼爱和信任,但却没想到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事实上内心受到重创,从此心灰意冷。在完成了废易太子事件后不到两年,皇后身心逐渐萎靡衰弱,生命之光如风中之烛奄然熄灭,空留丧偶后痛苦不堪的文帝临终的幡然醒悟和悔恨自责。
    开皇末年,独孤皇后在废长子皇太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隋文帝夫妇曾对长子皇太子杨勇寄予了很大的期待。代周立隋时,少年杨勇也亲涉危局匡助父母,立为皇太子后,文帝更是对其谆谆教导,太子亦有善政。然而杨勇向来行事率性、不拘小节,与隋文帝夫妇一贯严正的作风相冲突;且其喜好声色,东宫又无嫡子,尤其是不善待太子妃引起了独孤皇后强烈不满。杨勇这一系列行为严重违背了独孤皇后重视嫡长、重视世家门阀联姻关系、保证宗法权力的稳定过渡的政治理念,其后太子妃暴死更是加深母子裂痕,独孤皇后开始虑及身后权力转接的大政。杨勇位居皇太子日久,必有一定政治力量的依附和投靠,久之自然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这又不得不引起其父文帝的猜忌。于是帝后和皇太子之间产生了供人趁虚而入的裂缝。《历代帝王图》隋炀帝杨广
    夫妻俩向来喜爱的次子晋王杨广,才智出众、素有抱负,其“阴有夺宗之计”,苦心守候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势。杨广不仅在平陈统一战争中表现突出,之后在镇守江南期间为稳定叛变的江南局势颇有成效、政绩突出。且晋王虽位高权重,但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的表现,赢得了朝野赞颂和隋文帝夫妇的欢心。
    在皇太子和晋王表现此消彼长的权衡下,独孤皇后终于狠下心来,利用自身强大影响力策动了开皇世的易储大政。上以动至尊视听,下以揽权臣智力,竭其权智终至完成其“外预朝政”的最大之作。但她无法料到的是她和文帝寄予厚望的杨广事实上务功之心强烈。因其急功近利、刚愎自我、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
    行政刚猛,虽成就了隋帝国四海之威、大运河流波千年,但同时内削勋贵造成统治阶级离心叛变、对外用兵无度威信大失、对下滥用民力群盗蜂起,从而导致富强的隋朝二世而亡,因此不少史家学者也把隋亡责任归咎给独孤皇后。
    客观来说,虽然独孤皇后参与选择的太子杨广最终被历史确认未能担当起让大隋长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败主要是当上皇帝以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结果。他的这种性格,在当皇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仅以当时的情况而言,独孤皇后和隋文帝选择杨广,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独孤伽罗易储是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统治、维护本集团利益起点出发来考虑的,而不是一己之私。唐修《隋书》简单地将她的行为曲解为“心非均一,擅宠移嫡”的儿女私情,显然是不合理的。魏征在传论中批斥独孤后的逻辑起点乃在于李唐取而代之的隋炀帝杨广,杨广为帝自有其前后功过之辨,我们不能因为隋朝最后灭亡在杨广手中而以此作为贬斥独孤皇后的依据。
    太陵千古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八月,独孤皇后了无牵挂在平静中寿终正寝于永安宫,但她的离去对垂暮隋文帝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她的去世标志着隋文帝大展雄图时代的结束,文帝失去了爱侣、亲人、唯一知己和精神支柱,他真的成为了彻底的孤家寡人,从此凄怆哀伤大鹏折翼。
    隋朝为独孤皇后上谥号为献皇后,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献者:聪明睿智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同年闰十月,六十二岁的隋文帝冒着风寒奔波数百里,亲送亡妻葬于太陵,其后又为爱妻营建了一座天下规模最盛的禅定寺为其祈福,史称该寺“堂盘万础、塔耸七层、工费殚极”,极为奢侈。隋文帝祈福的舍利塔下铭
    独孤皇后死后,隋文帝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他剩下的时间只不过是在孤独和寂寥中等待着人生的谢幕罢了。这期间他有两个宠妃陈氏和蔡氏,他试图在美丽女人们青春的气息中找到人生存在的一点现实欢乐,然而她们终究不是皇后,也填补不了皇后留下的巨大精神空白。青春美色无法排遣他心中的茫然与失落,也宣泄不了丧妻之后无尽的寂寥和痛苦。其实他去世前说“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与其说是在后悔没有听从皇后的约束,不如说这是他深切的痛苦:如果心爱的伽罗还活着,他怎么会如此无所适从寂寞孤苦?
    丧妻后精神浑浑沌沌、性格喜怒无常的隋文帝两年后也离开了人世。去世之前,他温柔地抚摸着皇太子的头,对负责营建山陵的大臣说:“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在地下永恒的世界里和深爱的妻子重逢。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文帝去世后,根据其遗愿与皇后合葬。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合葬的太陵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世事几度变迁,千年风云变幻,关中平原上一个寂寞的荒冢中,夫妻相守历历千年。
    母仪天下,二圣至尊编辑本段
    奇花解语
    《隋书》里经常可见对隋文帝“雅听妇言”的强烈批评,但历史人物的人生当然不是按照史书价值观要求的框架而活。史书不会浪费笔墨去记载隋文帝龙飞之前那一段无望的前尘往事,皇后列传里短短两句就匆匆结束了独孤伽罗整整24年的甜美青春年华。
    不过,把支离破碎的史料整合起来,我们知道,意气风发满怀抱负的杨坚的青春被蹉跎浪费,世人不再相信他还能有出头之日,连相继娶了贵妻的同母弟弟们也看不起他,甚至凌辱兄嫂时。不过还好,独孤伽罗始终相信他。独孤伽罗始终坚信丈夫是举世无双的英雄,并且给了他最深刻的支持和信任。独孤伽罗十四岁就嫁给杨坚,可见她的见解、才华是在和丈夫的不断交流互动之中得到提升进步的,并不是某一个单方面的付出。
    俗语云: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权力容易引导出人性阴暗的一面,使人魔障和异化。然而,隋文帝夫妇掌控至高权力,却做到了终生毫无保留信任彼此,全无猜忌。隋文帝的逆天之举在于他允许了爱妻和他并尊二圣。至尊之位享受了最高的荣耀风光,同时也意味着心灵上最深刻的孤寂。已经拥有人世间最美好感情的杨坚怎忍心推开这份温暖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于是,他彷徨苦闷之时,有爱妻陪他对觞解忧问策肱骨;他暴躁失态时候,有爱妻抚平他的怒火;他指点江山时候,有爱妻在一旁查漏补缺;他志得意欢的时候,皇后永远陪在身边骄傲地含笑看着他……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高祖(隋文帝)龙潜时,颇好音乐,常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托言夫妻之义。”生性严肃木讷的杨坚是如此感动于夫妻的恩爱信任之情,于是情不自禁倚着琵琶写下了两首曲子《地厚》《天高》。不管外人如何看待他们,也许他们夫妻心中只有这种互为知己、深沉爱恋对方的高天之义、厚地之恩。
    富贵不骄
    独孤皇后虽然深度地参与了国家管理,不仅在后宫辅政,还把触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台,亲自参与处理朝政。但她并无个人野心私欲,其作风低调、甘居幕后,而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母仪天下,堪称贤内助。
    据《北史·隋文帝文献皇后传》记载,开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明珠,要价八百万钱。有人劝独孤皇后买下来。独孤皇后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一下子赢得满朝归心,这为新生的隋杨政权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史书又载,隋文帝合药,需要胡粉一两,跟独孤皇后讨要,没想到独孤皇后一直素面朝天,竟然没有。独孤皇后朴素到这种程度,跟一向提倡节俭的隋文帝珠联璧合,共同营造了隋朝初年简朴的宫廷风气。
    隋文帝对皇后的爱恋众人皆知。当时,有关部门曾经趁机上奏讨好皇后:根据《周礼》,百官之妻的命妇头衔都应该由皇后授予,请求恢复古制。这其实是给独孤皇后找一个大出风头的机会。但是,独孤皇后一口拒绝说:“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如果让皇后册封命妇,恐怕会开了妇人参与国务活动的口子,甚至发展到干权乱政的程度,所以万万不可。
    并且,独孤皇后不仅在生活上起居简朴、不尚华丽;而且公私分明、抑制外戚。教育子女时,要求儿子们作风简朴、注重夫妻关系,女儿们要培养妇德、孝顺舅姑。她在恢复传统伦理道德以治理天下的观点上和隋文帝如出一辙。
    就这样,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并不违规干政。《隋书·独孤皇后传》称:独孤皇后“谦卑自守,世以为贤”,应当看作是当时的公论。
    孝女皇后
    独孤皇后“早失双亲”,少年时代父母双亡,这始终是她人生不可释怀的一个遗憾。从独孤伽罗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得出,独孤伽罗对父母的感情非常真挚,且终身引父亲独孤信、母亲崔夫人为骄傲。
    《隋书高熲传》记载:“文献皇后以(高)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因为从小失去了父亲,伽罗把对父亲热爱尊敬的感情投射到了其忠诚善良的下属身上。独孤信当初追随西魏皇帝入关时,抛下了襁褓中的长子独孤罗,独孤罗婴儿时期就被扣押成政治犯,直到独孤信去世才被释放,他孤苦伶仃、衣食不全地生活了近50年。北周灭了北齐之后,身为独孤信第七女的独孤伽罗却惦记着父亲的遗憾和心愿,找到和照顾了从未谋面的孤贫长兄,赠送了丰厚的财物,并且毫不以身份自骄,始终保持妹妹对长兄的真诚尊重。
    隋文帝夺取政权之后,为了弥补妻子的少年遗憾,高度推崇和追封了岳父独孤家族和岳母崔氏家族。不仅如此,笃信佛教的独孤皇后还先后在京城为父亲独孤信、母亲崔夫人、外祖父崔彦珍立寺祈祷冥福。尤其是为独孤信所立的赵景公寺,据唐朝段成式的《寺塔记》记载,“寺有小银象六百余躯。金佛一躯长数尺。大银象高六尺余。古样精巧。”,可见耗资巨大,极为奢华。
    不过独孤皇后虽然对父母和家族的感情很深,又独宠后宫,但自律甚严,并不让娘家人盘踞权势之位。不仅如此,一旦外戚犯罪,还要从重处罚。独孤皇后有一个表兄叫崔长仁,犯罪当死,一向执法甚严的隋文帝是想都不想就准备赦免,但是,独孤皇后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大义灭亲阻止了丈夫的徇私之举。
    敬老爱贤
    独孤皇后作为一个热心政治、并且亲自参与朝政的政治家,具备有极强的人生智慧和广博胸襟。她有女性的柔情,“后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由于少失双亲,她对年长的人尤其尊重,从不摆皇后架子,总是特别地礼貌和敬重,“后早失二亲,常怀感慕,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
    独孤皇后对有德有才的女性极其推崇。南朝才子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品德高尚、才学渊博。手不释卷又好学的独孤皇后特意诏她进宫为自己讲读经典。文帝也很敬重范氏,不仅常常赏赐时鲜食物,并且封她为永乐郡君。番州刺史陆让因为贪赃枉法下狱,期间他又百般狡辩试图脱罪,最后数罪并发当死。他是陆家庶出之子,嫡母冯氏闻其行此不诚不孝不义之事,蓬头垢面赴朝堂请罪痛斥陆让,又泣涕哀切展现慈母情怀为庶子送别,替其向皇帝上表求情。独孤皇后被冯氏的风范气度大为感动,特意为她向隋文帝致情达意。隋文帝树冯氏为妇女典范,并且发诏书号召天下妇女学习其道德精神风范,陆让也因其母得免一死。
    隋文帝在北周担任定州总管时,独孤皇后因为牵挂丈夫,曾经千里迢迢去探亲,由于她是太子妃之母,一路受到了杨坚同僚们丰厚的款待。但途经晋州时,当时的晋州总管周摇却对她招待甚薄,并且说:“公廨甚富于财,限法不敢辄费。又王臣无得效私。”独孤皇后并不因为自己受到薄待而感到冒犯,相反,她非常赞赏和推崇周摇正直无私的为官品质,并且向丈夫对其嘉赞美言,隋文帝也相当欣赏赞赏周摇。独孤皇后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大度明理又公正明辨的应有胸襟和品质。
    妒由情真
    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在《隋炀帝》中分析:“隋文帝的皇后独孤夫人嫉妒心很强。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嫉妒是妇人最大的恶德,严重时会成为被丈夫休掉的理由。因此,中国的史学家没有一个人同情独孤皇后,甚至有人将其嫉妒心强归结为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性忌妾媵”是独孤皇后的一个显著个性,尤其是因妒而杀尉迟女是其人生中抹不去的一个污点,而且文帝一时负气离家出走又放大了这个事情。这也导致独孤皇后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不过深入了解下当时时代风气和文帝夫妇的感情,可能更容易理解独孤皇后的这种特别个性。北朝诸政权是以鲜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或者深受鲜卑风气影响的人所建立的。鲜卑族有母系遗风,妇女社会地位很高,妇持门户现象很突出。“妇女嫉妒、贵嫡贱庶、性忌妾媵”等等,都是当时北朝和鲜卑族的时代风气。隋文帝祖上镇守武川镇数代,已经浸染胡风,吕思勉云:“鲜卑之俗,贱妾媵而不讳妬忌,(独孤)后固虏姓,高祖亦渐北俗”。也就是说,隋文帝对独孤皇后妒忌的接受和不以为意是有一定社会心理基础的。
    同时,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是一对少年时就相爱的感情深厚情侣。因此,独孤皇后宁可放弃名声,也要维护自己追求一夫一妻共度一生、独占杨坚身心的强烈感情坚贞意愿要求。黑格尔关于爱情的这段言论非常适合独孤伽罗:“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生命的支持力;如果她在爱情方面的遭遇不幸,她就会象一道光焰被第一阵狂风吹熄掉。”
    然而隋文帝毕竟是受传统男权文化教育长大的,生活在男人尤其是皇帝占有多个女人天经地义社会文化心理中的社会,他的思想意识里从来没有排斥过社会制度中妾媵存在的合法合理性。在当时贵族阶层里,大臣们也是蓄妾成风,像重臣杨素、贺若弼等家有姬妾成百上千,隋文帝作为皇帝只有独孤皇后一个反而显得相当另类。他晚年的一时软弱也并非不可理解。但独孤皇后不是平常女性,她自尊心强烈,又用情过深,一辈子傲娇、嚣张以及自信快乐的根源就是她拥有杨坚全部身心感情,一旦她遭受到感情方面的打击,等于抽掉了她的灵魂,整个人精神垮掉丧失了生活的动力(虽然在隋文帝看来这不是背叛)。
    用残酷暴烈的手段对待尉迟女,使得独孤皇后成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妒妇。然而,根据史书记载,独孤皇后从此“意颇衰折”,郁郁至死。这里的一片痴心,以及为了一片痴心而不顾一切的劲头,是不是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由于男女思维的差异,隋文帝可能直到临死前才明白和醒悟自己在哪里伤害爱妻了,当生命无多的老皇帝满怀柔情又像临终嘱托又像自白地说出“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一番话时,冰冷的史书这一刻也变得温柔起来。
    夫妻彼此都用情太深,一段本应该平静的晚年反而过得至虐至苦。一个也许最完美的皇后却在历史上得到了最意料不到的最差评价,值得还是不值得呢?当然是值得的。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