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77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38
    “顧公子?”楊無邪吃了一驚。
    “你們樓主呢?”
    “我爹爹呢?”牽著顧惜朝手的華年也跟著問了一句,兩個小酒窩很是迷人。
    楊無邪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戚華年的頭,“華年真是越長越可愛了。”
    他又轉頭麵向顧惜朝,麵露窘色,“戚樓主與無情總捕今早就趕去太原了。”
    “什麼?太原?”顧惜朝吃了一驚。
    他抱起華年就走,腳步越來越快。
    華年高興地摟著顧惜朝,他最喜歡師父用輕功帶他飛了。
    追命正在喝茶,忽覺一陣強勁的氣流直麵地襲來,他連茶杯都來不及放下,就被撞向一麵的牆,他提氣幾步側上牆麵,在半空中翻身避過再落站於地。
    追命驚魂未定地望著顧惜朝,“朝朝你要撞死我啊!喲,這不是小華年麼,來,追命叔叔抱抱哦!”
    “追命叔叔,剛才師父飛得好快好快喲!華年都睜不開眼睛了。”華年在追命懷裏歡快地拍著小手,“不過華年好喜歡飛飛的!下次你也帶我飛飛好不好?”
    “好啊!不過我可沒有你師父瞬息千裏那麼厲害。”
    顧惜朝對華年說,“去後麵找冰塊大叔玩。師父有事要找追命叔叔。”
    “哦。”華年從追命身上爬了下來,一蹦一跳跑去了後院找冷血。
    “冰塊大叔?哈哈!是指小冷麼?哈哈。”追命笑完一看,顧惜朝已快出六扇門大門了。
    “誒!朝朝!”追命快步追出去,“你不是有事找我麼?”
    顧惜朝回頭道:“替我照顧好華年。”
    追命剛想再說什麼,顧惜朝轉身一個輕縱已消失在門口。
    菱花銅鏡裏映著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麵如桃花,蛾眉似柳。一雙鳳眼投在銅鏡中,被燭光映得朦朧媚氣。
    秦檜微笑著跪坐在趙構身後,認真地替他梳理著及腰的秀發。
    趙構失神地望著鏡中的自己,問秦檜,“你覺得我美麼?”
    秦檜點點頭,“當然,美若天仙。不,是美得像妖精。”
    那他為什麼不愛我。。。。。。他的目光一刻都不會為我停留。。。。。。美有什麼用,他心裏隻有顧惜朝。
    因為你不喜歡我,所以你不會知道,三年前你救我時我已對你一見傾心;因為你不喜歡我,所以你體會不到你的那句‘別怕,我會保護你’,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因為你不喜歡我,所以你不會問我這些年過得有多難;因為你不喜歡我,所以你不會懂,我這麼費盡心機奪取皇位隻因為想完全的擁有你,哪怕是用強權。
    “王爺。。。。。。”
    趙構回過神來,從鏡中看見秦檜失落的側麵,轉過身捧住了他的臉,“會之,你喜歡我麼?”
    玉梳啪嗒一聲從秦檜手中滑落。
    趙構收回雙手,靠在梳妝台上,一手撐著頭,邪媚地笑著,“嚇著你了吧。”
    秦檜突然起身,一手拉過趙構,緊摟入懷。
    趙構靜靜地不動,任由他抱著。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要做什麼。我秦檜說過要誓死與你相隨,我一定會做到。你於我而言,不是九王爺不是趙構,你就是你,我的小九兒。”
    抵在秦檜腰間的匕首從趙構手裏掉落下來,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他的手從他的腹部遊離而上,停留在他的頸間。趙構突然用力抓緊秦檜的衣襟領子,“即使你會因我送命?”
    “為你而死,心甘情願。”
    趙構鬆開手,浮上如孩意般單純的笑。他離開秦檜的懷抱,慢慢後退幾步,笑意更深。一手將長發挽向一側,一手滑向自己腰間,解開了金絲瑪瑙腰帶。
    衣裳翩然褪下。。。。。。
    秦檜瞪大雙眼,刹那手腳都僵住了。
    趙構嫣然一笑,向他勾了勾食指,“不想我做你的小九兒?”
    秦檜一步上前,橫抱起趙構,兩人纏綿上床。
    幾番巫山雲雨過後,秦檜小心嗬護著懷中的小美人兒睡去。他的手指纏繞著他長長的秀發。秦檜微笑著一手襯著頭,一手撫著他的玉背。
    小九兒,我的小九兒。。。。。。
    完顏晟故作鎮定地親自迎接顧惜朝。
    “朝兒。”完顏晟笑得如一個慈父般和藹可親。
    方應看望了眼顧惜朝,意味深長。他明哲保身地退了出去。
    “聽我娘說你們和好了?”顧惜朝直入話題。
    “是啊是啊!當然當然!”完顏晟使勁點點頭,“暮兒現在在大金皇宮生活得十分好。我們商量好了,等打完大宋,回國之後朕立馬舉行一個過繼儀式,認你為朕第九子,如此你還是我大金名正言順的皇子,將來父皇一定將皇位傳於你,整個天下都會是你的!”
    顧惜朝慢慢地綻開一個笑容,“我娘在皇宮生活得十、分、好?”
    完顏晟心虛地笑了笑,“是啊是啊!當然當然!”
    目光慢慢地下挪到完顏晟的肚子上,顧惜朝雙眸寒氣湧動,他緩緩開口問:“皇上吃了嗎?”
    “啊?!”完顏晟驚叫一聲,驚慌地往後退去。
    周圍的侍兵舉著刀卻麵麵相覷最後都不知所措地望向他們的皇帝。
    顧惜朝故作奇怪地打量著完顏晟,“皇上為何如此驚恐?在下不過出於關心,問一下您是否用過膳而已。”
    “哦。。。。。。原來是這樣!”完顏晟抹著臉上的冷汗,“原來是這樣。”
    “如若不然呢?”
    完顏晟擺擺手,說:“沒什麼。”他重新走了過來,再次抹了把冷汗,坐回了原先的位置。四周侍兵紛紛收回兵刀。
    “朝兒。現在父皇正在攻打太原,可是久攻不下,皇兒可有什麼好的策略?”
    顧惜朝低頭喝著菊花茶,一時並未回答。
    完顏晟又急出一身冷汗。看到一言不發的顧惜朝,他仍覺得可怕,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茶喝完了,杯子空了。顧惜朝微笑著將杯子放回桌子。
    待他收回手後,杯子上也出現了一道道裂痕。完顏晟看的膽戰心驚。
    “按兵不動。”顧惜朝起身離去。
    完顏晟長呼一口氣,發現四肢都有些僵硬了。
    方應看看到顧惜朝出來。
    “你把他嚇得夠嗆是吧。”方應看笑著在顧惜朝對麵坐下。
    顧惜朝麵無表情,隻是說:“趙構的聖旨還沒到?”
    方應看愣了愣,問:“不應該是趙桓嗎?他才是當今皇帝。”
    顧惜朝冷笑,“趙桓是皇帝不錯。不過當今是誰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小侯爺也助了趙構不少力吧。那唐門的‘空穀幽蘭’可不是誰都可以獲得的。”
    “嗬嗬。”方應看拍手道,“真不愧是仰之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氣門之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堪比管仲樂毅之賢的顧惜朝。當真什麼都瞞不過你。”
    方應看神情自若地轉動著手中的血玉笛,“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因此,他正在漸漸撤退太原兵力;因此,他辭去鎮守太原一職,掛名到了河北兵馬大元帥;因此,他實則是要借金兵南攻篡位。”
    方應看事不關己的點點頭,“分析得都對。現在我們隻需等著看場好戲。”
    “我沒興趣看什麼戲。”顧惜朝盯著手中的逆水寒,“我隻要殺人報仇。”
    汴京。皇宮。
    朝堂上一片嘩然。
    龍椅上仍是空空如也,趙桓又沒有來早朝,取而代之還是九王爺趙構。
    與前段日子不同,趙構沒有站在龍椅邊議事,近日龍椅邊出現了另一張椅子,同樣是純金的,椅背上披著白虎皮,椅麵墊著一層又一層的錦布棉絨,最上麵鋪著火兔毛織成的毯子。趙構舒服地倚坐在那張華麗的椅上,美麗臉容上顯得有些疲倦,可是透著些悅色。看得出他心情不錯。
    除了腰痛,趙構的心情確實不錯。
    他接過太監跪奉上的聖旨,開始朗聲念出其中的內容。
    一些忠臣忍無可忍在底下議論起來。終於有人高聲啟奏,“啟稟九王爺,前些日子我大宋軍隊屢勝金兵,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擊退金兵?為何反要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趙構微笑聽他講完,含著嘲諷的笑意開口,“此乃皇上之意,我們做臣子的可以抗旨不遵麼?”
    “老臣認為,就算要議和,皇上也不應親自去!”又有人開口,那怒氣忍得很是辛苦。
    趙構扶著腰從椅子上緩緩起身,居高臨下地望著底下的大臣們,勻開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本王也很擔心皇兄。不如就讓本王代替皇上赴金營議和?”
    州官宗澤一步上前跪下,他阻攔道:“王爺請恕微臣直言。金人議和,這是騙人把戲,都將兵臨城下了,求和有什麼用,還不是自投羅網!”
    “要議和也不一定毫無勝算。”秦檜身為禦史中丞出列說道:“隻是,不得不注意以下四點。”
    這時周邊的大臣都以為秦檜會接著往下說是哪四點時,他突然變了語氣,滿是擔心又包含寵愛的向站著的趙構說:“王爺,你的身體不適,還是先坐著好麼。”
    一旁的宗澤狐疑著打量著秦檜。雖然今天上朝趙構是坐著的,但是他並沒說自己身體不適,秦檜是怎麼知道的?而且他倆相望的眼神。。。。。。唉!皇家之事,做臣子還是眼不見為淨。宗澤如此想著,頭低得更下。
    趙構凝視秦檜,淺淺笑著坐了下來。
    “禦史中丞,有何好的見解?”
    秦檜這才正色,開始說那四點注意,“金人貪得無厭,要割地隻能給燕山一路,此其一;金人狡詐,要加強守備,不可鬆懈,此其二;召集百官詳細討論,選擇正確意見寫進盟書中,此其三;把金朝代表安置在外麵,不讓他們進朝門上殿堂,此其四。”
    眾臣們一聽,言之有理,麵麵俱到,皆向秦檜投去讚許的目光。然而秦檜站在那裏,微笑著隻看著趙構一人。
    趙構點點頭,忍不住唇角勾起了誌在必得的笑。配合的很好,看來前幾晚自己對他“引教”得很成功。如此,腰再疼也值得了。
    “那。。。。。。禦史中丞認為本王代皇上親去議和此舉是否合適呢?”
    秦檜著急出口:“不行!”
    大臣都奇怪地望著秦檜。
    我隻要我的小九兒平安無事,秦檜高高仰起頭,故裝嚴肅道:“皇上是一國之主,是神龍天子,隻有皇上親自赴營議和才顯我大宋的誠意與無畏。”
    “眾愛卿意下如何呢?”趙構故作矛盾,左右為難的樣子。
    眾臣一時都沒有出聲。
    趙構一一掃過眾人,看時機醞釀得差不多了,目光在宗澤身上停下。
    宗澤預感不妙,抬頭探視周圍情況時,正好對上趙構那雙充滿算計的鳳眼。
    “既然眾卿都讚同禦史中丞之言,那麼皇上親赴金營議和之事就這麼定了,宗澤,此事本王就全權交付於你了。”
    宗澤張了張口,無奈地低頭跪下,雙手接過聖旨,“微臣領命。”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攻,來勢凶猛,兵臨城下,宋欽宗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並親赴金營議和,不料反被抓拿。趙佶、趙桓父子及後宮嬪妃被擄往燕京(今北京城西南),拘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同年,金軍攻占開封。史稱“靖康之難”。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