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篇 第三十三章柳暗明和桂鱼儿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3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孔庙虽修得气势恢宏,山门广峙、飞檐如翼,内殿雅正,依山傍水而建,倒也有几分仙家气象。此地本为道学圣地,道士与学子皆以清修为要,远离尘嚣。日常门庭冷清、来往稀疏,倘若哪日馋了口热食,还得顺着山道走上三五里方能觅着一个小摊。
倘若是平常,孔庙的人烟气确比不得旁,空占天时地利。但今日不同。
再过数个时辰,日头便要西坠,暮色初起之时,便是乐属一年一度的游园会。
这会,虽为民间之乐,却年年照旧,不敢懈怠。孔庙虽偏远,却僻静,林木掩映,风声穿廊,颇合文人雅士之兴。
是以自午后起,已有小贩先行入驻,占地铺货,或卖糖葫芦、或画糖画、或捏糖人;还有捶糖锤得叮叮当当的,油纸灯花也挑在绳上晃晃悠悠。一时之间,山间烟火,竟也热闹得似人间。
学子自各地而来,衣袂飘飘,语声琅琅,嬉笑着在廊下穿行,连孔庙几处旧石碑也挂上了彩绸,像是点缀了几分喜庆。
而此时,孔庙东厢长廊内,柳暗明身着白色直襟长袍,腰束素带,坐在阶边,望着来来往往的成双成对,心下微微浮躁。
书童机灵,自是瞧出他心不在焉,便笑嘻嘻地凑过来道:“少爷,要不挑个小礼物?若是姑娘收了,自是欢喜。”
柳暗明一听,倒也不推辞,跟着他走到前头一个发髻摊上,老板是个中年妇人,眼见他衣着不俗,忙不迭地迎上前来,娓娓介绍:
“这只银丝环花钗,最是文秀;那边这只银玉折股钗,样式素雅,虽不张扬,却含几分心意,最适合初情微启的少女佩戴。”
“便要这一只。”柳暗明指了那银玉折股钗,言语干脆,似早已在心中挑好。
钗子包好,他又绕去糖摊,向正在搭摊的店家拣了份鸳鸯糖人,又取了份砂糖雪丸子。
见书童也有些馋了,便给了一些铜钱,笑道:“你也趁这个节,好生去走走。”
“谢少爷!”书童乐颠颠地跑远了。
柳暗明站在原地,看着那细细密密的人群,心头却莫名沉静。掌中那枚发钗轻微发凉
“算算时候,袅袅就快来了。”他低头自语道。
袅袅是她的闺名,除去家族外,外家男子,她只告诉了他一人。
她本名桂鱼儿,今年已过二十。
桂家与柴家算作同源,呼黎之乱时,有一武将名为柴桂,他随同当时的唐卡大人一同剿灭罗刹饿鬼余孽,立下赫赫战功,又通商贸之道,开展大小客栈。
深知开枝散叶不知是人丁上的兴旺,待他死前,便作一遗书,以他的姓分为两家,凡是留作都城为桂家,散落各地为柴家。
只是时过渐迁,几百年过去,柴家散落各处,随遇而安,入乡随俗,经营越来越好,乐属江南地区,以通都为主,从内而外,客栈、酒楼、画舫、镖局等铺子,皆持有相关地皮,整片的市场定价皆由着柴家。
江北地区的桂家,身在都城,却不怎么变通,独守着那几片客栈当道,渐渐没落。
偏又守着老祖宗的遵嘱,开枝散叶,桂家家主一堆儿子中,唯有桂鱼儿一个女儿,生的又极其漂亮利索,人也聪慧活泼,不畏生人。若是嫁个司徒一族或玄宗一氏,当能扶持着桂家继续经营百年屹立不倒。
可这小女,实在有些跳脱,她本该早已出阁,嫁个玄氏、司徒这样的豪门世家,可她偏偏不屑,甚至三次退亲,叫桂家面上难堪。
她是桂家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一位能打破衰落局面的希望。可惜,她有自己的心思。
而她那位出身微寒的母亲桂枝颖,本是小妾,生个女儿,若能嫁个好夫家,她自然也是吃福。她这女儿倒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竟硬生生把这福气磨没了。
她也不曾责骂,她明白,被当作“桥梁与工具”嫁出去的感觉是如何痛苦,便不愿女儿重蹈覆辙。
可当她得知鱼儿日日往孔庙走动,像是与哪个男子暗中来往,却又无名无分,还约在庙里相会,实在不知廉耻,这般男子,又有何作为?她自是再也坐不住了。
但她没有惊动家主,而是悄悄去见了柳暗明。
那一日,少年跪下,叩首如钟:“若桂鱼儿愿嫁,我柳暗明,定不负她。待我考取功名,三书六礼,正娶入门。”
那一刻,桂枝颖眼眶红了。
她知道,世上好听的誓言多如应季的衣裳,当下值钱,可过段日子,谁又能料到……人们总是喜新厌旧的多,一心一意的少。而这世上,信誓旦旦的书生更少得可怜。若真有那么一位,能为她的女儿许下一生清白,那她……愿赌一次。
想到这,柳暗明心更加沉静,他一定不会食言。
孰不知,这一等,竟是将近半夜。
作者闲话:
游园篇是柳暗明和桂鱼儿主场,气氛算活泼,后面节奏很快,且看且珍惜,番外啥的反正都会免费端上。(都是甜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