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金华电视  第十九章 留住春天的记忆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4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北山上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山脚下三月末杜鹃花就相继开放了,等到山顶上的杜鹃花开已经是五月的初夏季节。但春雷却毫不迟延,早早来到。
    春雷在催促我们,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主机房已经完工了,桅杆式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也已经竖起,75米自立式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基础工程也准备进行施工。电视调频广播的一系列后续配套工程都相继展开。
    避雷接地工程,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为了改善山顶裸露岩层的导电系数,加速雷电流的消散,在东南西北的四个方向,布设了四个4X4X2。5立方米的避雷坑。这些避雷坑,多数都要通过爆破来完成深挖。大避雷坑之间还得通过避雷带来连接,避雷带上又以5米间隔设置避雷接地桩数十个,最后在南面利用自来水管引导至西湖淀的沼泽地,相继又在北面通过镀锌扁钢将避雷接地系统也引至常年积水的沼泽地。避雷坑中用镀锌扁钢分上下两层焊接成方格网,再分层回填以食盐、木炭、铁屑、泥土配比的混和物,然后用夯筑实。在联系运输这些避雷材料中,也是依靠大家找门路,出主意想办法。季志琪到家乡找拖拉机去武义运来铁屑,石蕴辉回到老单位义乌红旗电视机厂去借来汽车运输食盐木炭。由于上北山,汽车都是爬山,发动机和轮胎磨损特别严重,许多司机都不大肯跑这几十里山路。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对避雷工程十分重视,在钢材指标和经费方面都给予优先安排,还经常进行督促检查。因此,多年来形成了从上到下都重视避雷设施的维护检查的惯例。落实在科学基础上的避雷设施,有力地保障了台上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种科学传统,青春依旧在。
    在金华电视调频转播台建台初期,金华的许多部门和单位,都是大开绿灯,他们都为建设自家的电视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收测定点阶段,从原林业部六大队借来帐篷,从电力部借发电机组,从电信部门借通信设备。后来又是电力部门首先架通了高压输电线路,电信部门架设了市话和农话两条专用电话线路,保障了电力供应和内外联系。机房建造、设备安装、避雷设施中的大部分都是由一建和安装公司来完成的。计划和物资分配,也尽量给予优先安排。5频道、6频道、12频道、调频广播的接收天线、简易发射天线,都由金华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简称五七工厂)加工制作。该厂基本上都是下放锻炼的干部和一部分骨干技术工人为中坚力量组成,我妻子也在其中。几年后,厂中人员大都重新得到了安排,有的去当党校当教员,有的去当县长,还有的当了副市长等等。我妻子后来在工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我去金华工业科学研究所联系设备加工,查阅资料也就多了一些。当年,监视器的显像管使用寿命不过千把小时,损坏了还真无处购置,只好跑到义乌红旗电视机厂去求援,尽管他们是有求必应,但也是出于无赖。我们拿走了一只显像管,厂中就少生产了一台电视机。当时的黑白显像管十分紧俏,属于计划分配物资。
    DT—45通用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1973年订购于北京双桥的中央广播设备制造厂,1974年10月到货。北山电视台公路刚开通,首先就赶上运送铁塔钢构件上山。那些庞然大物还是周树楠的妻妹夫出面调动多辆汽车才运上山来。铁塔基础的施工,是一个难题,要求中心跨距9米之间的正负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这项铁塔基础施工,遇到了不少困难。好不容易从国家计划中划拨到的40吨500号水泥,但远在200多公里外的江山水泥厂。那时的汽车运力真是紧张,我在江山汽车站等了十多天,才争取到运输车辆,把40吨水泥运上金华北山。还有几十吨中砂也要从金华的婺江边上运到铁塔基础工地上,好在碎石就地取材了。铁塔基础浇灌期间,金华建筑公司一工地技术员周道明和一位技术工人到场把握。为了基础抗风抗压,我们还特地在每个基础穴位中,加了比基础还深1。5米的锚桩8根。这项基础的施工精度控制得比较严,满足了工程的需要。
    1975年4月中旬,北京电视设备厂派来了二位技术员,来调试1瓩彩色电视发射机。经过二十多天的安装调试,1瓩彩色电视发射机终于开播了。但浙江省台的信号源还未打通,还只是收转上海的5频道,整个金华也尚无彩色电视接收机。我们订购于北京电视设备厂的工业电视,也在此之前到货了,趁此机会进行试播。1975年5月1日,电影放映队来慰问当地驻军,放映彩色影片《地道战》。我们请他们为我们放映一场,以发射房的白墙当银幕,然后再用工业电视摄取,经处理,取得视频和伴音信号,分别输入电视发射机的图机和声机。当天晚上6:30打出了金华电视台呼号,接着实验播出《地道战》影片。要追溯金华电视台首次与观众见面的年月,那就是1975年5月1日。不过由于多种原因而停止了实验。直到1985年7月1日,经广电部(1985)367号文件批准,金华地区首家电视台,金华电视台才正式成立。这比当初实验播出的时间整整晚了10年。
    那些年,北山上的冬季来得早,10月下旬就开始下雪了,一直到翌年《五一节》,还在下雪。雪下得特别大,从主机房到生活区的90米高差,300来米的路,雪深达七八十厘米,来往一趟竟然要花上个把小时;特别当冻雨冻结在石阶上,就更加难以行走。冰天雪地,雾淞和冰挂的奇观,呈现一派北国风光。后来,只得在紧贴主机房的西头,重新建造职工宿舍和炊事用房。在大雪封山期间,汽车是爬不上山来接送的换班人员的,只得人人拄着棒,探雪下山走到双龙洞。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北山上的雪渐渐少去了,雾淞和冰挂也很少出现。最近几年,再也难得欣赏到一场银妆素裹的雪景了。难道这就是全球正在关注的温室效应导致的结果吗?不过,在春天来临时,杜鹃花依然从山下逐渐向山顶依次绽放,山花还是那样烂漫!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