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金华电视  第二十八章 在高山上谱写的乐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4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翘首以待的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于1980年12月28日,终于运到金华电视调频转播台。这天,是金华北山台内的盛事,我作为现场指挥者,记下了这个场面。这台电视发射机从北京运抵金华火车站,然后装满了几辆汽车,在台里黄星荣和广播电视局宋钢小心翼翼驾驶带领下,平安地运抵台里。盘前和武平殿民工章良旗、陈忠民、郑基春、郑日宝、郑基仁、章良升、陈德华、章寿良、楼云龙、章根法,台内的王治平、王岳相、陈学正、叶生荣、陈景潭、应梁浩、王永兰、石蕴辉、叶桂菊、程俊良、陈金田、孟俊、胡勇平等都踊跃参加搬运。
    上个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初,国家对开办电视教育大学,非常重视,为千百万青壮年提供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确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了在全国开办电视教育大学,国家专拨4000万人民币,其中一部分用在北京广播器材厂订购彩色电视发射机。金华到手的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就是其中的一部。1979年浙江省广播电视厅曾告知此事,让我们派员进京催促落实。我们手持浙江省办公厅的赴京介绍信,到了广播电影电视部办公厅。办公厅人士答复确有此事,但现在国家计委还没有正式发文,建议我们作为地方一级政府的办事人员,到国家计委催促一下。我们到了位于北京三里河的国家计委,传达室让我们找综合计划处。那个处长不肯接待,我们严肃地对那个处长说,这是浙江省办公厅开出的介绍信,我们来催办的事是关系教育兴邦的大事,你那能如此态度?几句话过去,那位处长才改变了姿态,说是我们尽快起草文件呈批。
    不久,这笔订购彩色电视发射机的电视教育经费,划拨到了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局。当然,没有我们此行,这笔专项拨款迟早一点也会到帐的。
    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每部价值40万元人民币,在当时的物价水平,这已经是一个数目不菲的数字了。发射机到台的安装调试机费用另外计算,每部收4万元人民币。我们根据台上拥有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以及积累的经验,决定自行安装调试。通过自行安装调试,熟悉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熟练掌握应用操作以及积累维修经验。通过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的安装调试,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维护管理人才。因此,主管部门对10千瓦彩色视发射机的安装调试,十分重视。
    1981年1月2日,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杰、金华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吴坤泉、台长成志文,召开《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调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调机组,我以台技术负责成员兼任调机组组长。曹熙、石蕴辉任副组长。
    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由电源调压器、中频调制器、影前级、功放级、影末级、声机、双工器、天线倒换开关、假负载等几大部分组成。会后,我们进行调机工作和安全教育的分工。石蕴辉担负前级调试;曹熙、王永兰担负影前级和声机调试;我和王治平、叶桂菊担负影末级和上假负载以及上天线的调试。当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因为整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发射机的整体定位联线、风机、假负载、双工器、天馈线系统安装,有条不紊地展开。
    整机联线后,进行细致的查线工作,发现和纠正错误,预防上电后导致元器件的损坏。
    调机过程通常分为:冷调、热调、出功率三个步骤。
    冷调是指在不加电的情况下,对发射机的各部份进行频率响应的扫描调试;热调是指在通电的条件下,对发射机各部分的频率响应进行调整;在出功率之前必须对槽路箱进行中和调试,消除寄生振荡源,然后才能进入出功率的调试。出功率调试是指在启动前级激励后,依次推动到末级,直到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0千瓦。
    电视发射机工作频率使用超高频米波和分米波波段。对于二频道的米波电视发射机,图像载频为57。75兆赫,声音载频为64。25兆赫,发射机带宽为8兆赫。在当时的条件下,带宽越宽,对设备的要求就越高,实现正常工作的难度就越大。在超高频的电磁环境中,一个电子元器件的位置稍微变动了一点点,整个频率响应就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将改变彩色电视的发射效果,直接影响到用户彩色电视的收视质量。
    没有亲自参加过大功率发射机安装调试,往往难以预见到的诸多困难与挫折,更难体验到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也难以尝到成功的那种喜悦。
    1981年5月21日12:55,发现影末级FU—113金属陶瓷四极管灯丝电压突然高了起来,以为是电表出了故障,用万用表在机箱后面的灯丝进线测量FU—113灯丝电压,与面板上的表头指示相同,于是怀疑电子管灯丝断了。将电子管从机上卸下后进行检测,阴极(灯丝)不通,断定电子管已完全损坏。此时各种心态都有,但据我在北京双桥中央广播设备制造厂和北京广播器材跟着具有深厚的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傅们学到的本领,加上本身的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判断,这是电子管自身的质量问题,不是操作不当所引发的事故,按照厂方的质保承诺可以调换。1981年5月27日,我和王治平、叶桂菊,在上海灯泡厂就此电子管的责任与厂方进行接洽。厂方检验科负责人朱攸林和电子管设计员彭喜英,听了我们的使用情况介绍后,并未作任何表态。只是迅速地将电子管捧到车间进行解剖。不到十分钟,他们做出了解剖结论:电子管的损坏是属于自身质量问题,同意无偿调换同型号电子管一只,处理得干净利落。压在我们三个人身上的重负此时才彻底卸载,腰杆子才真正重新挺起。要知道当时FU—113金属陶瓷四极管的单价是四万元人民币,我们每月的工资才几十元。如果解剖的结果,厂方做出的不是这样的结论,属人为责任事故造成的,那追究起的责任事故,我,也许不是今天的我如此轻松。
    我们在发射机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不少问题,向厂方做了反馈。厂方说,中央电视台在月坛机房内,有二部10千瓦二频道彩色电视发射机,刚刚完成调试,最好进京来看看。我们于1981年5月31日乘上福州路过金华的46次特快进京。从6月1日至5日,往返于北京广播器材厂和中央电视发射台,交流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和处理经验。
    返程途中还在南京下车。台上的电视发射天线,原来是按双馈输出配置的,而正在调试中的彩色电视发射机输出系统是按单馈输出配置的,因此在中间要加一只T型变阻器,进行转换。这只T型变阻器在南京720厂订购,趁机去验收提货。
    这趟进京,吸取了中央电视发射台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减小末级箱体中的屏槽平板电容,去掉屏极的阻流圈,灯丝间去掉原来滤波电容,接上硅酸钡电阻,整台发射机改动部分达几十处之多。终于完成了整体调试,开始了试运行。
    1981年8月23日,由浙江省广播电视厅技术处工程师孙祖尧、浙江电视台工程师沈国钧来台检查调机工作和技术指标,8月24日,金华电视台对调机工作和指标作了汇报。当晚23:00至次日凌晨5:00发射机进行满负荷运行,监测技术指标的稳定情况。8月25日晚,在金华地区广播电视局局长赵杰和副局长吴坤泉、省厅孙祖尧工程师、省电视台沈国钧工程师等参加的调机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如下评估:“调机工作已基本完成,主要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投入试播。”并提出在降低天线系统驻波比和水泠假负载正常使用后,用边带波叠加同步信号进行测试和比较。在完成上述程序之后,金华电视台再打正式播出的请示报告,报省广播电视厅审批。
    在上述工作基本完成之后,1981年9月30日,为了欢度国庆,例行打扫卫生,我和台长程志文在打扫完厕所之后,他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郑重地通知我:你在金华电视调频转播台已工作十来年了,现在金华地区广播电视局要借调你到局里帮助工作。在此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过了国庆节,我到金华地区广播电视局上班了,一年后将我正式调入。从此二十多年的工作一直都在广播电视局,直到退休。在此期间,金华地区地改市,将原来金华辖区十一县市,划分为金华市和衢州两市,原金华地区广播电视局改为金华市广播电视局。
    当年电视节目源还不太丰富的年代,金华电视台10千瓦彩色发射机投入运行,直接覆盖了浙中地区和相邻地市,也为邻省的部分地市提供了一个信号源。
    在人生历程中,如同在谱写一部交响乐曲。我在金华高山上工作的十年,就好比在谱写这部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