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85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21
記憶中那個呀呀學語地小孩子突然出落得窈窕娉婷。當劉九珍微笑著出現在鬆山健一麵前,他不由得感慨時光驚人。
即使“拜訪”這個理由來得突兀,但美女自動上門這件事,是男人都難以拒絕。何況,香港劉家老大,是自己的交好的朋友。
於是劉九珍帶著她的“保鏢們”名正言順住進了虹口日租界。
“鬆山叔叔,我父親托我轉達他對您的問候,並且希望您能去一趟香港。”劉九珍笑著為鬆山健一倒上紅酒,“他很思念您,您願意前去敘舊嗎?”
鬆山健一順勢摸住了劉九珍的手,“我很想去香港,可是我走不開。珍珍代我向你父親道歉吧。”
“我可以等到你有空。外麵到處打仗,我來一趟上海也是千辛萬苦。你忍心我無功而返?”
“珍珍寶貝,你可以等我幾月,戰爭馬上要結束了。”鬆山健一說道,“我們很快就會贏。”
劉九珍心裏憤怒,想一耳光抽過去,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父親為什麼會是這種人的朋友。
鬆山健一也感覺到了氣氛的尷尬,他笑說道,“我們大日本帝國是發動戰爭是為了整個亞洲共榮,支那人隻要投降,我們必定會善待你們。就像我現在熱情的招待你一樣。”
“我們不談政治好嗎?”劉九珍嘟了嘟嘴,“你們男人血液裏就是燃燒著爭奪暴力的火種。”
鬆山健一哈哈大笑起來,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等戰爭結束,我親自送你回香港。”
布袋和尚是個代號,代號下的人是來自日本的間諜。藍東隅抓到此人極不容易,所以抓到後,出於謹慎,沒把人關進監獄,直接投進了朝天宮的地下牢獄。
朝天宮底下有牢房,這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當初藍衣社搬進朝天宮,首先修築的就是地下室。
攝影科和破譯處的人都來了,一個提供照片,一個講解翻譯。
“確實是日本天皇親筆書寫的《虎卷》。”破譯處的人說道,“這將是日後起訴日本戰犯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證據。”
攝影科的人說道,“照片我們全部拍攝下來,已經運往香港,存進宋部長(宋子文)掌管的銀行保險櫃。”
“偵訊科科長呢?”藍東隅拿到了審訊記錄,卻沒看到人。
“科長,不幸犧牲。”回答的人低下頭。南京時不時地遭到轟炸,無辜死去的人都統計不過來。
戰爭年代,死亡,司空見慣。
“把審訊記錄備案三份,一份傳委座,一份留軍統,一份保送香港銀行保險櫃。”藍東隅下令。
“是!”
“金民傑,叫你的人守住樓梯入口。”藍東隅一揮手,“你跟我下去。”
“是!”
地下室陰暗潮濕,散發著腐爛的氣息。隻有被軍統抓住的重犯才會被關進這裏,從建設此地起,就沒有活著出去過的人。
布袋和尚也不例外。
他看到藍東隅,就知道自己命不久已。
死了也好。對於已經被砍斷手腳的這個日本間諜,死亡是最好的歸宿。
“該交代的我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請求你以軍人的名義賜我最後的尊嚴!”
一人打開牢門,一人搬進椅子,藍東隅坐在椅子上,麵無表情看著卷縮在一團的“爛肉”,斷其手腳,正是自己的傑作。
“你們成功發動了戰爭。”
“我知道勢必如此。”
“你提供的《虎卷》與日本政府公開發布的《虎卷》不一樣,作為蓄意侵華的鐵證,很明顯你的那份是真的。上麵甚至寫明,戰爭中你們要屠殺所有中國人。”藍東隅翹著腿坐姿格外優雅,他給手槍上膛的動作也姿態雅致。
“哢嗒”一身,子彈上膛完畢。
“我與你算是同行,你是特務,我也是。”
暗藍色的槍口對準了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高呼:“大日本帝國萬歲!天皇陛下萬歲!”
“你為了你的祖國,我也是為了我的祖國。”藍東隅慢慢扣下扳機,“成王敗寇,無可非議。”
砰!
血花開在牆上,緩緩流淌下來。
“金民傑。”
“在!”
“趁還熱乎,把他後背皮扒了。處理一下,給我送來。”
“是!”
幾日後,這張刻著布袋和尚名字的人皮被作為心理羞辱與恫嚇,準確無誤地送到上海日軍作戰中心。
從延安到重慶,從重慶到杭州,十月中旬,黎莉又跟隨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驊一行人後撤到首都南京。
“張露萍,快點去三樓大會議室!”
“好的。”黎莉急匆匆抱起文具袋奔去二樓。
黎莉現在的名字叫做張露萍,她利用自己的速記專長,憑著每分鍾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好字,從浙江省政府機要速記員一路做到南京政府機要處處長秘書。沒有錄音筆的年代,會議記錄全靠紙筆。在淹沒於文山會海之中的政府機關裏,反應敏捷、技巧嫻熟的速記員是人見人愛的寵兒。
高跟鞋蹬蹬地在長長地走廊上發出回音。
大會議廳外麵沿著走廊左右兩邊分別站著持槍的士兵。
“處長,什麼會議這麼大陣勢?”黎莉在會議廳門口遇到機要處處長。
處長扶正眼鏡框鄭重其事道,“委員長親自主持會議,你說陣勢大不大!”
“委員長親自主持?”黎莉壓低了聲音,“我還以為委員長已經離開南京了。”
“露萍啊,發揮好你的專長,別漏記錯記了。”
“好的。”
推門進入,做到自己的座位上。
馬蹄形的大會議桌,桌子上鋪著綠色的桌布,每個座位上都放著茶水、幹果,為了紀念戰場上犧牲的烈士們,每人桌上都放著一支白色菊花。
靠牆的右邊是總務處的人,隨時待命。
靠牆的左邊的機要處的包括黎莉在內的五名速記員,考慮到委員長是浙江人,在座的速記員清一色的都來自浙江。
片刻後,全體起立,集體敬禮。高大的軍人從大步走進房間,每一步都鏗鏘有力。
這是黎莉第一次親眼所見這個正主導整個中華命運的偉岸男人。
在沒見到蔣介石廬山真麵目時,黎莉每每想起他,五味雜陳,更多的恨,“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四一二事件”……這些打擊共/產/黨與革命勢力的惡性曆曆在目,“九一八事件”後,蔣介石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推行“攘外必先安內”之愚政,不積極備戰抗日,仍舊一意孤行圍剿紅軍,極大地損失了抗日有生力量。
是什麼時候有所改變的呢?“西安事變”之後,還是第二次國共合作後?
黎莉畢業於陝北公學和抗日軍政大學,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的工作是在周恩來與董必武的指派下,通過朱家驊的關係打入國民黨中央黨部,繼續為共/產/黨做情報工作。
現任為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曾對黎莉說過,“縱觀近史,如果沒有蔣介石,中國就會被各地軍閥分割成一個個小國家,被日本占領的台灣、東北永無收複之希望,在中國唯一可以控製有全國各地軍閥、中央軍、黃埔係、準嫡係和嫡係擁有幾百萬軍力的國民政府黨、政、軍非蔣介石莫屬,再無二人,所以他的存在促進了中國領土完整的重要作用。”
抗戰以來,蔣介石堅決抗日之心不再動搖,拚力抵禦外強之勇敢無畏精神振奮全國,也振奮著黎莉。眼下她看到幾步之遙的中華領導人,心裏有了敬佩。
“太原會戰,中國軍民共斃傷日軍2萬餘人。盡管由於我們在作戰指導上犯了嚴重失誤,致使戰役全局陷入被動,以至太原失守,但它仍將成為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戰績最顯著的會戰之一。”
“十月十二日國共兩黨達成協議,將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和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中共中央任命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
“就在前天,十月十三日,忻口戰役打響。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
……
會議還在繼續,人事的調度,軍隊的作戰方針,戰略物資的引進與發放,幾個鍾頭下來,黎莉的右手沒休息超過五秒。
“日本企圖速戰速決,我們用實力告訴他們,我中華絕不屈膝於人!”
絕不!絕不屈膝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